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老西安的西仓: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老西安的西仓: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时间:2024-03-29 03:56:25

相关推荐

老西安的西仓: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更多财经信息请关注西北财经深度解析/温度传递


作者:意达/王昕版式:Toilll

在西安的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知道西仓,就不算地道西安人。不少老西安人到现在仍保留着每周逛西仓的习惯,在这里看看可爱的花鸟鱼虫,听几声蝈蝈叫;来这里瞅瞅各种老物件,回忆过去的旧时光;这里承载了许多老西安人的生活情趣,这里更是许多西安人心目中的市井天堂……

老西安的慢生活西仓位于城内西北角庙后街中段路北。西仓在明清时期是官府粮仓,被称为永丰仓,因与和平路的敬禄仓东西相对,而被称作“西仓”。这也是西仓地名的来源。而在原隋唐长安城中,西仓一带位于皇城的西北隅,唐末长安城缩建后,这些昔日的衙署区才逐渐形成居民区。宋元时期,这里设有“奉川驿”,主要负责向外传达公文,为来往官员提供食宿等工作。清末,西仓作为官府粮仓的职能已有所减弱,由于旗人遛鸟、斗蛐蛐的习惯,进入校场后,他们的跟班便提着鸟笼、举着蝈蝈在外等候,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以鸟虫为主的自由集市,沿西仓周边的巷道展开

西仓包括西仓东巷、西仓西巷、西仓南巷和西仓北巷四个巷子,每条巷子也不过三五百米。周一的午后,我们来到这几条曲折的巷子。这里少有汽车穿梭而过,似乎从来没人打扰。两侧低矮的居民楼和大多西安老巷一样,岁月似乎在这里变得异常绵长,耳边传来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和居民们聊天的欢笑声……然而在每周四周日,这几条巷子就从静谧的一面翻转到热闹另一面。“那里是一个偌大的民间交易场所,主要的营生是家养动物珍禽、花鸟虫鱼,还包括器皿盛具、饲养辅品之类。赶场的男女老幼及闲人游皮趋之若鹜,挎包摇篮,户限为穿,使几百米长的场地上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好一个热闹繁华。”这是着名作家贾平凹的小说《废都》里对西仓集市的一段形象生动的描写。

清末时期西仓就形成了集市。而周四和周日开市的传统据说也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里逐渐成为西安有名的花鸟鱼虫市场。最热闹的时候前来赶集的人有上万人,摆摊的摊贩也有五百多人。如今的西仓虽然早已没有当年的繁华,但这里依然是许多老西安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顺着大学习巷走到尽头左拐不远便可进入西仓南巷。巷子不宽,却热闹非凡。这里主要是一些卖衣服和鞋的商贩,在烈日下架起乘凉棚便开始了他们的生意。西仓东巷犹如南巷一样,不过是多了些卖香料和卖厨具的商贩。再来到西巷,卖着各种各样的物品,文玩字画、旧物杂货、武侠小人书、二手物品应有尽有。在这些摊点前留恋闲逛俨然可以消磨掉一整天的时光。

最热闹的当属西仓北巷,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动物和各种精美的鸟笼。商贩们占据了整条街道,留下来的宽度也只适合行人来回游走。这里卖虫的、卖鱼的、卖乌龟的、卖各种宠物的小摊贩前的驻足的人最多。街道上最醒目的当属墙上一串串绿色镂空小球。走近才发现里面装的是一只只可爱的蝈蝈,一阵阵洪亮的叫声使街道变得更加热闹。在这里,不少人都会被各种精美的鸟笼所吸引。一些鸟笼的配件雕刻细致,小巧可爱。在这里经营鸟笼生意十多年的袁先生说:“在这里每周都能遇到老朋友。大家一起聊聊鸟,聊聊自己的生活,开开心心的日子真好!”

如今的西仓老街每到集市依然热闹。经常在这里的闲逛的人,总会不时遇到有趣的事和有趣的东西。给生活带来一点点小惊喜,一点点小情趣。然而就是这一点点,让身处大城市的人们生活节奏变得慢下来,让内心变得更加温和而柔软……

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

《北京人在纽约》当中有一句着名的台词: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段话同样适用于让人又爱又恨的西仓,因为那里有“档子”。在民国时期,西仓历史上是国家仓库,现成为军区仓库。而且以仓库和居民区为中心已经分化成了西仓东巷、西仓南巷、西仓西巷、西仓北巷。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西仓"鸟市"只占有2个巷子, 由于没有任何收费,这里渐渐交易云集,成为辐射到条西仓巷子和四洒金桥、劳武巷2公里的热闹大集市。“档子”的叫法是怎么来的?有人说是因为很早以前摊主多是挑着担子带货过来,"担子"念着念着便谐音成了"档子";有人说“档子”其实是上当的意思,是指原来那里卖的东西多,人也杂,挑选时不看清楚是很容易上当的;还有人说,清代时那附近的校场每月要定期进行军事操练,旗人爱玩鸟玩蝈蝈,当他们进入校场后,他们的跟班就帮各自主人提着鸟笼、揣着蝈蝈筒,在校场外等着。校场设置着栅栏,阻挡闲杂人等入内,久而久之,这道栅栏就被叫成"档子"了。父母都住在西仓一个家属院里,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我曾在西仓地区断断续续住过,有时搬出去几年,有时候回家偶住,与“档子”的亲密接触是在往后了,孩子在那里出生,上幼儿园,及至上小学,我和父母举家搬到了北郊。我是被西仓呛人的烟火气逼走了。关于西仓的“档子”近几年不少人写过了,都是以游客的眼光,或者猎奇的角度去看,有老西安拾遗怀古之感,但实际上,你要是住在那里,交通拥堵、鱼龙混杂、三教九流、鸡鸣狗盗,什么事都能遇到。当然,也有浓浓的人情味,烟火气十足,真正一幅老西安底层市井图。且容我边想边说。吃。那当然是幸福的,向西洒金桥、向东向南广济街、大皮院、北院门、西羊市,随便走,都是行走在西安美食地图中,马二酸汤水饺、刘老虎胡辣汤、老米家羊肉泡、盛家麻将凉皮、定家小酥肉、东南亚甑糕、各种烤肉砂锅……民族食品随便挑。遇上“档子”,你童年吃过的膨香酥爆米花、蓝田正宗的饸饹、挑担子卖的葡萄干无花果麻籽,现磨的芝麻酱、甚至来路不明的各种海鲜,倒在地上的塑料布上售卖,看你敢不敢买。

行。与吃的幸福相比,如果你住在西仓,晴天烟尘斗乱,雨天污水横流,周四周日摩肩接蹱,早市晚市挤挤蹭蹭。你最好永远步行,你最好心态佛系。在这里,开车是痛苦的。要错过早市晚市,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可以硬着头皮开车,如果运气好,在街道最窄处没遇到开过来的车,不需要错车,开出了二府街、许士庙街或者劳武巷,那就是一天的好运了。但周四周日千万别想开车,档子”从清晨五六点就开始占摊位了,要摆到晚上九点左右,这期间,堵到走都走不动是常有的事,你可以站在那里默默诵经,或回忆你的前尘往事。

购。号称全市最低的价格,最全的品类,都在“档子”上:花鸟鱼虫猫狗及其设备、真假不明的文玩手串、地摊的衣服、便宜的果蔬,买不到的针头线脑,看不到的剃头修脚……老人和主妇来买吃的穿的,文青和闲人来看文玩。随着网媒的猎奇扩散,“档子”也吸引了外地游客和本地的小青年来闲逛,构成了“档子”宏大的人气。“档子”虽热闹,出手要谨慎,特别是文玩类的,要有常识。还要看好荷包,我曾在我家六楼窗户不止一次看到过“档子”上手持长镊子行窃的小偷。人情。在西仓这些年,我被偷过包,被碰过瓷,也见过西仓底层人的风趣和悲欢。我们隔壁院子有一家夫妇,男的看车棚,女的卖花,女的腿不好,走路一拐一拐的,喜欢粗喉咙大嗓子和人搭腔。一到夏天,男人就光着个上身连背心也不穿,有次我故意打趣他“你夏天怎么不穿上衣,不怕雨天着凉啊?”他笑答:“习惯咧,穿衣服扎肉捏!”他们有他们的艰难和风趣。我们家属院看大门的,曾经有来自蓝田乡下姓龙的一家人,姓氏威风,那几年的发迹也快。夫妇来了之后,儿子女儿也跟着来了,女儿结婚,生了三个孙女儿,虽然没遂心生出儿子来,但卖菜的生意却发达了,贩菜的设备从三轮车换到了小面包,儿子也做上了卖菜的生意。家里人口多,人容易烦躁,扯着嗓门吵架,夏天敞着的门里散发出不洁的气味儿。小小的一间平房住不下,家属院里汽车也放不下,门也没法好好看了,后来被通知离开了。离开西仓后不怎么回去,也没见到他们,常常会想起他们强悍的生命力。小巷口有个修鞋的师傅,人称老杨,大个子,平头,扬州人。至少有十年了,除了春节,雷打不动地坐在那里修鞋修伞修拉链,不怎么爱笑,好象有心事的样子。饶是人熟,就是装个拉链头,也是要收钱的。我妈就说老杨不认熟。有一天,老杨不见了,以后数天未见,后来听说是儿子考上大学,他回老家了。“档子”的存在是过客爱,居者恨,政府头疼。这些年一直说要取消,创卫、创文、创森……每次大的创建和市容卫生整治前都要清理一遍,最后都卷土重来。西安莲湖区七部门联合下发了一则《关于西仓周边道路市场秩序整顿公告》,很多人以为西仓要被取缔,反对声音非常强烈,大家在网上纷纷留言,最后这事又不了了之。

最近听说又整治了,西仓取消“档子”了,我周天过去剪头发的时候,发现占道经营依然在,都是卖菜的老住户,没了为上集而来的五花八门的贩夫走卒,不用摩肩接蹱,挤挤蹭蹭,街道清静多了。喊了N多年的取消“档子”,不知道这次整治是否是终结,如果真的终结了,心里又会升起一种怅惘,西安最后一个原生态的露天集市没有了,西安最后的烟火气消失了。

我怀念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