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精选11篇)

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精选11篇)

时间:2020-02-15 17:54:22

相关推荐

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精选11篇)

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一般包括学生行为社会现象自身

议论文是一种重要的文体类型,它既要有逻辑严密的论证,又要有独特的观点和立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一些总结范文,来学习一下别人是如何进行总结的,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篇一

教师明确了反思的目的与意义,掌握了基本的反思内容,就会形成反思的欲望。教学反思提倡每日一思,至少也要做到每两周写一篇反思札记,或是与教学管理者、同事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教师个体在进行反思时,要明确教学反思的内容、要求和写作方法:

(一)反思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还是失范,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因此首先要反思我们自身的行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行为规范,率先垂范,借助自己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来教育感染学生。经常进行教学行为的反思,也是一位教师走向优秀和成熟的标志。

(二)反思教学理念。

理念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应作为反思的重要内容,如以人为本理念、自主合作理念、生成发展理念等。在反思中,分析教与学的情况,关注教学理念;总结经验与教训,提升教学理念;揭示教与学的规律,创造教学理念。

(三)反思学习目标。

要从教学实践中,看教学目标制订得是否得当,认知目标、人文目标是否全面,基础目标与发展目标是否协调统一,达成度如何,为今后制订学习目标提供参照。

(四)反思教材处理。

课前已对教材做过钻研,并设计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会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和感悟,会在内容的处理上有新的构想和调整,把它记录下来,有利于今后参考,以更好地利用、挖掘、补充、开发课程资源。

(五)反思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活动。在反思中,要看教学过程是否合理,师生活动是否和谐,教学手段、方式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得当,学生所提问题与解答情况为何,自主、合作、探究状态怎样,教师素养反映得怎么样。通过反思,促进教与学的完善,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六)反思教学效果。

高效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在反思中,要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质量并重,要看学生学到了什么,情绪怎样。问题是什么,解决得怎样。学生是否在走着一条爱学、会学、善学之路。进而从学生身上审视自己的情感、态度、思维、知识、能力、策略、手段、方法等。

(一)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二)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成今后的教学吸取教训。

(三)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四)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五)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一)从怀疑处反思。

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个角度以上的思考。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从“是”与“否”两个角度,还可以延生出怎么“更科学”,怎么才能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

(二)从转换立场处反思。

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也会不同,细究之,从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看也是如此。因此,反思中,要有机地寻求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

(三)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

综合实践、跨学科教学实践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因此,反思有时也应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来寻求不同的答案。

(四)转换时空处反思。

环境、时间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每个教学细节都有其发生、发展的时空特性,一堂课、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失败都有诸多偶然因素,不要因为成功或失败就放过或忽略潜藏其中的问题。

(五)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

注重思维的设计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要点。假设是逻辑思考的重要方式。一种假设就代表一种新思维、新概念,甚至能产生与已有的问题相悖的结果。反思中提出一个假设,就可能是在发现问题后寻找到的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六)从联系对比处反思。

对比体现差异,联系体现衔接,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七)从事物本质处反思。

哲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心理学、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要学会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就必须掌握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才能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篇二

语文新课标关于课程结构的设计要求“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同时要求“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而不是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本节课课程设计之初就牢牢把握住新课标的要求,力图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做到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为此,本节课从课前的预习内容到课堂过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诸如人物命运悲剧美的赏析及音乐美的鉴赏过程,全程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真正实现让学生们以“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在”合作、探究中”自主学习,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文字音、作家作品介绍、写作背景都放到课前自主进行,课堂集中赏析人物命运的悲剧美和鉴赏音乐美,老师适当的进行指导点拨,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达到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

完整精致而有匠心的课程设计、多种阅读形式的阅读理念、自然流畅的课堂流程、及时专业的表扬点评、板书设计的美育熏陶等环节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本次授课的主要目标得到了很好实现。

美中不足的是授课班级为音乐专业生,独有的专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略有遗憾。

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篇三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衬托了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本课叙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课文还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并学会使用。

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画出不理解的字词。然后通过学生的交流,学生基本了解了课文内容,为后面进一步理解、进一步分析课文打下了好的基础。然后,我让学生继续读课文,进一步领会、感悟,理清课文的顺序,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朋友介绍的非洲木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看到精美的木雕时,爱不释手,激发了购买的愿望。这两部分都是为后面做铺垫,这样才能更充分地表现出“我”放弃买木雕后的遗憾心情。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才会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木雕小象墩虽然只是一件小礼物,却表达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最后再整体体会本课在表达人物内心活动上,和上一课有不同之处。上一课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间接表现,本课则多是直接表现。如,“我却犹豫了”“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我感动极了”。让学生比较一下,体会写法的不同。

另外,我还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进一步并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课文中,少年猜测“我”是中国人,为文后“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埋下了伏笔。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少年为什么单单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呢”?这和本课的背景有关,作者游览的非洲国家是赞比亚(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位于赞比亚境内),中国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援助建设了坦赞铁路,给非洲人民留下了良好印象(参见参考资料)。如有学生提出这一问题时,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讲讲。这一背景也说明“国际理解”是双方的行为,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在非洲是多么深入人心。

本课的对话较多,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在课文中,有很多语气词的提示,例如,“夫人,您买一个吧!”要读出恳切的语气;“您是中国人吧?”是猜测,要读得比较轻。教师指导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课文中的对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提示学生寻找课文中类似的词语。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篇四

理解白居易的沦落时插入背景介绍,可以让学生跟深刻的理解他的痛苦,见到琵琶女的惊喜。

提问:是什么让他们的心灵得以相通呢?自然是那音乐了。与同学们共同欣赏经典音乐描写。但是要知道,赏音乐是为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感服务的。

一句话串起全文,也可谓缀玉连珠了!

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篇五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名篇,也是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关于音乐描写的唯一一篇。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把文章解读的另一个重点放在了对其音乐部分的描写和理解上。本节课通过配乐朗读,把握作者描写音乐的特殊语言和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白居易在描写音乐时用了很多的叠词,如嘈嘈”形容“大弦”乐声的浊杂粗重;“切切”形容“小弦”乐声的轻细急切。形象的表现出音乐的不同特点。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音节悦耳动听。诗中对特殊词的运用有很多:叠词:弦弦、声声、续续;连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同时又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描写琵琶女弹琵琶的情形和音乐所带来的强烈的震撼效果。正面描摹: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形。如: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这两句主要写琵琶女弹奏琵琶曲的神态、动作和内心的情绪。“低眉”写琵琶女弹奏的神态,突出其情绪的低沉;“信手”写琵琶女弹奏时的动作,表现其技艺的娴熟。“无限事”表现出弹奏者借琵琶来诉说内心无尽的感触。作者通过弹奏者的动作、神情表现其高超的弹奏技艺。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侧面描写:琵琶曲产生的震撼效果。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诗描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前一句写船客听到音乐后的忘情神态衬托琵琶女高超的琴技;后一句写四周景物的寂静衬托琵琶曲的动人。衬托了音乐强烈的艺术效果,形成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通过对文本这样的分析,学生就掌握了赏析音乐描写的手法,更容易理解白居易此诗漂沦天涯的感情。在当堂检测的设计中专门选择了李白的描写音乐的《听蜀僧濬弹琴》这首诗。设置了两个问题(1)诗中第二联“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写了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2)诗歌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音乐。以此进一步强化训练学生对手法的掌握。总之,本节课我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让学生掌握音乐描写的语言技巧和手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篇六

教案编写很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提高。课后教师认真反思,吸取教训,捕捉课堂教学中的感悟点,其实也是在备课。教师将教学感受记录下来,这是最有价值的第资料,既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又可以为第二节备课或研究提供素材,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备课能力与研究能力。

(二)教学反思为撰写教学研究、论文提供丰富的素材。

教学反思是教学实践中一个过程的结束,又是新的教学实践的开始。只要我们对教学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反思,一定能不断提高对教学的认识,发展教学实践智慧;在“反思一实践一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能够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培养教师的批判性思维,提升自己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和“创造型”角色的转变。

更多教师资格考试资讯请关注辽宁中公教师考试网搜索辽宁考试网。

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篇七

1、能认真听赏《进行曲》,感受乐曲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并记住主题一,能用歌声、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乐曲。

2、能用竖笛吹奏《进行曲》的旋律,按节奏准确地敲击大鼓、小鼓、三角铁,与他人合作演奏《进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铺垫。

1、导入。

夏天的感觉真好!烈日当空火辣辣,辣得我们心中乐开了花。我们在池塘里嬉戏,我们在草地上奔跑。夏令营已经准备好,等待着我们出发!让我们把火辣辣的情怀溶入到歌声中,歌唱我们快乐的夏令营!

2、演唱歌曲《夏令营》。

二、学做巡逻兵。

1、导入。

2、初听《巡逻兵》,回答问题。

3、用动作模仿巡逻兵。

师:你能不能用一个动作把他们巡逻的样子表现出来?请你演一演教官,其他同学学一学。教官同学要检查其他同学是否模仿得对,是否神气!

4、唱音乐主题一。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是这个乐曲的主题一。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我们一起用鼓的声音“咚”来模唱。

5、分析音乐主题一。

师:人们讲话是一句接一句的,音乐也是如此。主题一由几个乐句组成?我们再用吹号的声音“达”来唱一唱,边唱边想问题。

生:……。

6、完整听赏乐曲(听乐曲结构)。

生:……。

7、再次听全曲,用动作参与(听乐曲结构+主题一乐句)。

师:真聪明!下面我们巡逻的难度要加大了,我们听到主题一的时候不但要踏步,而且还要每听一个乐句就向右转一次,检查四周是否有敌情。巡视、表演都要到位,才像真正的巡逻兵。

8、小结。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一、复习回顾。

师:点击“刨根问底”,谁来说说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

师:是呀,川川就是这样不停地向叔叔提出问题,我们去看看他俩都谈了些什么?

二、学生分角色读课文1-4小节的对话,了解岩石书。

1、师:打开19课,我们一起来读1-4小节,谁来读川川?谁来读地质勘探队员?

师:读得真不错。从刚才的对话中,你们知道了什么?(岩石就是一本书。这本最大的“书”就是岩石。)。

师随机板:岩石“书”。

2、认识岩石书,朗读指导。

师: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这本“岩石书”呀?点击课件,这就是岩石书,多么神奇啊!谁来读读这句话。

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男女声比赛读——评价。

三、感知“书”的内容。

1、生分角色读课文5-8小节。

师:当川川明白岩石就是一本书后,好奇心可来了,他又向叔叔提了什么问题?下面就请两位小朋友来读读5—8小节,谁来读叔叔的话?谁来读川川话?小朋友读叙述部分。

2、师生共同研读“书”的内容。

师:你们读得真投入!读了这本书,你们知道了什么?

(1)如若生回答:我知道了这书中有雨痕、波痕,还有矿物。引出“字”

师概括:其实这些就是书中的“字”(师板书字:雨痕、波痕、“矿物)。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雨痕、波痕吗?那你们想象一下,这雨痕、波痕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你们太会想象了,你们想不想看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呢?

师:(师点击课件)这三幅图你能认出哪个是雨痕,哪个是波痕,哪个是矿物吗?

师:我们看看答案吧,真棒,全找对了!看,它们多有意思啊!谁能用书上的文字来介绍一下它们呢?(两位学生介绍)。

师:真能干,介绍得非常流利。

下面谁来读读书中叔叔的话呢?老师来当川川,读川川认真地问:“这上面有字吗?”生:“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

师:哦,你这个叔叔当得有板有眼的。(再请一组学生朗读,一生读川川的话,一生读叔叔的话,师评价:你看,“认真”一词读得真有味道,这真是一位充满求知欲望的小男孩!)。

引:这本厚厚的书上除了有字,还有什么?

(2)生:书上有树叶、贝壳、小鱼。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就是书中的“画”。(师板:树叶、贝壳、小鱼)。

师:你们看,(出示课件)这岩石书上的画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树叶、小鱼、贝壳有什么不一样呢?(这里的小鱼没有鳞片。这里的小鱼是死的,看不清楚。这里的小鱼是不动的,好像凹进去了。平时看到的树叶是绿色的。平时的贝壳可不是这样的。……)。

师:孩子们,这里的树叶、小鱼、贝壳,本来也有美的颜色,也是活的,可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他们被包了起来,死后没有腐烂,埋在地底下,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很多年以后,这些动植物就成什么呢?(指名回答:“化石”。)。

师:你怎么知道的?对该生进行表扬。

师:(出示句子),谁来读读这些化石呢?

生:读“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3)拓展。

师:孩子们,其实像这样的图画,岩石书里还有许多,想不想看?

师:(师点击课件,出示各种化石),你们认识这些有意思的东西吗?

师:现在你就是地质勘探队员,我来作川川,向你请教,谁来和我合作。师生对话表演。

师:这上面有图画吗?

生:有,你看,这儿有乌龟,有蝴蝶,那儿还有可爱的对虾哩!

师:大大方方的,挺不错。……。

师:谁如果能一边介绍一边加上动作就更好了!生边介绍边指着画面(3位)——同桌介绍师:小朋友介绍的真投入。

(4)师:川川此时真的被岩石书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可不明白这些神奇的字、画,又能说明什么呢?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想,此时你的脑海里似乎出现了怎样的一幅幅画面?(师配乐朗读第10节)。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描述各种画面……。

师:是呀,陆地变成大海,大海又变成高山,那是神奇的地壳运动,这不是一下子的事情,它要经过漫长的岁月,请大家读读课文第10小节,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地壳运动要经过漫长的岁月。

生:“很久很久”,“很多很多万年”,“慢慢”。

师:谁来读读这些词,让我们感受时间的漫长呢?(2位)。

师:把这些词放回课文中,一定会读得更好,谁来读读第10小节?请两位学生读。(师评价: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地壳变化的漫漫过程!)。

师小结:是呀,只要研究这本厚厚的岩石书上的字、画,我们还真能探究地壳运动的漫长过程呢!

四、了解“书”的作用。

师:爱提问题的川川还真不罢休呢,他又向叔叔提了什么问题?(指名读川川和叔叔的话)。

师: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生:读懂这本岩石书,我们可以找到地下的宝藏。

师:还告诉我们地下藏着哪些宝藏呢?(石油、铜矿、铁矿、天然气)。

师:那你知道川川长大想干什么呢?(做地质勘探员)。

师:对!这真是一位有理想的小男孩。

五、整体回味课文,引向更广的“书”。

师:让我们再次来读读这篇课文,看,这篇课文的对话特别多,我请一位小朋友读川川的话,其他小朋友读叔叔的话,合作读。

师:现在你能明白刨根问底的意思了吗?(生说)。

师:是呀,川川不停地提问题,不断的解决心中的疑问,这就是“刨根问底”!川川刨根问底的精神,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读懂了这本最大的书上有字、有画,读懂这本最大的书能找到地下的宝藏。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其实在我们大自然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书”呢?你们看,(点击课件),这美丽的星空就是一本书,读懂它我们可以找到北斗七星的位置;我们居住的舟山群岛也是一本书,读懂它就知道它的发展历史;这朵娇艳的蓝玫瑰是书,读懂它就知道它的地下有铜矿;小燕子是书,低飞时就是在告诉我们要下雨了;这可爱的胖猪是书,它爱睡懒觉是因为它的大脑里有一种特殊的麻醉作用的物质,让它常处于昏睡状态。其实我赵老师也是一本书,我脸上悄悄出现的皱纹告诉你们我已不再年轻,我的穿着打扮告诉你们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孩子们,茫茫宇宙,万物生灵,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带上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一颗善于探究的心,我相信你们肯定能发现更多的秘密。

六、做课堂作业。

1、说一说。

师: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还能怎么说?(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2、做一做。

教后反思:

四月底由我执教了二年级语文组的展示课《最大的“书”》,经历了备课、试教、课后反馈,我觉得这次的教学活动让我感触较深,特别是老师们中肯的评价和好的教学建议让我收获很大。

1、以“刨根问底”展开有序教学。

在这一课时中我把教学目标定位成: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2、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抓住“刨根问底”展开教学,全文始终围绕“川川是怎样刨根问底的?”这个主问题展开教学,第一大块川川刨根问底中了解岩石就是一本书;第二大块川川刨根问底中知道岩石书上有字有画,岩石书能说明地壳运动的漫长过程;第三大块川川继续刨根问底,了解“书”的作用,在回味整课对话中,让学生再次感受“刨根问底”的意思。每一大块的内容都是以对话展开,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采用分角色对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合作读,一生与全班学生对读来感受这一课对话的特点,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2、让课堂教学始终充满语文味。这是一篇带有科普味道的课文,怎样让这样的课文充满语文味?在这堂课里我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其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是其方法之一,而让学生探究岩石“书”的内容时,我采用了想象和拓展说话,比如让学生想象雨痕、波痕的样子,通过一番想象,学生区分“雨痕、波痕、矿物”就水到渠成,然后运用书上的语言介绍这些“字”,让教学始终围绕语言文字展开教学,又如让学生欣赏岩石“书”上还有哪些画,在孩子们的好奇的猜测中,进而让学生围绕这些图片进行拓展说话“你看,这儿有,有,还有哩!然后我还跟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把对话练习进行到底!整堂课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

3、唯材“适”用,让课堂更加充实。在这堂课里,我选择了适合课文内容的相关资料进行拓展,有对岩石“书”中还有哪些画进行拓展,有对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书进行拓展,特别是对大自然中的书进行拓展,我选择了“美丽的星空、我们居住的舟山群岛、燕子低飞、小猪爱睡懒觉、老师”等图片,从不同层次进行拓展,在欣赏中学生充满了惊讶,轻轻地低呼着“这也是书呀?”在我的徐徐地叙述中,孩子们的视野更开阔,他们明白了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书,都需要孩子们细细去读,从而激发他们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这堂课里,我们班的学生学得比较投入,对课文比较感兴趣,我看到了学生在不断地进步,这是我比较欣慰的地方。尽管整堂课也是落实了重难点,但是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机智还有待于提高,比如说在教学“岩石书能说明什么”这一块内容时,我觉得自己在处理时缺乏机智,我的本意是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到整个地壳运动的过程,但是学生没有说出我预期的答案,还一个劲儿在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对于学生随机生成的问题没有及时的引导,错过了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机会,老师们给我提出建议:让学生阅读文本后借助简笔画演示地壳运动的整个过程,这样能突破教学难点。我觉得这点子非常好,唉,怪就怪自己对学生这头把握不够多,缺乏相应的针对措施,我想这就是我对文本的研读还不够,课堂的机智还不够,这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

文档为doc格式。

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篇八

小学低年级的应用题教学始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应用题教学的发展过程看,低年级应用题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简单应用题教学。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差,对语言文字理解较差,所以即使对一个应用题能背说的很好有的也不一定理解,也就掌握不了它的解法。有的学生对一个应用题很会做,但稍微改动一下他就不会做了,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要改变这种情况,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有以下的反思:

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

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当然还要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

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楚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的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因此,低年级教学中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实际上是四则运算的算理与结构。所以从应用题教学的一开始就要着重抓好分析数量关系这一环。

为此,首先要重视教学中的分析与说理。这是因为不仅要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找出解答的计算过程,同时计算过程本身也反映了解题的算理。所以要重视教给学生联系运算意义,把应用题中叙述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叙述。对每一道题的算法,教师都要认真说理,也要让学生去说理,使学生能够将数量关系从应用题的情节中抽象出来纳入到已有的概念中去。

例如在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通过学生操作和教师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甲数比乙数多,那么甲数就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和乙数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乙数多的部分,从甲数里去掉和乙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乙数多的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这样教学使学生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清楚,掌握了一类问题的分析思路,从而避免小学生仅仅依靠对题中某些词语的臆断或盲目尝试来选择算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初步发展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解更复杂的应用题打下基础。

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篇九

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反思教学是否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主性、体验性是否得以充分体现。反思教师角色转换是否到位,在师生关系上是否做到尊重学生,赞赏学生。在教学方式上是否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同事是否做到教学合作。

(二)反思教学目标。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主要包括:每节课有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是否完整;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有机地融人课堂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

(三)反思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案设计流程是否合理;教学情境中师生是否情感交融,学生的“智慧火花”“创新火花”是否得以燃发、闪现,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尖刻的问题,教师如何驾驭;教学过程的.突发事件备课时往往是没有预设的,教学时是如何处理的。这些都是反思的内容。

(四)反思教学得失。

将教学过程中的精彩片断详细地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通过反思将教学片断不断加以改进、完善,供自己以后或他人在教学中使用。对教学瑕疵之处,认真进行回顾、剖析,找出形成原因,分析关键因素,探究解决策略,形成新的教学环节。

(五)教学再设计。

这是教学反思的最终目的。通过反思得出新的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启发和探究性,知识上进行拓展,教学设计趋向合理,对教学过程进行再梳理、再发现、再研究、再创新。写出新的教学设计或案例.不断升华,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篇十

我执教了二年级一节美术课《头饰设计》,在设计这节课时,首先激活我思维的是导入部分,因为好的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这节课我首先利用自己配戴的头饰导入(用一个唐老鸭的头饰导入),让学生知道本课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欣赏童话剧《小兔乖乖》,从而让学生充满对头饰的好奇,产生了对头饰深厚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在探究学习环节,我以童话剧《小兔乖乖》里的头饰为例,让学生认识头饰,理解头饰在童话剧里的作用,知道它是童话剧中角色形象的直观体现。引导学生对小白兔和大灰狼形象的关注,观察、理解它们的形象特点,为下面的创作做好铺垫。同时,我又利用头饰范作启发学生总结出制作头饰的方法,发现制作的步骤,我觉得这样做很好,能让学生产生创作头饰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实践活动环节,我把他们进行明确分工,让他们分组分角色创作头饰。在学生创作时,把音乐《小兔乖乖》作为背景音乐播放,使学生在音乐中快乐创作,并能及时点亮创作的灵感。学生创作完头饰后,我趁着他们意犹未尽时,引导他们戴上头饰表演童话剧,让他们运用自己的创作成果,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

我感觉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整节课前后呼应,课堂效果比较完整。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我把他们的作品仔细的点评一下就好了,让他们找到自己做的好与坏的地方,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我也很欣慰:本节课没有一个学生没完成任务的。所以我深刻的感觉到,在乐中学,在乐中动手做,是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求知、善于实践、积极反思,就一定会有成功的收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篇十一

创新精神是指在问题解决与学习过程中,推动主体经过变化、组合、探索,得出新成果,获取新知识与新能力的,受主体个性特征制约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

化学教学中,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思维能力,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这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1、通过介绍科学家的生平和科学发展史让学生明白:只有勤奋的人,顽强的人,不怕失败的人,敢于献身的人才可能有所创新。让学生知道创新并不神秘,从而树立创新的自信心。

2、加强课堂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中的规范化管理,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顺序,必须严格按操作顺序进行。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勤奋、实事求是的精神。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许多伟大的发明,惊世的创造常常都是从那些平常的、一闪念的好奇心开始的,没有好奇心,通向真理的跋涉就无法启步。

自信心是质疑精神的心理依据,只有有了自信心,学生才敢于独立思考,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未知,才敢于捕捉疑问并确定为进攻的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实现。学生有了自信后就鼓励学生要勇于做要求高、难度大、易燃、易爆的、有毒的实验,如:氢气的爆炸性实验;硫化氢气体的制取及收集等,并鼓励失败者继续努力,培养学生顽强的、百折不挠的勇敢精神。

4、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精神。

如:做磷的燃烧实验时,水下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如何才能燃烧?对铜片上的红磷,学生很快就会回答,而对于水中的白磷,学生因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只会回答将其拿出水面。老师在加以肯定后再问:“如果说不拿出水面能否燃烧?”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讨论后,教师再用实验加以验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