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杨劲松丨旅游供给侧不断优化新业态呼唤创新发展

杨劲松丨旅游供给侧不断优化新业态呼唤创新发展

时间:2024-02-20 19:30:53

相关推荐

杨劲松丨旅游供给侧不断优化新业态呼唤创新发展

近日,应《中国旅游报》之约,我院国际研究所所长杨劲松博士撰写评论文章”旅游供给侧不断优化新业态呼唤创新发展“,刊登在8月16日中国旅游报第三版。全文转载如下:

中国旅游经济的未来发展体现在每一个市场主体的创新进步上,体现在对游客需求和梦想的精准把握上。以文化和旅游融合为代表的“旅游+”和“+旅游”,以及旅游要素多样组合与升级成为旅游产品开发和新业态养成的基本出发点

中国旅游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上半年全国旅游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上半年旅游经济平稳运行,旅游经济运行综合指数处于“相对景气”水平,群众参与度和获得感稳步提升。从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情况可以看出,旅游供给侧创新不断,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市场竞争的加剧,对行业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客源地与目的地、市场与产品互动匹配上,针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旅游产业表现出更多主动作为和市场创新。出境旅游方面,境外旅游目的地推出的便利签证措施,使出境旅游需求得以释放,不再局限于大中小城市,小镇居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出境旅游。与此类似,随着出境游客日益成熟和旅游经验趋于丰富,出境目的地也出现了下沉趋势。出境游客的脚步迈得更远,不仅仅前往传统目的地,名不见经传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进入出境游客的视线,有小镇和乡村,也有极地冰川等人迹罕至之地。旅游产品选择越发多元化。新跟团游、定制游、微旅游、深度游、自驾游等个性化、体验性和品质化旅游消费需求稳步增加。出境游客对出境旅游的向往和需求,成为出境旅游新的动力源和灵感源泉。境外各旅游目的地和出境游相关企业开始更加关注并满足中国游客需求,量身打造贴心的“欢迎中国”服务。可以说,在“下沉目的地+下沉客源地”的“双下沉”趋势下,出境旅游产品开发和服务引导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

不仅出境旅游如此,国内旅游也同样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发力。与出境旅游相比,这里有更为巨大的市场规模,也有着更为日常的出游选择。今年上半年30.8亿人次的出游规模折射出的不仅是旅游大国的宏大气象,也反映出近年来我国旅游产品开发和接待方面的明显进步。不仅有3万左右景区存量,还有新产品和新目的地持续开发,且相当一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区域,使得国内旅游空间分布更为均衡。尽管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作为客源地和目的地的特征依然明显,但中西部的湖南、湖北、四川等传统目的地也开始输出客源,吉林、陕西、安徽、江西、云南、贵州、海南、福建、辽宁、重庆等地的游客净流入量较高。比较突出的是,冰雪旅游、避暑旅游、夜间旅游、博物馆旅游、研学旅行等分众市场不断涌现和加速成长。以夜间旅游为例,今年五一假期游客夜间消费金额占到全天的29.92%,较去年同期增长近4个百分点,观光游船、主题灯会、文化体验活动受到追捧。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和科技馆的展陈、活动和文创成为许多游客津津乐道的话题。以文化和旅游融合为代表的“旅游+”和“+旅游”,以及旅游要素的多样组合与升级已经成为旅游产品开发和新业态养成的基本出发点。

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利用也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过去难以想象的便利和自由,还产生了可观的流量红利,为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培育成长提供了必要前提。动辄“10万+”的流量资源和智能化、精细化营销及服务从产业链全过程重塑旅游业。在技术持续强劲赋能的大背景下,对旅游市场的重新定义和认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未来不仅是机会,剧烈变化的时代和环境还会带来空前激烈的竞争。整体向上的市场环境并不能保证每一个市场主体具有竞争优势,流量等资源在快速向头部企业聚集。因此,对于其他企业来讲,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和执行力,没有坚持为游客对美好生活向往服务的初心,那么举步维艰的处境是可以预期的。

中国旅游经济的未来发展体现在每一个市场主体的创新进步上,体现在对游客需求和梦想的精准把握上。通过创新,让游客产生体验梦想,能够体验得到、体验得起、体验得好是旅游市场主体运营成功的基本要求。无论是提升现有产品,运营、开发文化旅游新产品,还是探索旅游新业态发展,都应该努力争取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作者单位:中国旅游研究院)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杨劲松

来源:《中国旅游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