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唐代诗人获罪逃亡 途中写下一首诗 成千古名作 感动了无数游子

唐代诗人获罪逃亡 途中写下一首诗 成千古名作 感动了无数游子

时间:2019-08-20 08:10:49

相关推荐

唐代诗人获罪逃亡 途中写下一首诗 成千古名作 感动了无数游子

临近年终,又到了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无比想家的时候了!作为世界上最有乡土情结的一个民族,中国人对家的思念就像我们民族的历史一样长久。从古至今,无论中国人身在何方,都会把“家”这个字放在心里珍藏着。

一到年底,中国人总是要踏遍千山万水地往家赶。一旦踏上故乡熟悉的土地,闻着故乡熟悉的味道,看到故乡亲切的面容,过去一年里所有的心酸与不易,都会立刻烟消云散。临近家乡的时候,心情总是莫名地激动,复杂难言。

如果要用一句诗来形容回家的感受,你会选择哪一句呢?我想那一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是一句极其矛盾的经典唐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有短短20字,却写出了世界上最纠结的情感,感动千年。让我们走近它:

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对于这首诗的作者宋之问,了解唐代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他的人品并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非常差。宋之问生活在初唐,在当时很有名气,才情不凡,学富五车。然而,时人对他的评价很差,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的趋炎附势,玩弄权术。

武则天当政时,他因为文采卓著而成为宫廷近臣。为了获得荣华富贵,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他不顾文人气节,竟然一味地向武则天的的宠臣张易之阿谀奉承,低眉俯首,极尽谄媚,为人不耻。后来,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复立,张易之被杀,宋之问就被贬到了偏远的泷州,即广州罗定。

可是,爱好繁华,贪慕富贵的宋之问,怎么能够忍受泷州的艰难生活?于是,第2年的春天,他在没有诏书,秘密逃还洛阳。这首《渡汉江》就是在他快要回到家乡的时候写下的。抛开他的人品不谈,单就这首诗本身来说,它不失为一篇千古佳作,仅20字,却感动了无数游子。

整首诗采用白描手段,纯粹口语,没有引用任何典故,形象地写出了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作首句一开篇就直抒胸臆,说自己已经好久没有收到家乡的书信了。一个“断”字看似平淡无奇,却饱含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焦急不安。

而“经冬复历春”一句既写出了与家人的书信断绝时间之长,又写出了自己在贬谪之地的煎熬难捱。想来,爱慕繁华的宋之问在那偏僻荒蛮的泷州一定是度日如年。也正因为如此,诗人对故乡也就更加的思念。

诗作后两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是整首诗流传千古的名句,历来深受后人推崇。它把游子临近故乡时那种纠结矛盾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两句诗看似十分矛盾:游子明明对故乡日思夜盼,可到了家门口,却为何不敢走近呢?

对于这种矛盾心理,长年在外漂泊的人应该最深有体会。游子长年漂泊在外,与家里的书信又断绝了,对于家中的情形自然会即牵挂又担心。因为岁月无情,时光不饶人,谁知道家中会不会发生什么变故?此时,家中还有什么人呢?这一切,游子即想知道,又害怕知道。

当然,对于这一句,也有人认为宋之问之所以如此矛盾,不过是因为他当时还是戴罪之身,是潜逃回家的缘故。这种解释固然也很合理,然而不可否认,诗中描写的矛盾心情,是天下所有漂泊在外的游子,都曾经拥有过的切身感受,与诗人的罪犯身份并不相干。毕竟,思乡的情感是共通的,不分是何种身份与地位。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