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闽南蓬莱清水岩

闽南蓬莱清水岩

时间:2019-01-03 17:54:14

相关推荐

闽南蓬莱清水岩

谒清水岩

群嶂沐朝晖,循阶入翠微。

林间清气满,岩上白云稀。

宝阁重如倚,雕檐振欲飞。

披烟寻胜迹,枝叶赋灵机。

久闻安溪有个清水岩,是闽南地区重要信仰之清水祖师的道场,其庙宇独具特色,周围风景秀丽,是一处以清水岩寺为主体,以清水祖师文化为特色,融宗教朝圣、生态旅游、民俗展示、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月5日,我们继续大泉州地区的探索之旅,就选择清水岩一游。

清水岩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16公里蓬莱山,海拔767米,进山道路略显狭窄,一路顺山势盘旋。到达山门,诧异的是景区居然设有一个四层楼的停车场,我们到达时已经停得满满当当,很多游客手里捧着香烛、水果、鲜花等祭品,可见寺庙香火之旺盛。清水岩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清水祖师信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清水岩寺是全国首批涉台文物保护工程之一。

进入景区,迎面是一堵照壁,上书“南国蓬莱仙境”一行大字,转过照壁,豁然开朗,前面一个广场,对面照壁大书“清水祖师道场”。道场正中,祖师法相庄严,背倚青山,结跏跌坐,意态安详。立道场凭栏俯瞰,群山四合,村舍俨然,历历在望。

清水祖师是北宋名僧,俗姓陈,名应,法名"普足",宋仁宗庆历四年生于泉州府永春县,他一生“利物为本、济人为志”,造福百姓,留下了许多关于修桥造路、行医济民、祈雨祛灾的传说,曾四次受到宋廷敕封,敕赐“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徽号,享誉至极。近千年的香火传承,使祖师信仰誉满海内外,远近各地纷纷塑像立庙,分炉建寺,争相崇奉。如今,清水岩分炉遍布东南亚、台湾及世界各地,仅台湾就有清水祖师寺庙将近300多座,信众近千万人,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居台湾岛众庙宇之前列。每年到清水岩祖殿进香拜谒、寻根览胜的台胞和侨胞数以万计。

祖师坐像右后侧,石阶栈道延绵,为弘法道场往海会院之路。一巨石突兀立于旁,石无所依,上以楷书镌刻:“头陀应员等开垦蔬园十馀丘,无水灌溉,于咸淳丙寅春,佛旨出泉,引为万年清润者。”共33字。此为出米石,宋代古迹。又传,每遇旱时,清水祖师即立石上为民祷雨,得沛甘霖。既有水,农田可播,亦即有米,故又称“出米石”。至今,石的半腰间的孔隙中,长年尚有积水,但无溢出。

从出米石到三忠庙,沿途雕梁画阁、碑廊亭塔,琳琅满目。尤其一大片新建庙宇,虽然大门紧锁,然而飞檐彩塑。雕梁石柱都异常精美,气势恢宏。长约百米的弘法长廊也是金碧辉煌,靠山一侧林木葱茏,古树荫浓,佛塔林立,点缀以许多现代名人题刻,非常静雅。

弘法长廊尽头一座小小的重檐歇山顶建筑,甚为古老精致,此为三忠庙。历代相传,庙原祀张巡,许远和伍子胥,后明太祖朱元璋将伍子胥请出,将岳飞请入,从此三忠庙就祀张巡、许远和岳飞。岩祀张巡为首,故曰张岩,山亦名张岩山。宋元丰间,祖师于张岩之侧,另自营建清水岩,而将张岩迁在觉亭旁,并名为"三忠庙"。不知何时,庙中却增祀关羽,竟成"三忠庙四偶像"了。如此说来,三忠庙才是清水岩上的开山庙宇。

三忠庙前方数米,一株千年古樟雄踞路中,枝干遒劲,绿影参天,树下有碑,上书“枝枝朝北”。此樟相传为祖师手植,树高31米,围6.9米,主干劲直,而枝叶均迂回北拂,故得名“枝枝朝北”,为清水古地一大奇观。传说此古樟颇具灵性,其北拱之枝叶回护三忠庙,似以表证“三忠”向北之耿耿忠心。

枝枝朝北古樟树下建有觉亭,亦为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原为茶亭,明万历十四年邑令廖同春在倡修"觉路"的同时,改建茶亭,题额"觉亭",取"还惺转念,一觉即是"之义。纶音坛耸立在觉亭对面,建于会宗延佑四年,坛高3.3米,上有小石塔,坛正面阴刻清水祖师在南宋四次荣受敕封的纶音牒文,上方浮雕翔龙和“皇帝诰命”及“敕赐照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的阴刻篆字,左边垛阴刻是延佑年间重建记事。敕封牒文和岩宇重建记事对于研究清水祖和清水岩的历史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前行数百米,罗汉松旁山石下有圣泉。泉自石出,秋冬不涸,味清且冽,为宋代古迹。旧志《圣泉序》称:“正出曰泉,通明曰圣,亦以见大师谦让通灵之意。”游人到此,饮之清心,沐之祛秽,瓶装带回喷洒庭院,用以驱灾凝祥。我们也掬得一捧,洗手洗脸,清冽怡心。

过圣泉,经方鉴塘,就到了蓬莱祖殿。祖殿为清水岩的主体建筑,创建于宋代。它依山临壑,外观整体呈“帝”字形,巧妙地将人工建筑与自然岩壑融为一体,崇楼曲阁,层迭回护,气势磅礴,巍峨壮观。

正殿为重檐山顶的楼阁式建筑,由昊夭口、祖师殿、释迦楼三部分组成,大殿两侧有檀樾厅、观音厅、芳名厅、斋房、客舍等等,鳞次栉比,相传共有九十九间。蓬莱祖殿无论在建筑布局还是建筑风格以及雕技术、装外饰工艺方面都颇具特色,是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祖殿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原名张岩山,因岩上岩石壁立、泉水清洌,风景秀丽,于元祐七年(1093)改名为清水岩。从南宋到近代,清水岩寺重建、扩建、重修达二十多次,规模渐大,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颇为兴盛。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廿六年(1761)修建,一切遗迹均系元、明、清构筑,体式基本保持原貌。

清水岩寺堪称闽南寺庙建筑艺术之集大成者,其外观布局、内部结构,都独具匠心,美轮美奂。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寺庙建筑上的精美雕饰:无论是门窗上的石木雕绘,珩梁门楣上的浮雕金饰,皆不厌繁复地做足了功夫,浮雕、彩绘、金饰、砖雕、石雕、木刻……工艺精湛、精美绝伦,目不暇给。特别是殿阁和门楼的飞檐,均饰以龙凤图案,艳丽夺目,栩栩如生,叹为观止。

由于信众甚多,整个寺庙里香火氤氲,烟熏雾绕。我们本意是来此观光,逢此胜景也不由自主地随喜参拜。中午到斋房用斋,却并未开放,正要转身离开时候,遇见一位女士开门出来,一问,伊很干脆地说:可以自己煮的。引进厨房,灶上却已有一钵米饭,半锅素菜。女士是寺中工作人员,说冰箱里有食材,让我们尽管取用。玲很天真地问要不要交费?答曰:功德箱在那,随便意思即可。说罢自掩门出去了。我们也就不客气,洗手开火,热菜煮汤,我们难得在此古刹中享受了一顿自助小灶。

饭毕,收拾干净厨房,随寺外磴道继续游览。山阶蜿蜒,草木葳蕤,空气清新,自得悠然。

午后,香客渐渐稀少,我们也就尽兴而返。山门巍峨,锁钥清水洞天。

往期回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