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那些老建筑是铺前文化的底蕴

那些老建筑是铺前文化的底蕴

时间:2021-08-13 19:48:45

相关推荐

那些老建筑是铺前文化的底蕴

蓝天、大海、沙滩、椰树……也许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这就是海南的全部。然而,在铺前并非只有这些。

作为海南着名的文化之乡和华侨之乡,文昌市素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并有着浓厚的南洋风情。铺前镇,作为文昌着名古镇之一,同样拥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若要感受海南文化,文昌铺前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在这里,这些文化在诸多的老建筑中得到充分体现。

如果你愿意将脚步放慢,将心灵沉淀,你会在文昌铺前的这些老建筑中寻到一个时光隧道,通往它们曾经辉煌的黄金时代,感受它们所承载的文化蕴含。

溪北书院

作为海南清末着名书院之一,溪北书院见证了1间学无止境的教学之道。这里是海南现保留得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清代建筑群,这里是文昌最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在。

始建于公元1893年的溪北书院,是由清末着名书法家潘存筹建的。在历经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后,这所书院如今依然是当地文北中学的用地。

书院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0多亩,南开山口,俗称头门,面阔三开间两边有砖砌的侧间,上为卷棚顶,铺盖琉璃瓦,是一所硬山门的四合院型古建筑,由大门、讲堂、正楼、经堂和斋舍五部分组成,全部砖瓦结构,其间由东西廊相连,四周由围墙环绕。南开山门,阔三开间,上为卷棚顶铺盖琉璃瓦,门匾上为清末着名书法家杨守镜所题的“溪北书院”四个大字。

120多年来,溪北书院默默“布道”,桃李芬芳,这里每一个角落,花草树木,砖瓦石块,透着历史的气息。作为文昌市保留最完整的书院,溪北书院传承的是文昌亘古不变的历史文化积淀。经过岁月时光的濯洗,更显幽静深邃的溪北书院,铭刻着历史的记忆,讲述着盛衰间的往事。

胜利老街

在铺前最具特色当属骑楼,由当年的“番客”们荣归故里时而建,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老街街道是东西和南北走向的“十”字街,东西方向呈弧形,像一条漂亮的长弓,一眼望不到头。这也是海南保存最完整、南洋建筑风格显着的百年老街。

走进铺前老街,那斑驳的墙面、雕花的砖垛和被时光冲刷得只剩下筋骨暴露的扇扇木封板,无一不飘荡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独特的南洋气息。

在铺前老街长廊的商铺店牌依然是有些年岁的作品,有几位阿婆、阿公坐在街边的躺椅上纳凉闲聊,处处洋溢着一种静谧、祥和的味道,时间仿佛被淡然定格。偶有一些举着相机满怀好奇寻觅小镇风情的游客,在老街慢悠悠地行走,没有喧哗。在探掘古镇花样年华的同时,似乎都不忍去打扰这般朴实的宁静。

街边的一间理发店,几位老者在店前的廊下懒洋洋地享受时光,背已略驼的老师傅在为同辈的顾客修理着头上的边幅,老式“洋剪”吱吱作响的声音,就如一首岁月的老歌旋律,悠悠飘在老街的每一个角落,如梦似幻。

斗柄塔

380多年前,由于没有航标,经过文昌铺前海域的船只常常迷失方向,遇到风浪时甚至遭遇沉没的厄运。为了造福乡梓,当地政府建造了斗柄塔。数百年来,这座塔像一个守望者,忠实地护佑着眼前的大海和脚下的土地。

斗柄塔塔身平面为八角形,共七层,层层收缩递减,砖道以线砖与梭角子砖叠塞出檐,每层设有拱门,内设螺旋式阶梯。塔高约20米,塔门面向西南,门额石匾上刻有“斗柄塔”三个字。上款刻“明天启五年孟冬(即公元1625年)月建造”,下款刻“清光绪十三年孟冬(即公无1887年)重修”。添了新漆的字迹红得醒目,与饱经沧桑的塔身形成反差。

斗柄塔坐东北,朝西南,传说对应北斗,犹如七星生柄,故得名“斗柄”。另一层含义是斗柄塔的位置对着北斗七星中玉衡、开阳、摇光三星,北斗星最末一颗星摇光,传说为主司禄位的星,所以取名斗柄塔,意欲当地文运昌盛,官运亨通。

塔顶直径大约2.5米左右,环塔尖留有余地,可以供登临者从不同方向游移远眺。登临送目,只见琼州海峡烟波浩渺,渔舟穿梭。从建成至今,斗柄塔历经380多年风雨沧桑,依然巍然矗立。沐浴海雨天风,雄视惊涛骇浪,造福于过往舟楫。

注: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直接联系我们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