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论语故事】一以贯之

【论语故事】一以贯之

时间:2022-12-19 12:31:21

相关推荐

【论语故事】一以贯之

子曰: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

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里仁篇

“眼见老师日渐衰老,真让人难过。”

“不是将近七十?”

“今年七十岁啦!”

“师母去世,是前年?”

“嗯。”

“哦!七十了。这两年来,夫子衰弱多了。”

“人到七十,总难免衰老。不过,他的心却越来越澄澈。”

“对啊,近来,每次和夫子在一起,都仿佛置身于水晶的宫殿里面,不知不觉之中,好像我的身体也变得像水晶一般透明了。”

“你能自我感觉像一块水晶,真是令人佩服之至。但是我怕在别人看来,你会显得像一块肮脏的小石头呢。”

“别开玩笑好不好?”

“我最近每到老师面前,都不禁肃然起敬哩。”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那种感受很难表达,总之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无可言喻的喜悦。”

几个年轻而活泼的弟子,正围聚在一处聊天。其中子游年纪最大,今年二十五岁;子舆、子柳两人都是二十四岁;更年轻的有子张、子贱、子喜与子循。在这群年轻人中间,子舆是很受大家尊重的一位,也是得到孔子喜爱的年轻弟子之一。子舆名曾参,外表看上去显得有些鲁钝,但实际上却内藏机智,是个善于反省的青年。比他大三岁的有若和大他两岁的子夏,在机智方面或许可以与他相敌,如果他们俩今天也在这里,谈话必定更加有趣。但今天这两人都不在。

在这些年轻的弟子看来,老师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他们能够领悟的仅仅是其中极微小的一部分。所以,对于那些不能领悟的,他们不得不常常借助于猜测和想像,而夫子本人也是他们说不完的话题。

“唔,不过老师近来沉默寡言,很少指导我们,大家说呢?”

“不见得,时常被老师责备的人也有啊,比如我就是其中之一。”

“你,当然要算做例外了。”

“胡说,就是你,不也时常被挖苦?”

“喂,喂,算了吧。别吵架好不好?······不过,他说得也对,近来老师变得寡言了。”

“嗯?我不认为这样。”

“不,的确比从前沉默多了。”

“老师向来就沉默寡言,并不是最近忽然变成这样的啊。”

“对了,前日有个很有趣的事。”

“有趣的事?关于老师?”

“嗯,他们也像你们一样,大概是对老师的沉默误会了,五六个人一起去老师那里抗议。”

“妙极了,怎么讲?”

“他们说,老师对有些人指导得很认真,对他们却一点也不理。”

“说得太没有礼貌了。”

“哪里没有礼貌,我们不是都有同感吗?”

“不一定大家都有同感。”

“好了,好了,让我们先听他讲完。那么老师怎么说呢?”

“那,用不着说。”

“喂,不要装聪明好不好,难道你能料到老师的回答?”

“不,我没有料想到。如果早就知道,绝对不会跟他们一同去抗议啊。”

“噢?原来你也去过!你为什么说用不着讲?”

“老实说,大家听完老师的话,只是一愣。”

“到底怎样?老师答些什么?”

“只要彻底了解老师平时的为人,是不难揣摩的。”

“喂、喂——还在装模作样,算了吧。”

“我哪里装模作样?原来你们也和我一样,还不能够真正了解老师,这倒让我有点放心了。”

“别欺负人好不好?”

“别生气,我告诉你们好了。……不过,难道曾参也不能揣摩得出来吗?”大家都转头望着曾参,可是曾参只是微笑着,用目光扫视了一下周围的同学,一声不吭地低下头。

“既然曾参也不知道,我就可以放心地说了。老师的回答是这样的——难道你们以为我还有什么知识不肯传授你们吗?我所追求的大道是没有任何秘密的,我不过在每时每刻都践行大道。你们希望接受我的教育,就应该从我日常的言行中学习。只在嘴巴上面讲的,不能算是道,虽然我不在口头上教正你们,但是我并没有隐瞒什么。你们把我这个名叫孔丘的人,当做这种人好了。——你们认为如何?是否也感到无话可说?”

大家一味默默地想着,只有曾参仍然面带微笑。

“后来大家怎样?”等了一会儿,一个学生问道。

“我们都非常尴尬。大家只是沉默着,一句话也不敢说。”

“老师再没有说些什么吗?”

“嗯,有啊。他的声调非常沉痛。……原话我已经记不太清了,可是他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言语本身是无力的,对于不肯主动探究真理的人,即使说尽千言万语,也不能使他获得教诲。所以,除非大家对于真理有强烈的探究心,因为求索而不能领悟,更加发愤努力时,我不会启发大家的。你们在还没有理解事物的道理以前,便想用高深的术语来表达它。可是,除非你们真正心有所悟,口欲言而不能,除非到了这种时候,我不会用言语来阐发的。当然,刚开始我会举出问题的一隅,让你们去研究,你们应该举一隅而反三,靠自己的心力去研究它。不到心求通而未得,不到口欲言而未能,我就不会用言词去教导他;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我再不会更进一步教导你们哩。——就是,老师的话大概就是这样。”

“噢,这才了解老师的意思啦。”

“这样说来,平常被老师指责的人和不被老师提到的人,该是颇有悟性了。”

“不过还要看被指责的性质。”

“那当然啦。……那么抗议团就这样回去了?”

“不是只好这样吗?”

“太没面子了。如果我和你们一起,至少还要说几句。”

“嘿!伟大伟大,让我们听听。”

大家都好奇地等着那位同学发表高见,连曾参也睁大了眼睛。

“我们知道,老师的教育精神是注重实际,对于某一些人,老师常给予谆谆教诲,而对于另外一些人却不加过问。这些我们也大致猜得出他的理由。可是,老师对弟子们提的同一个问题,他的解答往往因人而异,这我们就不能理解了!”

“那有什么奇怪,提问的学生,资质有高低之别嘛。”

大家的情绪不像刚才那样紧张了,他们的谈话轻松了许多。

“根据资质的高低,回以详简不同的解答,这一点我自然懂得。不过,老帅的解答有时互相矛盾哩。”

“譬如,什么事?”

“有人曾问老师:‘领悟了道理之后,是否马上就去实行它?’老师回答说:‘不可以,应该和父母兄弟商量之后才可以去做。’但是在别的场合,另一个人问同样的问题时,他却肯定地说:‘当然,你应该立刻去实行。’”

“是谁?谁问这事?”

“我也不大清楚,听说是前辈子路和冉有,公西华听到后,曾经对我说,他要就这件事质询老师。如果有机会,我也想问老师。”

“我想,这也是老师因为子路和冉有的性格不同,而给予不同的教诲。”

“或许是吧。可是,按照个性教育学生也该有个限度,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如果变动不定,没有一个根本的准则,那就会使我们不知道何去何从。本来,我们跟随老师求学的目的,在于探求恒定不移的道理。如果这个道理会因为父母兄弟的意见而变动,那能算是永久的道理吗?我们来学习不是为了求取不可靠的东西,我们需要的是超越任何时间、空间与人为因素,适用于任何人的普遍的真理。”

“赞成!赞成!"几个学生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

其中有一个学生,首先观察了一下众人的神色,然后说道:“这样看来,我们所学到的,不过是零碎的末道小技。”

“末道小技,这样说未免过分。”

“不过,我们所学到的道德知识,不是非常多吗?”

“勉强可以,不过,都是零零碎碎的。”

“无论是零碎的或是没有系统的,孔子的教学确实因人而异。”

“曾参,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你意见如何?”

曾参一直听着,虽然不吭声,可是在内心里,对同学过分浅薄的态度,他却暗自感到痛心。当同学询问他时,他很想说明自己的观点。但是考虑到自己虽然可以打消他们的牢骚,但是不敢保证能使他们口服心服。在这种情况下,擅加评论反而有违老师的训诫。并且,他也很想知道,善于击中问题要害的老师,在这种情况下,会如何去教诲他们。——这样想着,他委婉地答道:“老师快要来了。这么重要的问题,让我们直接请教老师怎样?”

“当然也要问老师。不过,你有什么意见,我们也希望听听。”

同学的话里,流露出挖苦的味道。可是曾参置之不理,干脆地答道:“不,我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意见。”

大家仍旧围绕着这个问题唠叨不休,不过,始终没有一个人言中问题的核心。他们甚至肆无忌惮地说些冒渎的话,曾参认为这太过分了。他想,如果这种情势有增无减,他将不得不表明自己的见解,以便结束这种可耻的讨论。

非常巧的是,正在这时孔子走过来了。

“好热闹呀!”孔子这样说着,穿过恭恭敬敬起身迎接他的弟子,来到当中的席位坐下。最年长的子游,代表大家向孔子鞠躬致礼之后,又把刚才讨论的问题,客客气气地报告给孔子。

孔子的眼神像秋水一般澄澈。他听完子游的话,好像点名似的,拿目光扫视过每个弟子的脸,最后将目光停留在曾参脸上,静静地,可是严厉地说道:“曾参,吾道一以贯之。”

曾参恭恭敬敬地俯首点头,确信不疑地回答:“是的。”

这时候,孔子忽然离开座位,留下那些由于惊奇而面面相觑的学生,迈着平稳的步子走了。

久久地,大家像中了魔似的,无言地呆坐着。曾参在孔子离去后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向同学们点了点头,站起身来。

看到曾参要走,大家回过神来,赶紧把他拉住了。

“刚才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一个人说。

“只是说一以贯之,根本使人觉得莫名其妙。”另一人说。

“曾参,我看你回答老师的时候很有自信呢。你真的了解吗?”又有人不服气地说。

大家围住曾参,急切地向他索要答案。

曾参环视了一下左右,静静地答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就是说:尽己谓之忠;推己及人谓之恕。”

听了他的话,大家犹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曾子申述道:“你们刚才一直胡说乱扯,说老师的教育是末道小技,是零碎杂乱的,或者对个人有偏差等等冒渎的话。可是诸位如果仔细想想,你们一定会发现,这些都是一贯的圣道的具体表现哩。老师并不向我们灌输抽象的圣道,而是借具体的、现实的事物教育我们,启导我们。因此,表面看仿佛是片段的零碎的,或者对个人有偏差,但依我的经验看来,即使片言只语,夫子的教诲无不源于圣道。最近,我越来越发觉这一件事实,日日为之倍加惊叹。我越加以思索分析,越清楚地看到,老师一切的言行都密切地秉承圣道,始终一贯而不渝,小至日常起居等琐事,大至救国救民的大事,无不贯通如一,丝毫不差。”

大家一言不发地听着,似乎渐渐有所领悟,不由自主地点着头。可是曾参仍旧很不放心,继续强调说:“但是,老师的言行能够始终一贯,并非他的聪明使然。单凭思维缜密,绝不能保证他的言行丝毫不渝。在老师看来,道理并不是理论,而是发自衷心的愿望,是生命历经艰苦磨琢所得到的一种结晶,没有它,夫子便不能感到生存的意义,也不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因此,圣道的一贯,无需任何理论说明,它是孕育于自然的浑然贯通。”

说到这里,曾参不觉吃了一惊:他发现,不知不觉地,自己正在用讲道的口气,教训着他的同学呢。立刻,他的脸上涌起一阵羞红,逃窜似的溜走了。

大家茫然地望着他的背影。他们像是了解,又像是不了解似的,呆呆地僵立了一会儿,然后纷纷地四散了。

素材取自《论语故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