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男童离奇死亡 游乐场这些“吃人”的角落 千万别去

男童离奇死亡 游乐场这些“吃人”的角落 千万别去

时间:2022-06-24 06:44:11

相关推荐

男童离奇死亡 游乐场这些“吃人”的角落 千万别去

之前看到这样一条新闻,一个妈妈带6岁的儿子去医院,原因是孩子总吵耳朵疼,妈妈用手电筒照了照,发现不像耳屎,就带孩子去了医院。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发现,孩子耳朵里面竟然是一颗发了芽的决明子种子!

但这位妈妈说家里没有跟决明子有关的东西,除了前不久带孩子去过儿童乐园里的决明子沙池玩过,生活中孩子根本接触不到决明子。

医生说,这已经不是第一个决明子进耳朵的孩子了,之前医院还接收过一个决明子进入鼻腔发了芽的4岁男童,也是因为去过决明子沙池!

除了决明子沙池之外,儿童乐园里面还隐藏着很多危险,很多孩子都在儿童乐园里发生过意外。今天给妈妈们总结了7个儿童乐园里的安全隐患,为了宝宝的安全,妈妈们一定要警惕这些“隐形杀手”。

决明子沙池

容易进入耳道,导致耳膜充血

爱玩沙子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不少家长眼中,传统沙子不卫生、容易进到孩子眼睛里,于是各大儿童乐园的决明子沙池备受欢迎。

实际上,跟传统沙子比起来,决明子沙池的危险性非常高!

决明子非常容易进到孩子耳朵里,大小刚好卡在鼓膜处,因为有一定重力,且表面光滑,很可能滑向内耳道,加上决明子在耳朵里,孩子不舒服就会自己动来动去抠耳朵,就会让决明子滑向耳道最深处,取出的难度非常大。

耳道内的温度大概是37℃,又相对潮湿,非常适合种子生长、发芽,决明子如果长时间停留在耳道中,很可能会导致耳道红肿、耳膜充血,甚至有在耳道内发芽的风险!

带孩子玩沙池的安全建议:

6个月以内的宝宝不要进。不管是传统沙池,还是决明子沙池,都不推荐6个月内的宝宝进去

6个月以上的宝宝,在家长的陪同下进去,在孩子玩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是否有异物进入孩子的耳、口、鼻腔里

从沙池中离开时,询问孩子是否有不适感,并检查孩子的耳、口、鼻腔里面是否有异物。

充气城堡

可能高空坠落、被吹飞

充气城堡看着安全,孩子在里面跑跑跳跳,玩一整天都不会腻。可是好玩归好玩,出事的也真是不少!在网上一搜,各种充气城堡意外事故频频发生……

充气城堡被大风吹翻的瞬间

↓↓↓

有的妈妈说“室外的充气城堡有被大风吹翻的危险,那我带孩子去室内的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吧”。

的确,室内的充气城堡没有被风吹翻的可能,但潜在危险是,孩子玩起来不知深浅,如果被弹起来没有落在“城堡内”,而是不慎落到了硬邦邦的地面上,那可是相当于高空坠落,后果不堪想象……

带孩子玩充气城堡的安全建议:

尽量选择室内的充气城堡,并检查是否有防止侧翻用的固定绳锁。

人太多的充气堡不要去玩。孩子太多容易引起踩踏事故,有可能因为超重导致充气堡破裂,后果不堪设想。

海洋球

传染病重灾区、暗藏“凶器”

基本上有儿童乐园的地方就有海洋球,说它是室外带娃神器也毫不夸张,上到八九岁,下到一两岁的孩子,往里面一“扔”,一下午就让他们自己折腾去吧,老母亲彻底解放双手~

但是海洋球的隐患可不少,也有不少新闻报道过孩子在海洋球池里玩时,发生的意外事故。

√ 池内“藏”有注射器针头,男童离奇死亡

之前外媒报道过一则新闻,住在墨尔本的Lauren Archer在带儿子Kevin去过海洋球池后,在Kevin身上发现了一个折断的注射器针头,随后Kevin离奇死亡,验尸报告显示死因是“海洛因过量”!

后来警方在清理海洋球池时发现,里面还有腐烂的食物,一些注射用的针头,有的是全新的,有的是用过的,刀片,吃了一半的糖,散发着粪便尿液味道的尿布。

在中国,海洛因注射器不太可能出现在从海洋球池里,但也不意味我们的海洋球池就是安全的。曾有报道显示,上海14个月大的宝宝在海洋球池玩耍时摔倒,被池底的塑料碎片磕伤了眉骨。

√ 多名儿童玩后患上手足口病

海洋球池里一天可能会接待上百个孩子,但凡有孩子患有传染疾病,细菌病毒有可能通过口水等粘在球上,传染给其他在球池里玩的孩子,是一个典型的“传染病重灾区”!

央视曾曝光过,对于数量庞大的海洋球,商家很难做到把球全部清出来清洗地面和一一清洗,大部分商家仅仅是通过喷洒消毒水的方式进行消毒,这种敷衍的消毒效果可想而知。

√ 摔倒后无法站起,可能会窒息

宝宝玩耍时不慎摔倒,会完全被海洋球“埋”在下边,池内的孩子多,宝宝身形又小,如果家长不在身边,很难第一时间发现宝宝摔倒,宝宝就有可能因为无法自己站起来,而造成窒息。

带孩子玩海洋球的安全建议:

去正规大游乐场,玩之前扒开球看看池子底部是否干净,闻一闻海洋球有无刺鼻的异味

不要让孩子光脚进去跳,玩的时候家长要注意看护,不让他有啃咬小球的动作。时刻关注孩子是不是陷入球池,滑倒时及时帮他爬起来。

回家后一定及时给孩子洗澡,避免感染上细菌病毒,出现任何不舒服的症状或皮肤反应,及时就诊。

弹跳蹦床

可能脊椎或器脏受损

弹跳蹦床是很多宝宝的最爱,尤其现在天气回暖,不仅商场内,很多公园里面也都支起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弹跳蹦床。孩子坐在弹力牵引带一上一下,5分钟一次,往往一跳就是很多次,但这种看起来“过瘾又好玩”游乐设施却存在着很大的潜在风险。

之前有新闻报道,武汉一个10岁男孩在连玩三把弹跳蹦床之后,松掉腰带时,腿部瘫软无力,怎么也站不起来了。家长将孩子送到医院,医生发现孩子的第10、11胸髓已水肿,神经损伤、纤维断裂!而且还会对以后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医生分析说,孩子在玩第二次蹦床时,由于放松警惕,肌肉处于放松状态,所以触底反弹时,胸腰段受到严重冲击。

宝宝被弹力牵引带绑着,跳到一定高度后下降,身体会随着惯性“扭曲”,无法保持正确坐姿,双脚接触到蹦床的瞬间,脊椎骨、关节、韧带等会面临较大的冲击力

真的要让我说,别让孩子玩,冲击力太大不说,而且一旦弹跳绳索出现断裂,孩子很容易甩飞出去,发生严重伤害。

如果拗不过孩子,一定要玩,给妈妈们一些建议:

带孩子玩弹跳蹦床的安全建议:

对于小宝宝,最好不要玩!因为他无法保持正确坐姿,而且脊椎骨骼发育也不完善,更易受伤。

对于大孩子,一定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指导孩子正确地玩。禁止玩的过程中弯腰或后仰,否则很容易就对胸椎、腰椎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旋转飞球

小宝宝无法抓牢,可能被甩飞险

儿童乐园中的旋转飞球有点类似我们成人在游乐场玩的旋转飞车,一般要稍大一些的孩子才能玩,但是出现在儿童乐园里面,小龄宝宝经常会被吸引。

旋转飞球没有其他保护措施,孩子在玩的时候只能自己抓紧球上的杆,来固定自己。小龄宝宝的手部肌肉没发育完全,很可能因为无法抓牢而被甩出去。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对于小龄宝宝来说,即使没有玩旋转飞球,由于他们自己没有安全意识,当飞球“飞”起来时,小宝宝通常不知道避让躲开,就会被迎面而来的球撞飞,这比玩飞球被甩飞的危险还大!

我之前就亲眼看到过一个已经8、9岁左右的男孩,玩旋转飞球时,撞到了一个“路过”的小宝宝,小家伙当场就被撞飞了,后脑勺撞地,磕的当场哇哇大哭。同时那个8、9岁的男孩手没抓住,也被甩了出去,头重重的磕在了球池软包的边缘处,十分惊险。

带孩子玩旋转飞球的安全建议:

4岁内的宝宝不要玩。并保证孩子不要靠近正在运行中的旋转飞球。

4岁以上的宝宝在玩时,家长要孩子身边,时刻关注孩子的情况,一发现孩子有抓不稳的征兆,立即上前制止。

摇摇车

可能漏电,导致宝宝触电

摇摇车似乎遍地都是,不仅儿童游乐场有,小超市、菜市场、小区门口也不乏它们的身影,一枚硬币就能玩两三分钟,几乎所有孩子见到都走不动路。

但是摇摇车出事的新闻也不在少数:

√ 设备老化,有漏电的风险

摇摇车多为三无产品,造价低廉,大部分都放置在室外,疏于维护,经过长期日晒雨淋,难免生锈或老化,有漏电的风险。

√ 各种“病菌”的温床

摇摇车的卫生状况也令人堪忧,商家很少对其行消毒清洁,春季正值手足口病高发期,摇摇车也成为各种病菌的温床。

√ 声音刺耳,对耳朵有伤害

摇摇车播放的音乐声音普遍都偏大,长期接触这样的声音环境,会伤害孩子的听力。而且播放的音乐都是些“低级音乐”,会“拉低”孩子的审美。

带孩子玩摇摇车的安全建议:

对于摇摇车,只想给妈妈提一点建议,那就是不要带孩子玩!并且能离多远离多远!

过宽的滑梯

头部容易撞击到滑梯边缘

滑梯可以说是最常见的儿童游乐设施了,儿童乐园、公园、商场、小区里随处可见,不管是大孩子,还是小宝宝,都是滑梯的忠实喜爱者,但不是所有滑梯都适合宝宝玩。

像下图这种又宽又有弧度的滑梯,就不太适合2岁以下的宝宝玩。

这种滑梯很宽,2岁以内的小宝宝摸不到滑梯扶手两边,没有安全感,下滑时可能不会沿直线下滑,头部和脸部很容易撞击在滑梯边沿,也有可能直接翻滚下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