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经济学也可以如此诗意 |《寻找“瓦尔登湖”》

经济学也可以如此诗意 |《寻找“瓦尔登湖”》

时间:2019-03-20 02:58:42

相关推荐

经济学也可以如此诗意 |《寻找“瓦尔登湖”》

以下文章来源于经管领读 ,作者高雁

经管领读

知识在生长,人类在思考,世界在变化,群星在闪耀。

《寻找“瓦尔登湖”》以经济学和生态学为基础,就令人困惑的“就业与环境”争论提出了真知灼见,并提出了一个建立更宜居关系的路径。为避免出现极端的观点,即经济增长将破坏或拯救我们的自然环境,本书坚持更为客观的立场,阐明了为什么一些国家的自然环境比40年前更好或更糟。本书从生态学的视角确定了24个能够支持经济福利实现的关键生态服务要素。对这些服务及其基本生态影响的解读,将那些易受经济发展影响的服务与那些不易受影响的服务区分开来。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市场有效运行的条件,并将其与无效运行的条件进行区分。

编辑一本好书,就像谈一场好的“恋爱”,从“恋爱”对象那里,既能收获快乐,又能学习知识。最初接触这本书,我将它视为经济学书籍,然而作者用散文的笔触写出的文字,逐渐让我改变了看法,与此同时,《瓦尔登湖》中某些片段不断呈现在脑海中。《瓦尔登湖》问世时,美国社会工业化刚刚开始,马达的轰鸣代替了鸟鸣唤醒人们,工厂烟囱冒出的废气遮蔽了天空。梭罗敏感地意识到,现代化的锯齿正在无情地啃噬着田园,所以他以一种实验主义的态度复制了田园生活方式,将自我融入自然,成为大自然的观察家和代言者,他收获多少共鸣就说明现代人多渴望回归自然。当下,世界已经步入后工业化时代,钢筋水泥遮蔽了天际线、华灯霓虹掩盖了星光,与梭罗的时代相比,现代化走得更远。很难说本书的作者鲍勃·威廉姆斯受到梭罗多少影响,但是一个半世纪之后,在很多方面,威廉姆斯与梭罗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话关系。梭罗意在举起反工业化的旗帜,而威廉姆斯作为一名经济学人,既珍视自然,也不过度担忧工业化。他反思当下的经济发展模式,试图在经济增长与提高弹性、尊重市场与政府政策制定、生态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并总结出24种生态要素,提出10种经济政策建议,为实现弹性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说它是一本关于经济发展的书,这种定位不完全准确,因为作者并不用数据、公式和模型论证自己的理论和观点,而是用诗化的语言解析经济学理论,讲述人与自然的故事,我称它为诗化经济学。也正因为此,作为本书中文版的第一位读者,我首先感到的是欣喜,原文语言优美,翻译又流畅如水。一口气读完,让我下笔修改的地方只有聊聊几处。其次它激发了我说话的欲望,有玉不藏,希望把它推荐给读者,让它成为经济美文范本。

政府、市场和自然:三角关系吗?

政府和市场,这一对关系在经济学中是最为微妙的,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将市场比喻为“看不见的手”,有效地定位了市场的角色。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不同国家的政府其实都有其定位。威廉姆斯所讨论的市场从能源危机开始。

“30年前,我们惊恐地发现美国梦支离破碎,前景暗淡无光。”通过这句话,很多读者会惊讶于威廉姆斯的前瞻性。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正在经历一场能源危机。当时的美国燃油价格大幅上涨,供应又面临短缺。为应对这种短缺,很多加油站不得不关闭或缩短营业时间,这使得周日无油成为常态。“曾经,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周日下午挤满了嗡嗡作响的车辆,但现在高速公路上几乎空无一人,一片寂静。”不熟悉美国这段历史的读者很难想象,美国也曾有无油可加、居民放弃周末驾车出游的经历。事实就是,这次能源危机给市场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加剧了通货膨胀,导致几乎所有大宗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都大幅上涨。在这个过程中,低收入家庭更加脆弱。随着供应增多,美国似乎度过了第一次能源危机,到90年代末,能源价格再次下跌。随着驾驶成为一种廉价的爱好,各行各业的美国人又开始驾驶偏爱的SUV汽车驰骋在宽阔的马路上。市场似乎神奇地解决了价格问题、能源短缺问题。这是很多人的感受,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似乎不需要政府过多干预就能实现自我恢复。不过,威廉姆斯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市场不是无所不能的,面对第二次能源危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市场就束手无策,因为总有很多自然要素是零价格获取的,比如空气、比如水资源。这时候政府就该出面了,很多政策可以有效应对市场失灵,比如税收政策、限制价格政策,或者限制碳排放,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但应对环境变化,政府能做的究竟还是有限的。那么,自然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像梭罗一样,威廉姆斯非常珍视自然。孩提时期,神秘的沼泽地曾经是他快乐的源泉。然而,大多数成年人并不认为沼泽有什么价值,美国早期的公共政策很多是鼓励政治沼泽地。随着人们对湿地的价值看法的改变,一系列政策才发生变化。

沿着海岸的湿地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缓冲区,抵御潮汐、飓风和海啸的侵蚀。湿地保护下游地区免受洪水的破坏,因为它们在洪水期间吸收了多余的水分,然后以可控制的量释放出来。在较平静的时期,水在这些土地上缓缓流动,可以有效第净化水质,对下游社区有利;水中悬浮的杂质会落到沉积物中,滋养植物并被细菌转化。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能看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当然,除了带领作者走入湿地这个神秘世界外,威廉姆斯还要探讨市场、政府和自然三者的关系。正如他所说,市场是一个恒温器,只要温度变化不大,恒温器就能很好的运作。但是,即使是最精确的恒温器,也会出现问题。市场会出现失灵,政府政策有时候也无法弥补经济损失,因此了解自然系统如何运作就非常重要了。在“大自然的引导”一章中,读者可以欣喜地看到,威廉姆斯为我们讲述了美国大平原实验,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来自东部的移民按照美国梦的愿景对这片土地进行改造,美国梦将野牛和“原住居民”排除在外,因此导致了这两个族群的基本消失。开发的代价是巨大的,因此,大平原改造也以失败告终。像最初蜂拥而至这块土地上一样,反向移民又让这块土地沉寂下来,于是,大平原的生物多样性又开始恢复,自然再次以它的慷慨回馈了贪婪的人类。

行文至此,我更愿意将威廉姆斯笔下的政府、市场和自然三者的关系理解为“婆婆”、“儿媳”和“妈妈”,“婆婆”偶尔会越界插手“儿媳”的事务,而“妈妈”总是会比较包容,在“婆婆”和“儿媳”间冷眼旁观。如何处理三者关系,就是本书的核心内容,那就是让市场回归市场,政府制定有效的政策,同时尊重自然。

爱尔兰饥荒之殇:保持经济弹性的重要性

1845年,一场史无前例的致病疫霉菌袭击了爱尔兰的农业,依靠单作经济的爱尔兰很快陷入灾难之中。很多经济学家都解读过爱尔兰的饥荒问题,既有从政治视角切入的,也有从经济视角分析的,威廉姆斯主要从生态视角展开,认为单作经济,依靠唯一的口粮马铃薯这种经济方式使爱尔兰在陷入危机时无力自保。现代农业从某种角度讲,是单作经济的集大成者,比如一个农场全部种植某种作物,在形成规模经济的同时又节约了成本。但是很少有人反思,一种经济作物的生长侵蚀了其他作物的空间,昆虫和动物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如影随形,却往往不为人知。从历史的角度看,当爱尔兰的经济弹性为1的时候,一种小小的病菌就成为一个导火索,马铃薯大面积染病,一株甚至能传染数千株,没有任何可替代食物的爱尔兰贫民只能忍饥挨饿,甚至卖儿鬻女,在饥荒最严重的1845-1850年,100余万人失去了生命,另有100余万人移民他国。今天看来,弹性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更注重弹性发展了吗?事实未必如此,全球化更加看重标准化,正如作者所说:

全球化意味着在一个地方使用的种子、技术和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采用。随之而来的经济和文化多样性的损失与几乎更广为人知的生物多样性损失一样令人担忧。

……

与19世纪的爱尔兰类似的是,我们牺牲了经济的弹性和多样性来换取繁荣,这是一种魔鬼交易。

威廉姆斯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的,那么如何实现弹性发展呢?作者并不是空谈家,看到问题往往都不是最重要的,解决问题才是王道。威廉姆斯给出了提升系统弹性的几种方案,涉及自然资源开发、企业孵化、节约能源、教育公平、福利供给、遗产税出台以及保险池扩充等,这些政策都对应着当下经济发展的症结,既在于提高经济的弹性,又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崛起、衰落与重生:弗吉尼亚城的故事

影视剧中“西部牛仔”的形象往往让人浮想联翩,那些淘金故事又让人热血沸腾,“淘金梦”不仅让19世纪的美国人迷醉,更让弗吉尼亚城声名鹊起。

1859年发现的金矿无疑是北美最丰富的矿藏之一。几乎在一夜之间一拨又一拨闻风而来的淘金者改变了偏僻而沉寂的弗吉尼亚城的命运。在19世纪70年代的全盛时期,弗吉尼亚城有将近2.5万居民,成为密西西比西部最大的城市之一。

当命运的轮盘转动的时候,弗吉尼亚城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个以矿藏而闻名又因矿藏而衰落的城市。甚至美国作家马克·吐温都开始在弗吉尼亚走上文学“掘金”之路。弗吉尼亚城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马路上车来人往,这是弗吉尼亚城的风光时刻。自然的给予让醉心于淘金梦的人们来不及思考矿藏也有耗尽的一天。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弗吉尼亚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它成了名副其实的“鬼城”,人口也由最高的时候锐减至1930年的1000人。“剩下的只有那些快要坍塌的建筑,这是人们对辉煌过去逐渐消逝的记忆”。然而,我们并不是要对弗吉尼亚的衰落唱挽歌,而是要吸取经验和教训,这对时至今日仍然依靠短暂的财富来源发展经济的城市甚至是经济体而言,尤为重要。

无论是先工业化国家还是工业化国家,能源都是炙手可热的经济来源。即便美国也走过这样一段路,依靠能源来发展经济。摆脱这样的困境,首先就是遏制过度依赖,走出能源补贴的困境,取消对不可再生能源的现有补贴、内化外部性,这些都是可行的政策措施。

走过了过度依赖资源的阶段,弗吉尼亚重新找到了出路——消耗能源最少的旅游业。虽然它不能恢复到鼎盛时期的繁荣,但是保持稳定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已经是最好的归宿。

威廉姆斯讲的故事还很多,比如,24种生态服务,很多服务是每个人都在享受的,我们常常认为理所当然,很少进行反思。比如授粉服务,很多人知道鸟和蜜蜂是植物授粉者,实际上,其他昆虫,如苍蝇、甲虫、蝴蝶、飞蛾,甚至蝙蝠,也都提供授粉服务。尽管如此,70%以上的授粉工作是由蜜蜂完成的,然而蜜蜂的数量却在持续下降。再比如,很多微生物提供废物处理服务,我们不知道的是,科学家们发现了很多不同的菌种,它们对石油贪得无厌,这些细菌可以用来对抗沿海石油的泄漏。我们已习以为常的其实并不是我们理所应得的,这种观点呼应了梭罗,在两个人之间形成了互动。这也是本书命名为《寻找“瓦尔登湖”》的一个原因。

本书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举例二三,只能窥其一二,需要读者用慧眼去了解、去体会,读完,希望在增加经济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反观内心,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湖。

本文作者为《寻找“瓦尔登湖”:借自然之利恢复经济弹性》一书责任编辑高雁

— — —

寻找“瓦尔登湖”:

借自然之利恢复经济弹性

[美]鲍勃·威廉姆斯(Bob Williams) 著

万弋芳 钟永军 吴小佩 译

★ 马里兰大学教授赫尔曼·戴利

★ 地球正义组织主席特里普·范·诺彭联袂推荐

★ 美国没有环境污染吗?

★ 美国的两次能源危机是如何破解的?

★ 获得田园宁静和追求物质需求之间是矛盾的吗?

★ 娓娓絮语与经济解读之间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原标题:《经济学也可以如此诗意 |《寻找“瓦尔登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