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古训“因果不饶人” 4件折损“阴德”的事 平时生活中最好远离

古训“因果不饶人” 4件折损“阴德”的事 平时生活中最好远离

时间:2022-03-24 12:32:10

相关推荐

古训“因果不饶人” 4件折损“阴德”的事 平时生活中最好远离

古语有云:“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强调的便是“因果报应”,这种“因果”思想,便是佛法之根本。

按照佛教的说法,“因果”便是因缘和果报。佛教“轮回说”认为:“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涅盘经·遗教品一》中也有:“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都是在反复强调“因果”之道,正所谓“诸法皆空,因果不空”。

“因果”作为佛法的基本定律,实际上主张的就是今生的善恶业,乃前世因果轮回的体现,而今生的所作所为,也会影响来世善恶果报。

佛家常云:“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就是广行善事,未必立即得到善报,但祸端早已远离自己;

相反一个人如果总是做的多端,就算是不能马上得到相应的报应,其实他的福报也早已消失殆尽。

佛云:“因果不饶人”,如果平时经常做这四件折损阴德的事,那么便会离报应不远了。

第一、生贪心

“贪心”,是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常言道:“贪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如果贪心过重,必将招致大祸。

人一生中的福报十分有限,如果任何事情都想多贪多占,那么就叫背负很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在身上。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并不属于福报,实则是为自己积累祸端。《老子》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人生就是一个福祸相依的过程,大家一定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得到未必是福,失去未必是祸”。

要学会随遇而安、放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正所谓 “尽人事,听天命”,一定要认清自己,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佛说“诸法因缘生”,正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才是智慧和福报。

第二、生嗔心

“嗔心”,是佛教术语乃“三毒”之一,“嗔恚之心也”,是“三毒”中之最恶。“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一个人一旦生出了“嗔心”, 就表示心态已经出现的问题。如果遇到烦心事,就变得愁眉苦脸,那么这种人注定没有福报。

农村俗语“三穷三富过到老”, 如果遇到一点事情,就变得精神消极,或者说不管不顾的大发雷霆,就算是福报将至,也会被吓跑。

“心即风水”,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遇到挫折或障碍之后,要懂得“风景不转心境转”的道理。

第三、生傲心

小学生都知道“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更何况是已经一大把年纪的成年人呢?

俗话说得好“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如果一个人认不清自己几斤几两,做什么事情都狂妄自大,一定是个愚蠢至极的人。

日常生活中,态度越是谦卑的人,往往越是最有实力的那一个。正所谓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如果能够隐藏自己的锋芒,那么相信离成就大事就不远了。

越是喜欢锋芒毕露的人,往往就越容易成为一个失败者,这便是佛法中提到的“因果”。

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越是在人生得意的时候,就越应该放下自己的身段。一定要避免得意忘形或沾沾自喜,因为有一句话叫做乐极生悲。

佛家倡导修行要修一颗平等心、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叫境界,才是人生最大的福报。

第四、生妒心

嫉妒虽然并非人类的专属,但是人类却将嫉妒发挥到了极致。有很多人因为嫉妒他人的房子大,亦或是车子好、工作优越,甚至还会背地里下绊子。

但最终丧失福报的那个人,往往都是嫉妒心特别强的人。佛教认为,如果一个人带着分别心,去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那么到处都是业障。

这并非外物出现了问题,而是自己的不够慈悲。人性最大的恶,便是见不得别人好。

佛云:“佛眼中是佛,魔眼中是魔”。怀疑、嫉妒他人的人,是自己不够好,所以才更应该反思。

结 语

如果大家能够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相信一定会发现不一样的美。

如果生出文中所说的这“四心”,就应该问一问自己,是不是心态不够好呢?

佛家云:“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当自己以一颗嘈杂的心面对世间万物时,相信原本属于自己的福报,也会悄悄溜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