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影评||《刺客聂隐娘》

影评||《刺客聂隐娘》

时间:2022-03-05 09:12:30

相关推荐

影评||《刺客聂隐娘》

心怀善意的等待—浅析《刺客聂隐娘》

用侯孝贤的话来说,《刺客聂隐娘》讲述的是“一个人,没有同类”,也就是孤独影片用了大量的远景和大远景镜头来刻画聂隐娘的孤独。在绝大多数时候,聂隐娘都是孑然一身地行走于苍茫辽阔的天地之间。终日陪伴聂隐娘的,只是那销魂蚀骨的孤独。正是由于对孤独有着切肤的体会,聂隐娘才会在母亲讲起嘉诚公主“青鸾舞镜”的故事时忍不住掩面哭泣一一对嘉诚公主的孤独,这个世上也许只有她最能感同身受。人不说话或者说话很少的时候,通常会显得比较有力量,电影也是一样。在影片中,作为主角的聂隐娘对白屈指可数,同时,影片也极其吝啬地没有给她任何特写镜头。影片中的所有情感都高度内敛,这就需要观众更加主动地调动自己积极性,去思考、去感悟、去体验。影片中聂隐娘的孤独折射出的是银幕背后侯孝贤的孤独,也是古往今来每一个人的孤独。对人性的细致观察和再现以及对情感的深切关注和关怀,是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值得我们敬意的最重要原因。

《刺客聂隐娘》的美需要用心去体验。与中国传统的写意画类似,《刺客聂隐娘》大量使用留白技法来表达影片深远的意境。用无来表现有,用少来表现多,影片的情感、主题和意义全都蕴含在一个又一个丰富而又细腻的镜头里。为此,侯孝贤做了很多减法,他大刀阔斧地去戏剧化、去故事化、甚至是去感情化。这也是为什么影片难以被大多数人理解的一个原因。虽然影片与这个时代相比是那么地格格不入和不合时宜,但秉持着“电影人需要背对观众进行创作”理念的侯孝贤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热爱电影艺术的人的坚持、勇气和担当。《刺客聂隐娘》是一部有着极强个人风格的作者电影。这部电影对观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的美不但需要你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还需要用心去感受。这部电影就像一杯清茶,它的美好只有在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之后才有可能感受得到。

《刺客聂隐娘》中不仅有着雄奇壮美的画面,还有着让人叹为观止的音效。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热爱大自然的观众一定会觉得特别地熟悉和亲切。风声、水声、钟声、鼓声、鸟啼声、虫鸣声、鸡叫声、狗吠声…这些充满着勃勃生机的声音交织出一幅极富生活气息的自然图景,它能让观众体验到世界的静谧和美好。如果说胡金铨的武侠世界是工笔画,那么徐克的武侠世界就是写意画;如果说李安的武侠世界是人文的,那么侯孝贤的武侠世界就是纯美的。是的,美,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一种因为真实而产生的美,一种纯粹的美。让我们来看影片从黑白转入彩色的那个画面。映衬着低沉的鼓声,隐匿于树林中的楼台亭阁若隐若现。残阳如血,江水潺潺,一只乌鸦如同墨点立于枯树枝头天地间一片萧索。又一声鼓响传来,受惊的乌鸦啼叫着飞走。这时,影片打出片名,“刺客聂隐娘”。

这一幕让我在一瞬间就想起了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事实上,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很多景象都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以前念过的很多唐诗宋词。看着时间静静地流淌,感悟着天地间的大美,当真是“此中有深意,欲辨已忘言”再来看聂隐娘拜别师父的那个长镜头。群山巍峨,云雾缭绕,一位英姿飒爽的道长昂首独立于山峰之巅。良久,聂隐娘缓步走近,对师父叩首拜别。突然,风声大作,云海升腾而起将山峦尽数吞没,一时气势如虹。这是一个浑然天成的,足以载入华语电影史册的长镜头。

舒淇说拍摄这部电影的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等待“等风、等云、等鸟飞去”。我不知道侯孝贤为了这个镜头到底等了多久,但我知道这样的等待是值得的。还有那个充满着道家避世意味的电影结尾。伴随着诡异而又充满魅力的背景音乐,聂隐娘、镜少年和老者牵着马走在苍茫的天地之间,一行人渐行渐远,最终消失不见。这个结尾是如此的温暖,看着一行人消失在天尽头,从此人世间少了一个孤独的刺客,多了一位善良的姑娘。借这个结尾,侯孝贤表达了他内心最深处的温柔。这是一个残忍而冷酷的世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愿意相信美好的存在。只要心怀善意,我们终将找到光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