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古人结婚 为何新娘要“三天回门”?一些事只适合在娘家做

古人结婚 为何新娘要“三天回门”?一些事只适合在娘家做

时间:2019-01-20 08:35:29

相关推荐

古人结婚 为何新娘要“三天回门”?一些事只适合在娘家做

引言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诗经》

俗话说得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一个人成年后,就需要找到合适自己的另一半,之后步入婚姻的殿堂,组建一个小家庭。这样的婚嫁习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同时也演变出了很多的风俗,就比如那句“父母之言,媒妁之约”,一对年轻男女要成婚,就必须要得到父母的同意,同时还需要找媒人来签下婚约。随着时代的发展,婚姻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古时候的婚姻更看重父母的意愿,如今的婚姻则更看重年轻人自己的意愿,相对应的,婚嫁习俗也同样发生着改变。

一、古代的婚嫁习俗

婚姻是人生大事,不管是古代还是如今,都对是极为重视婚姻的。而婚嫁习俗大多也是为了维持婚姻关系所诞生的,就比如两个年轻人会在洞房花烛夜喝交杯酒,这正是为了增加两个年轻人的感情,好让这段婚姻能够维持得长长久久。而在古代有着这样的一个习俗,新人在结婚后,新娘需要“三天回门”,也就是在结婚后的第3天回到娘家,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其实原因很简单,有一些事情只适合在娘家做。

这个故事还要从我国历代以来的婚嫁习惯开始说起。在春秋时期,男子20岁加冠后就可以娶妻,而女子到了16岁就可以嫁人。到了汉朝,生产力得到了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所以规定就放宽了,男女在15岁就可以婚嫁。同时朝廷还出台了一些惩罚的政策,比如女子到了20岁还没有嫁人,就需要缴纳几倍的赋税作为惩罚。后来到了宋朝,这项规定又一次放宽,男子15岁就可以娶妻,女子13岁就可以嫁人。

二、三个原因

从历朝历代的婚嫁年龄,大家就可以看出,我国古代为了鼓励人口的繁衍,极大牺牲了女子的身体健康。女子在还没有成年就嫁人生孩子,必然会损伤身体的健康,所以在进入了新时代后,国家对于女子出嫁年龄,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坚决禁止童婚的情况出现。不过即便如此,至今仍然有一些地区保持了童婚的习俗,大家一定要坚决抵制这类做法。新娘“三天回门”的习俗,正是在古代的婚嫁习俗中所产生的,而这样做主要是三个原因。

原因一:由于古代女子的结婚年龄比较小,这样就有可能会导致,新娘的身体无法接受婚后的生活。如果真的不适应,结婚三天后,女子就可以回到娘家休息一阵子,从而让身体适应新的生活。同时,女子在回到娘家后,母亲也会传授女子一些经验,让她能更快地适应婚后生活。这样的做法,可以帮助新娘子更快适应新的生活。

原因二: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而当女子嫁出去后,就意味着会来到一个新的环境,父母无法在关心她的生活。而女子新婚后回到娘家,就可以向父母诉说自己在新环境的感受,如果有了问题,比如说和婆婆相处不好,就可以将这个问题告诉父母,寻求解决的办法,又或是让父母出面帮助解决。这样的做法,是为了使新娘子在新的环境能够过得舒服。

原因三:古代女子都不怎么读书,所以对于很多东西不太了解,而当结婚之后再次回家,父母会尽到责任,会教授新娘子一些东西,比如说各种为妻之道,要好好的生儿育女,多为丈夫着想之类的思想。同时,母亲也会在这个时候,将自己一些“压箱底”的东西传给女儿。这样的做法,主要是让新娘子在新家庭中,做出更多的贡献,尽到妻子的责任。

结语:

总的来说,婚嫁风俗在时间的演变下,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比如说秦汉时期的“婚礼”,其实是叫做“昏礼”,男子会在黄昏时,将新娘子迎进家门,到了唐朝,结婚时间才改为了早晨。像这样演变后的习俗也有很多,比如沿用至今的交杯酒习俗,在古代被称之为“合卺酒”,也就是把一个“匏瓜”分成两半,做成两个酒杯,再让新人喝下去。由于“匏瓜”的味道是苦的,就还有一层不一样的寓意,希望新人能够同甘苦,共患难。随着时代的演变,很多习俗的转变是必然的,我们也应该积极适应转变的习俗,不要死死地守着以前的那些习俗,大家要明白,新习俗既然能够出现,那自然是有着道理的。只有更好地适应新环境,生活才会变得更好。

参考资料

《诗经》

《古代婚嫁习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