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北妈探路 | 快住手!别再抹杀孩子的创造力了!

北妈探路 | 快住手!别再抹杀孩子的创造力了!

时间:2018-08-11 09:56:45

相关推荐

北妈探路 | 快住手!别再抹杀孩子的创造力了!

《向往的生活》完美收官,除了黄磊的神仙厨艺外,那声“小度小度”也同样让人记忆深刻。

人工智能产品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全面,自动结算机、智能手环、扫地机器人等,逐渐渗透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不得不说科技是把双刃剑。人工智能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取代一些重复机械的工作。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着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认为,未来三十年孩子们最好具备有这么六种技能:设计感、讲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共情能力。你还需要会玩,你需要找到意义感。

究其根本,这些技能离不开创造和想象力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心理学界关于创造力较为一致的定义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简言之,创造力意味着将想象付诸实践,意味着做某事,创造力不体现在抽象事物上面,而体现在具体的方面。

,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儿童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创造力却排名倒数第五。

在我国的教育中,对创造力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或者说我们条框过多的教育方式,正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英国教育专家肯·罗宾逊在主题是“学校是如何扼杀创造力的”TED演讲中,讲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绘画课上,老师饶有兴致的问一位正在作画的小女孩,你画的是什么呢?小女孩回答说我在画上帝。老师说,世界上没有人知道上帝的模样。小女孩说,一会儿他们就知道了。

孩子的世界没有限制,百无禁忌,所以创造力得以充分伸展。一旦他们进入现代教育体系,就难逃成人世界预定标准的束缚,这代价就是创造力的衰竭。

遗憾的是,家长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扮演“创造力杀手”的角色。

创造力往往在注意力涣散、违背规则的时候出现。也就是说,最有创造力的孩子往往是那些trouble maker,但是他们却经常遭到父母的呵斥阻拦,而非鼓励。久而久之,他们便习惯于墨守成规。

别再做创造力杀手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回想我们的小时候,是不是也很喜欢收集各种石头、树叶、花瓣呢?我们是不是也会用它们进行二次创造,给它们涂上各种颜色,拼成各种形状呢?

孩子们的创造力,就是这么玩出来的。

1发现孩子的创造力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曾写过一篇文章,教父母如何在孩子身上发现创造力。如:孩子的恶作剧中包含幽默感,常常沉浸在某种玩耍中,喜欢用一种东西指代另一种东西,会发明新游戏等等。部分孩子在9到10岁的时候会在幻想中创造另一个世界。他们一次次地重返那个世界,甚至为那个世界发明语言。这些都是创造力的强烈征兆。

2鼓励孩子脑洞大开

契克森米哈还提出过一个有趣理论:创造力产生于焦虑与无聊之间。高创造力的孩子往往出现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一方面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独特性,一方面又给他们提供一个安稳的环境。他们既满足孩子的需求,又挑战他们的能力。这导致一种适应性——在焦虑的时候,父母清晰的规则会减轻他们的混乱感,而无聊的时候,他们可以寻求变化。

不做孩子的导师,做他们的鼓励者。父母的信任和支持,是激发孩子创造力最好的营养。

3用历史故事激发创造

Julia Cameron在《创意,是一笔灵魂交易》中提道:“所有生命都有潜在的创造力。”想要激发潜在的创造力,就应该充分汲取人类文明的养分。人类文明的精华,有一大半在博物馆里。

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探寻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和文物背后的故事,帮助孩子构建出完整的视角。

亚里士多德将人体的感官分为5种,即触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视觉。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感受和释放这五种感官,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触发孩子的创造力。

孩子的创造力很宝贵,也很脆弱,所以各位爸爸妈妈们,请一定好好呵护和引导他们的创造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