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中国古代官员的佩饰制度(四):执笏之制

中国古代官员的佩饰制度(四):执笏之制

时间:2020-06-12 18:47:09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官员的佩饰制度(四):执笏之制

我们在清朝之前的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文武大臣上朝时,都会带着一个狭长板子,或插于腰间,或拿在手里,当需要向君王回话或上奏时,就双手握着这块板子,执于胸前说话。

古代官员手中所执的这种板子,叫作“笏”,也称手板、朝板、朝笏。手持笏板与君王对话,就叫“执笏”。执笏之制,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朝臣执笏的目的

古代官员在朝堂之上执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目的。

一是标志身份。不同品级的官员所执之笏,在材质、形状、尺寸上有所区别。

二是作为备忘录和记事本。古代朝臣面君时,往往提前将自己准备给天子奏报的内容要点写在笏上,以免朝堂上临时遗忘;朝见过程中天子若有口谕或旨意下达,也赶紧记录在笏上,以便遵照执行。

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礼记·玉藻》

三是挡脸。古代朝堂之上,大臣一般不能直视天子,于是笏板就成为古代大臣的挡脸神器。大臣说话时眼睛要望向手中的笏板,以表示对天子的崇拜和恭敬。

二、朝臣执笏的历史变迁

笏在中国历史上的使用,大约延续了3000多年,其功能也经历了从实用到礼仪的转变,可以说是古代中国官员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办公用品。

1.夏商时期:笏是一种单纯的记事工具

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那时候笏的使用没有明确的身份限制,人们将笏插在腰带上随身携带,有什么事就随时记在上边,以免遗忘。这个时期的笏,仅仅是一种记事的工具。

2周朝:对笏的使用有了礼制上的规定

周代笏的使用开始有了定制,规定士以上级别的人才可以使用笏,而且对制作笏的材料和形状也作了明确规定。

笏的材质看,天子用的是美玉,诸侯王用的是象牙,大夫用的是有鱼须纹饰的竹子,士用的是没有纹饰的竹子,且大夫和士的笏板本体可以用象牙板进行装饰。

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礼记·玉藻》

笏的形状看,天子所用的笏称为“珽”,也叫“大圭”,形状方正挺直,四个角均为直角方形;诸侯所用的笏则有一定的弯曲度,且上端两角呈圆形,下端两角为方形;大夫所用的笏,上下四个角都是圆的。

天子搢珽,方正于天下也,诸侯荼,前诎后直,让于天子也,大夫前诎后诎,无所不让也。——《礼记·玉藻》

笏的长度看,天子用的笏长达三尺,诸侯用的笏长二尺六寸,大夫和士使用的笏尺寸依次递减1/6。周代一尺大约相当于今天的23.1厘米,所以周代天子、诸侯、大夫、士所用的笏,长度大约依次为69厘米、60厘米、50厘米、42厘米,宽度大约在7厘米到5厘米左右。

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杀六分而去一。——《礼记·玉藻》

官员上朝时将笏握在手中,称为执笏;奏事完毕后将笏插在腰间的绅带上,称为“搢笏”“搢绅”(也作缙绅),后来人们以缙绅代指做官即由此而来。

3.汉魏时期:官员执笏上朝是标准配置

汉朝官员上朝议事时都要拿着笏板。为了记录的方便,官员们把毛笔像发簪一样插在头上,方便随时取用,称为“簪笔”。朝会结束打道回府后,还要及时将笏加以粉饰,刷除原有的文字,以便下次再用。

汉代画像石上的执笏官员

汉代以后,随着造纸技术的发展,纸张成为主要的文字记录载体,然而笏并未因此而退出历史舞台,执笏板带簪笔是当时官员上朝时的标准礼仪配置,尤其是文职官员更是如此。

簪笔

有些官员在朝堂之上根本没有机会说话,头上所插簪笔的笔头常常使用不着墨的白毫,称为“白笔”。魏晋以后,官员执笏的礼仪化色彩越来越浓。

4.唐宋时期:官员执笏制度严格,等级色彩浓厚

唐宋时期,朝廷实行品色衣制度,并辅以冠式、鱼袋、腰带之制,区别官员品级的地方有很多,但是仍然对不同品级官员的朝笏作了严格的制度规定。

唐代对朝笏按官职等级进行了划分,五品及以上官员持象笏,六品及以下官员持竹木笏。宋代规定官员笏板的颜色和服饰要相匹配,穿紫袍红袍的六品以上官员用象牙笏,穿绿袍的七八九品官员用槐木笏。宋代笏的形状也有变化,初期短而厚,后来变得长而薄,且向内稍稍弯曲。因为笏比较大,不便插在腰间,宋代官员一般都把笏抱在身体旁边,称为“抱身”。

唐懿德太子墓壁画中的持笏官员

官员的笏平时要随身携带,以防皇帝突然下旨入宫议事。唐朝名将郭子仪过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皆来祝寿。由于他们都是朝廷里的高官,身边皆带有笏板,拜寿时便把笏板放到床上,堆满了一床头,十分气派。后人还据此编了一出戏叫《满床笏》。《红楼梦》第一回中,甄士隐对《好了歌》作的注解也有“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的诗句,形容王室前后的兴衰荣枯。

如果给皇上呈报的事务繁多,一块笏不够写,就需要多制作几块,这时就得准备一个“笏囊”,将所有的笏板装在里面,背到朝堂上。唐朝宰相张九龄,因体弱多病,背着“笏囊”骑马上朝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只得让一个随从替他背着。后来其他官员也纷纷仿效,以显示自己公务繁忙。

唐宋时期笏板的功能,类似于今天的提词器。官员上朝面奏皇帝的说辞,往往要事先准备好,记于笏上,以免疏失,于是产生了“笏记”这一文体。因空间有限,“笏记”的篇幅一般非常简短,行文结构具有程式化特征。

5.明朝:官员执笏完全成为一种象征

《明史·舆服志》对官员执笏的规定是,一品至五品用象牙笏,六品至九品用槐木笏。

明代象牙笏(浙江绍兴中鑫艺术博物馆藏)

明代的官员只有在参加重大朝会时才执笏,而且一般不再在笏上书写文字,不过当时的官员都喜欢在笏上涂粉,使其显得光彩耀眼,分外醒目。

明代官员的朝笏主要用于标志官阶礼仪和表示对天子的恭敬,已经不再具有记事的实用价值了。

6.清朝:官员上朝不再执笏

清代沿袭了明代的补服制度,但是官员上朝不再执笏。

清代纸本奏章已成为朝廷议事的主要形式,许多需要讨论的话题,大多都以奏章文稿形式上奏给皇帝,不需要再用笏板提醒。而且清代官员的朝服没有腰带,无法插笏于腰间,袖子也是马蹄袖,笏板平时无法藏于袖中,因此不再使用笏板。

官员执笏之制尽管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作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仍然是我们今天了解古代政治制度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