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寻根铸魂:探寻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融合研学游

寻根铸魂:探寻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融合研学游

时间:2019-02-21 16:17:13

相关推荐

寻根铸魂:探寻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融合研学游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不可偏废。读书须良师,行路须益友。而研学,则能得师亦为友。”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巴彦希泊日嘎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人文遗存,积极探索“研学+”发展模式,打造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推动生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与研学多重融合,实现历史传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十一”黄金周期间,以“寻根铸魂,探寻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融合”为主题的亲子研学游活动在鄂前旗举行,吸引了来自全旗的20个家庭40多人参加,共同体验了旅游+教育+历史古迹+非遗+“n”的新业态研学旅游模式。

参观水洞沟遗址博物馆

明长城探游

观盐湖,登盐山,进盐场

参观阳早寒春三边牧场陈列馆

三天时间里,亲子团与水洞沟远古先民一起亲身体验3万年前远古祖先的采集、打猎、祭祀以及围着篝火烤食猎物,见证远古时期水洞沟从植被繁茂、动物成群,到气候变迁、环境恶化,水洞沟人不得不远走他乡的过程;残破的长城上,感知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不断交错,交融,冲突,交流,融合的历史过程;观盐湖,登盐山,进盐场,走进北大池,走进工业研学,感受大池的沧海桑田、时代变迁;在阳早寒春三边牧场陈列馆感受国际友人阳早和寒春夫妇为了信仰而来中国,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齐奋斗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在城川城址(宥州古城),触摸沧桑厚重的城墙,体验考古寻宝的乐趣;徒步穿梭沙漠峡谷,深度了解萨拉乌苏河流域四个时期的地层,穿越远古时期探究人类文明起源;在希泊尔驿站穿梭于农耕与游牧之间,日落后围着篝火盛情狂欢;扶犁摇耧、打谷扬场,加深了对“粒粒皆辛苦”的认识,透过制作奶食,触摸民族民俗文化之大美…… 在“牧与禾”“漠上禾”,孩子们身临其中,穿梭于羊圈、田间地头,了解“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融合”的循环喂养模式,农耕民族的炒米搭配游牧民族的奶皮、酪蛋子,也代表了不同民族饮食文化的高度融合,家庭博物馆让孩子们体验到生活就是博物馆,博物馆来源于生活,也让他们了解到新科技来了之后的农耕游牧工具的变化,让孩子们体验到集过去与现在、集农耕与游牧为一体的原汁原味的农村牧区生活。在牧与禾休闲农庄,随处可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融合的和睦关系,能直观地理解民族之间交流与交融的历史。

城川城址(宥州古城)考古寻宝

徒步沙漠峡谷

希泊尔驿站篝火晚会

寓教于游,寓教于乐。体验式研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感悟红色基因,增强孩子们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认同,感受田野考古,激发孩子们对历史文化研究的兴趣,感知传统文化,体会民俗民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筑牢。

在“牧与禾”和“漠上禾”体验游

为期三天的研学之旅圆满结束。大家纷纷表示,研学时光虽然短暂,但是收获颇丰,每一个研学点都走的意犹未尽,也让自己对家乡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明白了历史就在家门口,历史就在身边。

“牧与禾”研学旅行基地也会进一步完善研学线路的打造,结合不同的课程,不断推出新的研学产品,有效提升文化旅游层次,为探索鄂前旗研学旅游发展提供新的方向,让牧与禾研学游成为引领鄂托克前旗研学旅游的新潮流。

监审:宋俊宝 审核:张帆

文:白琳 编辑:张帆

鄂托克前旗风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