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李荣浩杨丞琳官宣领证:除了李荣浩的眯眯眼 我还看到了他的“缺点”

李荣浩杨丞琳官宣领证:除了李荣浩的眯眯眼 我还看到了他的“缺点”

时间:2019-11-07 20:34:13

相关推荐

李荣浩杨丞琳官宣领证:除了李荣浩的眯眯眼 我还看到了他的“缺点”

程小亦向阳而生 随心而活关注

1

专注才能收获美好

近日,李荣浩&杨丞琳晒出结婚照,官宣领证!“祝福我们收到了 谢谢”。

在这份官宣的留言区,网友们除了祝他们俩早日生子外,还瞎操心李荣浩的眯眯眼。

不仅如此,我翻看了李荣浩微博,发现他连续五年,每年都的六月四日整点都会发出“生日快乐”祝福给他的女孩。

今年的生日祝福,因为系统bug,李荣浩连发了四遍,最后企图整点送上的祝福也没有成功。

杨丞琳很贴心地表示自己收到了祝福,还在耐心地替他向网友解释缘由。

他对爱情的用心和专注程度,其实她都懂。

荣浩追了杨丞琳八年,最终收获甜蜜的爱情,在这份执着背后,我看到了一个男人除了对爱情的坚贞和专注之外,他对事业也秉承了这份专注 。

大家知道李荣浩这个名字,大概就是从那首《模特》开始。

李荣浩初中便放弃了学业,专心学习音乐。

他跟着演奏家尹富源学习低音提琴,每周坐几百公里火车到南京找老师,这条路一走就是七年。

他也曾考虑过重回校园生活,可在技校学习的他高考三次名落孙山。

后来他组建乐队,开了吉他班,一次意外车祸让他卧床休养长达一年之久,出院后不久,父亲便离开人世。

两次的“致命”打击,让李荣浩不得不背上吉他开始了漫长的“歌唱”生涯。

李荣浩曾经参加过一档音乐类选秀节目,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中国好声音》,但是在海选的时候,李荣浩就被刘欢淘汰在这个舞台上。

在这六年的时间里,李荣浩从海选到被淘汰,然后接过了刘欢的宝座成为《中国好声音》舞台上最年轻的导师,还获得两届金曲奖,这其中的经历,少不了他对歌曲的创作中持之以恒的磨练。

在《异类》这本书中,提出“一万个小时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应该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能够支撑起一个人的才华,除了靠自身的努力,最大的因素是保持对某一事件的专注性。

2

越专注 才越优秀

说起演员彭于晏,大概除了他演技之外,平日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拥有8块腹肌的好身材。

你可曾想过,他小时候还是一个小胖墩。

对于,很多人来说减肥是件痛苦的事,减肥成功能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体形更是难上加难。

然而,在彭于晏看来,没有什么做不到,只有自己不敢拼下去!

他深知,作为一名职业演员,良好的体型与演戏生涯的关联之大。

于是,他专注于健身,更专注于角色的锤炼。

在《翻滚吧!阿信》电影里,有很多超高难度的体操动作,需要演员来亲自完成。

为此,他苦练了八个多月,基本上每天都会进行10小时以上的体操练习,单杠、吊环、鞍马都不放过,后来彭于晏愣是把所有体操动作都练会了。

不止一部戏如此,他参演的所有戏,几乎都拿出命来拍的。

在电影《激战》的拍摄中,彭于晏学习武术、格斗、节食、健身长达三四个月。

在拍摄《破风》之时,彭于晏每天骑行6-8个小时,全香港的山都被他骑过,不仅如此,他回到酒店后还要去健身房继续练习。

为了拍《湄公河行动》,彭于晏接受了枪械训练,学习与缉毒犬相处,还学会了泰语、缅甸语等多国语言。

为了避免8块腹肌反弹回去,彭于晏在拍电影中,只吃水煮青菜,不加任何调料,严格控制自己的身形。

导演林超贤曾评价彭于晏: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想方设法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没想到还有年轻人肯花大时间做一件事。

有一次,彭于晏在访谈节目里回忆起那些灰暗的日子时,他表示:自己当时好迷茫,为什么别人会有那么多的戏演,有那么多粉丝,赚那么多钱,拍那么多广告,而我没有?

最后,他非常淡定的说:其实,就是自己还不够好。我们可以理解为他是指对某些事情不够专注。

作家马克·吐温曾说,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最后彭于晏做到了,他用自己的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专注给自己带来质的改变,直到如今,他参演的每一部电视剧,电影口碑和收视率都能遥遥领先,也更加奠定了自己在娱乐圈的地位。

心理学上有一个“费斯汀格法则”指的是:在每个人的生活现状中,有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生活中,但凡你有用心专注于某件事,一路坚持到底,你的未来都会变得比现在好。

就拿我的写作来说吧,我曾经坚持日更很久,每天1200字,有时真的不懂要写什么,但我却能每天都能做到,打开电脑敲完1200字,这份写作之于的专注,对文字的沉淀,让我在从事写文之路的一年后,才开始慢慢爆发出来。

爱默生曾说,专注、热爱、 全心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

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个采访。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很早就是好朋友。比尔·盖茨的父亲邀请巴菲特共进晚餐时,让他们俩玩了一个游戏——在手上写一个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词。两个人的答案竟然完全一致:Focus(专注)

巴菲特在纪录片中曾说道:他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圈子,我就待在这个圈子里,完全不管圈子以外的事。

专注于你要从事的圈子,找到自己洼池,慢慢顺势而为,你只有足够专注,你才有可能变得更加优秀。

3

保持专注,世界才会为你让路

被称为“史上最佳击球手”美国职业棒球联盟中最后一个年度击打率在0.4以上的球员,波士顿红袜队击球手泰德威廉斯,在其影响深远的教科书《击打的科学》(The Science of Hitting)中,提出一个观点:高击打率的秘诀是不要每个球都打,只打“甜蜜区”的球。

正确地击打甜蜜区的球,忽略其他区域的,就能保持最好成绩。

这也说明了要想成一个优秀的击球手,你必须保持专注,等待一个好球,如果总是去击打甜蜜区以外的球,那可想而知,他也入不了百位最佳运动员。

大到人人仰慕的球星、甚至明星,小到生活中的普通人,能让他们成功的无一不是保持专注的态度。

在《舌尖3》中有一集讲到章丘铁锅的故事。

章丘铁锅的制造,需要历经十二道工序,再过十八遍火候,十几种铁锤工具的三万六千次锻打,直到如明镜般能映出人脸。

这个锻造过程是极其单调漫长的,每一个铁锅历经三万六千锤,少一锤就不行。这么独特的操作水准,没有足够的专注和耐力是无法完成如此精湛的“工艺品”。

八十三岁的打铁匠王立芳,也因此成为享誉全国的工艺大师。

李白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我想,在这份功夫之中潜藏了你专注于某件事的累积程度。

计算神经学博士Mehdi Orikhani做了一个眼动实验,探究帮助人们提高专注力的方法。

实验中屏幕上有两个正在闪烁的白色言块,一快一慢,被试专注于哪一个方块,他大脑中的某个区域就会开始产生相应的频率,同方块的闪烁频率相同,所以通过分析大脑信号的频率,可以知道被试者关注哪个方块,他的注意力在哪里。

那么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持专注呢?

(一)尽量用心做好单一事件,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

研究表明,95%的人每天都会进行多任务操作,多任务活动占一天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

有时候,感觉利用零碎时间一起处理一大堆手头上的事是一件非常有效率的方法,其实不然,当你一把胡子眉毛一起抓时,你往往不是漏到最重要的那一项,就是在某项事情上没办法百分百地完成好。

RescueTime首席执行官乔·赫鲁斯卡认为,切换工作任务的次数越多,完成的工作量反而越少。

因为同时做多件事情会使工作效率降低40%,所以同时做很多做事,其实是一项自我干扰的最隐性因素。

(二)杜绝一切干扰

研究表明,现代社会中人们平均3分钟就会受到一次干扰。而重新进入专注状态则需要25分钟。

《专注》指出,我们受到的干扰包括:由无关信息引起的分心;尝试同时处理多个目标时引起的中断。

研究指出,有34%的任务切换是由于外部原因,比如有人经过你身边、别人呼喊你名字、手机推送声音提示以及日常办公中办公产生的噪音等等;其余66%的任务切换都是由用户自己引起的。

比如我们常常在工作时,会受到旁边其它东西的干扰,要么是同事需要帮助,要么是自己的通讯设备上有人呼你,或是自己开了太多的社交软件需要时时关注,当你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处理这件事时,再次回到工作中,你会发现效果往往不如从前,要么自己脑子断偏,要么思维混乱。

所以当我们在完成一件事时,不妨把身边没用的通讯设备如手机,IPAD等统统关闭,深呼吸,让自己专心完成手上的某一项事情。

(三)用运动去唤醒你的身体来激发内在聚焦

在《拖延心理学》一本中,讲到运动后会加强血液循环,让你的大脑得到更多的氧气,内啡肽,脑源神经营养因子。

运动项目中的力量训练和有氧训练,是能够让我们的大脑增强活动,对干扰的敏感也会降低。

当你发现无法集中注意力,可以尝试通过简单的锻炼,比如打打羽毛球,做做俯卧撑等等来促进大脑的血液流动,让自己的思想重新聚焦到工作上来。

只有身体处于一定的专注性,你的思想自然而然就足够聚焦。

(四)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指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就行),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

通俗的说法就是,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这个方法适用于生活中或工作或学习中处理任何事,给自己设定时间提醒,有利于专心做事,适合的休息可以帮助我们精神恢复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4

每个人的潜在专注力都值得深挖

前苏联学者伊凡·叶夫莫雷夫指出:“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我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能毫不费力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总能看到很多特别优秀的人,他们之所以够优秀,除了自身的努力,真的与你就差在专注力这件事上。

比阿斯说,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开始,就要坚持到底。

一个人对待事件的专注程度决定了他的发展空间,每个人都可以挖掘自己的深度专注空间。

只要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心一意的做好一件事,不受外界干扰,保证适当的劳逸结合,当发现自己没办法聚精会神于某件事时,不妨走进健身房,做一给有氧运动,给自己的思维重新聚焦起来,投入到良好的工作状态中去。

在电影《翻滚吧!阿信》中有一句台词:如果你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机会,就要用尽全力。

是啊,趁还年轻,让自己专注心中的理想领域,然后深耕下去,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未来的。

与君共勉!

今天的文章是关于“专注”这个话题,你是否有自己的看法呢?欢迎下方留言哦!

————

The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

作者:程小亦80后榕城女孩,青云计划获奖者、心理学爱好者。热爱文字,愿在笔端的大千世界里书写平凡中的繁花似锦!

·END·

程小亦

向阳而生 随心而活

微信号:chengxiaoyi0408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