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全国著名作家 摄影家心中的昭通交通建设!

全国著名作家 摄影家心中的昭通交通建设!

时间:2020-10-09 05:49:11

相关推荐

全国著名作家 摄影家心中的昭通交通建设!

11月12日至16日,“大道昭通——中国著名作家交通行”采风活动在昭通举行。与会作家、摄影家充分感受到昭通交通的巨大变化,感慨万千。他们既为昭通厚重悠远的历史文化所感动,更为昭通奋力拼搏、跨越发展、重铸辉煌的新气象而欣喜一一

徐剑,云南省昆明市大板桥人。火箭军政治工作部文艺创作室原主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文学创作一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宣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出版“导弹系列”“西藏系列”的文学作品600万字,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好书奖”“全军新作品一等奖”等全国、全军文学奖,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文艺家。

朱提乌蒙,巍然云岭。如一道雄关,兀自而立滇东北的大门,雄镇千载。往事越千年,秦有五尺道,汉有身毒古道,是帝国通往云南,乃至东南亚印度的车马驿道。道,不仅连通中原与极边之地,还是中国最早的行政单位,是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治所。大道乌蒙,千古梦想,因为道路岖崎,千百年以来,昭通就是边远、偏僻和贫穷的代名词。这次入昭通,真切地感受到了四道风景线,一道是乌蒙磅礴,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风景线,一道是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风景线,一道是1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入城安居乐业的风景线,一道是大道通天,通江达海的道路风景线。

欧之德,云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兼秘书长、《边疆文学》主编,中国作协第五、第六届全委委员,一级作家。先后出版了《欧之德文选》(5卷)等20多部作品。其中长卷散文《云天之外的香格里拉》由北京外文出版社用中、英、俄、法等文字向世界发行。

不来昭通,怎知乌蒙磅礴?不走昭通,岂晓民生艰辛?今访昭通,天路通四方,铁轨接南北,永别行路难,真正的“昭明通达”。赞之叹之,歌之颂之,此行不虚矣!

胡性能,云南昭通人,中国作协第八、第九届全委委员,现为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云岭文化名家”。中短篇小说集《在温暖中入眠》入选中国作协21世纪之星文学丛书卷,另有中篇小说集《有人回故乡》《下野石手记》《生死课》和短篇小说集《孤证》出版。获第十届、第十四届《十月》文学奖,《长江文艺》双年奖,云南文学奖等。

由乌蒙而昭通,这不仅是地名的简单改变,而是寄托了人们希望这块封闭的土地昭明通达的良好愿望。短短几年间,曾经闭塞的滇东北大地,航空、高铁、高速公路构筑起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将这种变化称之为人间奇迹也不为过。大道如青天,借助立体的出行手段,世界不再遥远,通江达海只在朝夕间。便捷与快速,成为昭通这个地名最完美的注释。

刘明,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摄影中,致力于服务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透过镜头,努力探寻各族群众的精神世界,坚持提升各民族文化自信,讲好云南故事,努力实现摄影事业的创新转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曾多次到过昭通。今天再到昭通,可以用翻天覆地这个词来形容昭通的巨大变化。这个变化是多方面的。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过去到昭通,旅途艰辛,让人生畏。今天的昭通,已经不再遥远。大交通的实现,昭通已经成为开发热土,并立足云南,快速地融入川黔经济圈。在昭通,我们也看到了大道建设者们,在莽莽乌蒙山中,克服艰难险阻,开山劈路,显示出了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和无与伦比的智慧。非常敬佩在昭通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正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气魄,带领全市人民,在建设美好昭通的道路上飞奔。我们期待昭通更加美好的明天。

晏祥莉,现任昭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66年生在革命老区威信,深受红色文化熏陶及党的关怀与培养。先后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工会、政治协商等工作。工作之余偶有诗歌、散文、调研文章发表。

昭通与交通,因为一个“通”字,记载着昨天“行路难、难于上青天”的艰辛历史,饱含着今天“交通强市、通江达海”的奋斗精神,承载着“昭示文明、通达未来"的美好梦想。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必将是昭通交通史上最强有力的文化主题创新,也必将以昭通文化史上最鲜明的交通时代主题篇章,载入昭通史册,充分展示昭通交通巨变的美丽画卷,大力讴歌巨变背后战天斗地、创新创业的奋斗精神,以此激励后人倍加珍惜、接续奋斗,筑就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的辉煌。

李悦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文体教科中心高级编辑,“花潮”文学版主编。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所写作品涵盖纪实文学、报告文学、散文、新闻通讯等,分别荣获中国报纸副刊作品银奖、铜奖,及云南省新闻奖一等奖等。出版20多万字著作《记者视界》。曾获中国·孙梨报纸副刊编辑提名奖。担任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五届长江韬奋奖评委。

一到昭通,眼前一条条穿越崇山峻岭的大道四通八达,让我一度有点恍惚,这是那个历史上曾经有“蜀道难”“连峰际天,飞鸟不通”的被乌蒙大山阻隔的昭通吗?昭通的一位领导给我讲起了一个故事,他的一位朋友家住绥江,20世纪80年代时,从绥江到昆明要辗转3天时间,先坐船到宜宾,再从宜宾坐汽车到水富,然后从水富坐火车到成都,最后才从成都到昆明。如今,从绥江到昆明仅3个多小时,全程高速公路,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的中国梦。我们这次“交通行”,有幸亲眼看看昭通交通的千年变迁,感受昭通人民续写新时代交通强市的铿锵乐章,格外幸运,为昭通人民感到自豪。

彭静,昭阳区文联主席,曾在多所中小学校教书多年,从事过教育管理,担任过乡镇办公室主任、区委宣传部宣传科负责人,多年从事文艺管理和创作工作,业余擅长于文学、书法、摄影、音乐等多门类艺术创作,曾有作品获得过国家级、省级奖项,发表过诗歌、小说、散文、剧本、歌曲等几十篇,常有书法、摄影参加省级展览。多年兼做书刊编辑工作,除主编文学刊物《乌蒙山》外,编辑过各种书刊近100本,策划主办过各种展览和有关文艺活动上百场,组织在省内外以及到台湾的书画摄影展览和对外交流活动10余次。对昭阳地方历史文化有较为深入的研究,领衔编写过多本文史资料丛书。

曾经的昭通,汉代就是交通要道,凝固着灿烂的朱提文明。民国时期,交通带来的“昭明通达”直接促成大西南有个“小昆明”。岁月流转到改革开放初期,新的交通格局变成了昭通不通,各领域与周边差距越拉越大,深陷深度贫困。伴随脱贫攻坚,交通变化促昭通浴火重生,新的交通枢纽格局正在形成,“昭通不通”将成为历史,滇东北开发开放新高地建设正强势推进,昭通新崛起指日可待。

温州,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人,1977年7月生,昭通市作协会员。1998年毕业于昭通师专中文系,先后从事过中学教育、旅游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等职业,现供职于昭通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诗文近200篇刊发于《边疆文学》《昭通文学》《京九文学》《昭通日报》等报刊,与夏天敏等合著长卷文化散文专著《神韵昭阳》。作品入选《守望者——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30年校园文学作品集》和《崛起的昭通作家群》等文集。

昭通这片古老神秘的魅力热土,因秦开五尺、汉凿南夷,得中原风气之先,方易蒙昧闭塞面貌,渐至开化文明境界,终成云南三大文化发祥地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建成213国道。逢山凿隧遇水搭桥,历经艰难险阻修建内昆铁路,昭通更畅通为出川入滇要道,与神州大地同向偕行,初步发展成为滇东北区域中心城市。

新时代气象更新,昭通已经迈向“水陆空管网”立体交通蓬勃兴起的伟大征程,尤其是高速公路、高铁和航空的跨越式发展,昔日的边地僻壤,渐成川滇黔渝交通枢纽,曾经的乌蒙闭塞豁然间昭明通达。629万昭通儿女,正站在时代的潮头,走在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上,昂首阔步,意气风发,向着更加广阔辽远的世界、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全力进发!

往期回顾

原标题:《全国著名作家、摄影家心中的昭通交通建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