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电影暑期档的“肿瘤” 到底该不该割?

电影暑期档的“肿瘤” 到底该不该割?

时间:2023-07-14 00:50:49

相关推荐

电影暑期档的“肿瘤” 到底该不该割?

对于暑期档而言,尽管起步阶段忧虑重重,但是最终在总票房和观影总人次上仍然实现了小幅增长。

但是整个暑期档一些关键数据的下跌和停滞,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电影市场“天花板”愈发明显。

而随着优质影片的不断涌现,市场对于高分爆款的敏感度加剧。今年暑期档,10亿以上的影片只有5部,但是拿下了103亿票房,占总票房的58%。

此前《使徒行者2》刚刚入市之后,和《哪咤》、《烈火英雄》排片占比一度超过了90%。

这在战线长、竞争大的暑期档其实比较罕见,而且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并不健康。

一般来说,业内极为鼓励这种现象,认为市场正在反哺优质内容。

但其实,无论哪种头部效应,当过于极端的市场表现出现以后本质上对市场也会形成一定的伤害。

今年暑期档,10亿以上的影片占了58%的票房,而5-10亿这样的“中段影片”比例开始减少,14%的票房占比也是近三年暑期档的最低值。

今年暑期档,尽管观影总人次达到了4.99亿,保持了微弱的增长。但是上座率的“惨烈”却应该引起极大的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上座率已经连续下滑,从的15.3%下滑到了今年的12.5%。

一方面,优质影片获得了足够大的市场支持,甚至形成了一种非常极端的头部效应。所以,想要依靠优质影片带动上座率提升的希望不大。

另一方面,票价保持着稳健的回升步伐,对于从低价票补迅速入场的观众来说,“加价不加量”的行为也会让其谨慎观影,想要依靠人口红利提升上座率也变得不现实。

但是12.5%的上座率就意味着整个市场87.5%的空间处于一种被“浪费”的状态。

当然,今年整个暑期档初期的“技术原因”是导致数量减少的部分原因。

尽管优质内容获得了足够多的市场支持,但过于同质化的内容必然无法满足终端的需求。

因为上座率低,所以电影市场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因为中国电影市场过度集中于年轻受众,所以两端用户的增长意味着人口红利依然存在。

从用户年龄结构来看,今年由于《哪咤》的存在所以带动19岁以上人群微弱提升,提升了4%。

实际上,在丧失了粗放型的人口红利之后,中国电影市场就必然会面临天花板。

但从现在来看,想要撬动天花板的并不是优质内容,而是整个产业的结构性调整。

如果你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个赞,了解更多影视知识,体验财富增长,请关注我们。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投梦网小编一起分享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