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四川三台 潼川绕郭多名胜 杜甫草堂野趣幽

四川三台 潼川绕郭多名胜 杜甫草堂野趣幽

时间:2018-11-16 12:42:00

相关推荐

四川三台 潼川绕郭多名胜 杜甫草堂野趣幽

文/ 陈二虎

图/大烟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这是我心驰神往的草堂,座落于历史厚重的四川三台,与成都草堂并称两大杜甫草堂。这里牵动着中国文人的神经,积聚心中的诗情,随时都会喷射而出。

假如没有杜甫,三台就少了些许文脉,那一首首流芳千载的传世名篇许多都写于三台。

“草堂留后世,诗圣着千秋”,被誉为“蜀中第二草堂”的三台杜甫草堂位于三台梓州公园的核心景区,占地四千余平方米。

走近草堂,迎门柱上是清代大学者顾复初撰写的长联,着名书法家于立群留丹: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存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这副联写出杜甫心之所系、情之所牵,万千忧肠,天地长存,也道出后世对杜甫的敬仰。

杜甫,字子美,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着名诗人,他很好地遗传了祖父的良好基因,自小读书,应进士第落榜。安史之乱爆发,流离于四川。

西川节度使严武慕其才华,表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人称“杜工部”。

杜甫一生流离失所,历经沧桑,关心国事,忧国忧民,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艺术上博受众长,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体现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怀。

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是需要传承的,也是与生俱来的,贯穿着杜甫一生忧国忧民的内涵,也是他生命的支柱,更是他一生至高的境界。

信步三台草堂,小桥流水,梅影竹韵,再现了“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的意境。当年杜甫在成都,逢成都少尹兼侍御史徐知道发动叛乱,杜甫便避难来到梓州(今日的三台),得到朋友们的帮助,建草屋居住,在这里生活了两年半,写下了一百余首诗篇,三台的山山水水也留下杜甫的足迹和吟咏的行踪。

千古诗心,万种情结。当杜甫在梓州听到了平定安史之乱的消息,饱受战乱痛苦,盼望安定的灵魂,欣喜若狂,泪流满面,写下了“平生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起势非凡,开篇点明创作背景。这“剑外”代指梓州(三台),一个“忽”字是听到胜利消息的突然与喜悦,八年的漂泊,无家可归,正是由于“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被叛军占领,今天忽然听到这一喜人的消息,怎能不让人悲喜交加,颠簸流离的心有了归期。一句“初闻涕泪满衣裳”直出胸臆,他念念不忘的民苦民饥有了和平安稳的希望,这消息怎能不让人“涕泪满衣裳”呢。

回望一直愁容未展的妻儿,此刻所有的愁云散去,让我信手收拾诗书,收拾行囊,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想像着在一个明朗的日子里,饮酒赋诗放歌,趁着美好的春色与家人一起返回故乡,这“白日”、这“青春”(指春天),生机着轻松明快的氛围,“放歌”与“纵酒”该是多么淋漓痛快的事情。

杜甫一生写诗多悲凉哀伤,主题深沉凝重,少有这样明快爽朗的句子。清代浦起龙评曰:“于情理,妙在逼真,于文势,妙在反振,生平第一快诗也”。

最后杜甫构想着“还乡”的路线,人虽在梓州,心已经随着河流山川回到久违的故园:从巴峡出发,穿过巫峡,途经襄阳,直达洛阳。四个地名连用,不仅句内对偶,还上下对偶,“即从”、“穿”、“便下”、“向”精准地串成“路途”,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清代刘濬说:此诗“转宕有神,纵横自得,深情老致,此为七律绝顶之篇”。

清代张谦宜赞曰:“一气如注,并异日归程一齐算出,神理如生,古今绝唱也”。

真感谢郪江滋养着、烘托着人文精神,也许我们无法体悟到杜甫那种山河破碎的悲怆,但羁旅天涯的思乡之情,古今同理。

蓦然回首,唯有乡愁才让灵魂不再孤独。

诗圣广场、磨崖石刻、梓州阁、杜甫平生馆,你的灵魂在这里醒着,那一卷卷、一首首都是你“诗史”的心影。

走近木质结构歇山项的诗史堂,里面汇集了有关杜甫的诗文,传承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其意殷殷,其心拳拳,我仿佛看到一个身影,吟咏着“尔曹身与名倶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而来。我能够理解你灵魂深处的痛,听懂你血液的呐喊。

穿越岁月的栅栏,我沉浸在三台杜甫草堂诗魂的圣灵中,“潼川绕郭多名胜,都在少陵诗句中”。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