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这首著名的七言古诗 连一句七言都没有 却成人人会背的千古名篇

这首著名的七言古诗 连一句七言都没有 却成人人会背的千古名篇

时间:2020-12-01 12:10:51

相关推荐

这首著名的七言古诗 连一句七言都没有 却成人人会背的千古名篇

唐诗之所以成其为唐诗,雄奇飘逸,清绮绝艳,光芒万丈,荣耀千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七古的兴盛。作为一种拥有悠久发展历史的诗歌题材,七言古诗在唐代走向了成熟,并迅速达到了最高潮。举个例子,李白就是七言古诗的忠实爱好者,并对其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通过他浪漫主义的笔,七古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七言古诗非常自由,包括形式、体裁、句法、韵律等都有很大的易动空间,而且它的艺术表现力相当强烈,这也是李白热衷于七古的一大因素。七古是一种古老的诗体,所以任何时代都有七古诗的流传,初唐诗人陈子昂曾写下一首七言古诗,诗中却一句七言都没有,但并不妨碍它成为千古名篇。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一首凭古伤今的生命悲歌,正如陈子昂所言,前后皆不见,唯有自己面对天地怆泣,这是极尽孤独的一种境界,艺术感染力非常强,读来酣畅淋漓,十分过瘾。不过,有趣的是,诗界将这首诗归于了“七言古诗”的行列,然而四句诗却都不是七言,这是怎么回事?

这就要引出七古的定义了。古人所谓七古,是指诗体全篇每一句都是七个字或者以七个字为主,并不严格限制每句必须都是七字,只要大多数的句子是就可以了。如李白之《蜀道难》即为七古,但其仍有“噫吁嚱,危乎高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等句。

有人认为,既然七古要求大多数句子为七言,可《登幽州台歌》连一句都没有,这不是矛盾吗?前两句为五言,为何不列入五言古诗的门类?这是因为,五古虽然与七古同样拥有很大的创作自由,不求格律、不限长短,但其每句五个字的句式却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这首诗是不能成为五古的。

长期以来,来源于古乐府的七言歌行体,基本是与七古划等号的,不过就在文学风貌上,七古的风格比较端正典雅,格调苍古,而歌行则是宛转多姿,曳曳生花。综合来看,《登幽州台歌》意境高远、苍劲有力,应当不属于歌行,而是一首地地道道的七言古诗。

陈子昂之所以被誉为“诗骨”,与这首诗的流传是有很大关系的,而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共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就是诗歌本身优秀的艺术功底。诗论家评价曰:“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足见后世对这首诗的恭敬程度。

诗歌的感染力就在于朗读时的感受,陈子昂非常擅于此道,所以他才在后两句之中多加了两个虚词“之”和“而”,读的时候就多了一处停顿,从而使音节变得舒缓而流畅,更表现了他的无奈与凄凉。倘若去掉两个虚词,即变成“念天地悠悠,独怆然涕下”,那读起来显然就没了抑扬顿挫的气势。

第二方面就是这首诗特殊的创作背景。万岁通天元年,武则天已称帝八年之久,期间他曾多次上书陈述武周朝政弊病,但均不予采纳,且曾一度牵扯进“逆党”而株连下狱。后来,陈子昂又参加了武攸宜的幕府,对抗契丹扰乱边军,可无奈这武攸宜同样不听他的建议,又将其降级处理。

如此一来,接连受挫的陈子昂简直万念俱灰,才跑到幽州台上,写下了这一曲悲歌。前不见贤明的君主身影,后也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王,生不逢时啊!陈子昂孤独了千年,可他不知道自己的情绪释放,竟促成了诗坛的一起美谈,七言古诗没有一句七言之句,却依然成为了人人会背的千古名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