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春捂秋冻之如何做好“秋冻”!

春捂秋冻之如何做好“秋冻”!

时间:2019-09-15 18:04:46

相关推荐

春捂秋冻之如何做好“秋冻”!

春捂秋冻

如丨何丨做丨好丨秋丨冻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很多年轻人总是不在意

那么,到底要不要秋冻呢?

怎么冻才有效?

《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意思是说大凡阴阳的关键,以阳气的致密最为重要。阳气致密,阴气就能固守于内。阴阳的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维持正常生理状态的最高标准。阴气和平,阳气固密,人的精神活动才会正常。经历了夏日的炎热,人体的阳气阴精都是向外宣散的,重阳必阴,入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天就是肃杀收敛的,就要注意收敛神气,固护阴精了。此外中医理论亦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就是说,“秋冻”是顺应秋季收敛的养生需要,是为了保持体内的阴精,不至于太过耗竭,只有聚足阳气,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冬天就不怕寒邪侵袭了。从而为冬藏做好准备。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

01

如何“冻”的健康

秋冻的最佳时机:初秋,气温开始下降,昼夜温差尚不明显,而白露前后便秋意渐浓,秋凉渐至,昼夜温差变大,早晨和晚上都会有凉凉的感觉,更有“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冬眠”的说法。所以,白露前后便是开始“秋冻”的最佳时期。

02

科学秋冻应注意哪些要点

俗话说"白露不露身",即便是秋冻,也请切记这些部位冻不得:

#头颈部#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皆行于头,头为精明之府,五脏六腑精气皆上升于头部。颈部上承头颅,下接躯干,还是人体生命中枢,尤其“虚人最怕脑后风”一旦受寒,就会损害阳气,颈椎病、头痛、鼻炎、咳嗽等就会接踵而来。所以头颈部不宜秋冻!

#腰腹部#

腰为肾之腑,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腹为阴,阴中之阴,腹为阴脉之海,阴脉在腹,一旦受寒易引起腰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中医曾说“不通则痛”,很多女性宫寒严重,本来就容易腰痛,如果再让它着凉,会导致痛经、月经紊乱等问题的出现。低腰裤?露脐装?NO!NO!NO!所以,腰腹部不宜秋冻!

#双脚及脚踝部#

众所周知,脚是人体最怕冷的部位,“脚冷冷全身”、“寒从脚底生”。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血液供应往往不足,而且人体肾经、脾经、肝经、胃经、胆经、膀胱经都过足部,一旦受寒,机体抵抗外邪的能力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所以双脚及脚踝部不宜秋冻!

03

秋冻虽好,也要因人而异

#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秋冻” #

心主血脉,心系疾病多与机体内的津、血运行不畅相关。由于津、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因此津、血的运行状态受外界温度影响很大。若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心脉失养,就会引发血压的波动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哮喘,支气管炎等慢性肺病患者切不可“秋冻”#

这类病人,体质较虚弱,寒邪易乘虚而入,“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一旦受寒,就会造成气管、支气管痉挛,从而诱发或加重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症状。

#风湿病患者不宜“秋冻”#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症多由风、寒、湿、热之邪侵袭肌腠经络,痹阻筋脉关节而致,“寒性凝滞而主痛”,痹症的疼痛一般得温则减,遇寒加重,所以因为温度过低易引起关节部位的疼痛,尤其是有受凉受寒病史的患者更应注意。

秋季气温变化频繁,昼夜温差较大,来不及频繁改变衣着来应对温度变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二八月里乱穿衣”了吧!

秋季如何增添衣物:

“薄衣多层”、“下厚上薄”是秋冻的重要技巧。薄衣多层就是根据气温高低及时加减衣服,不要怕麻烦;下厚上薄就是人体的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些,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因此,在冷热交替的深秋,尤其注重腿脚的保暖,穿衣要做到腿部相对上身厚一些,以免感受风寒。另外帽子、围巾、长袜和秋冬更配哦!

“秋冻”不应只局限于衣服的增减,更要加强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确保增强“秋冻”的效果,以达到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目的。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因此秋冻要做到因时而异,因人而异,要做到无太过无不及,把握好度很重要!

好了,以上关于秋冻的小小提醒,大家收到了吗~

注明 | 转载自绍兴市上虞中医医院订阅号

更多医疗资讯,点击下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