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双减工作 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老师 而是来自家长 来自校长

双减工作 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老师 而是来自家长 来自校长

时间:2021-04-11 10:32:26

相关推荐

双减工作 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老师 而是来自家长 来自校长

马上又到了年末岁终,中小学校的双减工作也在不断向纵深推进。

减少学校考试次数,不得组织月考,小学不得进行期中考试;学生成绩不得排名并公布;早上八点前不得上课等等。

不过从双减政策的实际落实情况来看,在某些地方和学校还是有很大的阻力的,不过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老师,而是来自家长,来自校长。

为什么呢?

第一,成绩关乎学生的前途命运。

就目前而言,我们还是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价和选拔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够上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虽然我们的中小学校实现了全覆盖,可以保证每个学生有学上。但是每个中小学校的生源质量、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且举一个例子。某地今年高中招生过程中,最好的几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都在600分以上,而一般一点的高中录取分数线要低100多分,最差的几所高中的招生分数线不足400分。生源不同,教育教学的质量就有很大的差别了,学生将来上大学的升学率的差别可想而知。

过去的中小学校是就近入学,现在的高中是划分数段按考试成绩录取。

对家长和学生而言,上生源很好升学率很高的中学还是生源很差升学率很低的高中,完全取决于考试成绩的高低。成绩决定一切,哪个家长敢大意?哪名学生敢马虎?

成绩从哪儿来?中小学校最为通行的做法就是时间+试卷,也就是起早贪黑、头悬梁锥刺股和题海战术。

所以说,说起减负,好多家长就不安,就焦虑,就反对。

第二,成绩关乎校长的政绩仕途。

通常情况下,老师们追求考试成绩,完全是为了学生的前途命运,为了良心所安。走到哪里干的都是教书的活,走到哪里挣的都是那份工资。

虽然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老师的切身利益有点关系,但是关系不是很大。但是一所学校的校长就不一样了。考核评价学校和校长的标准就是考试成绩。学生的成绩好,升学率高,就足以证明校长有能力,干得好,这样的话校长就有了进一步升迁的资本。相反,学生的成绩不好,升学率太低,就说明校长能力低下,校长就有丢乌纱帽的风险。

因此,学校校长也就要殚精竭虑、想方设法搞成绩了。就现实的情况而言,提高考试成绩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抢抓时间,题海战术。

为了考试成绩,有的学校不得不阳奉阴违,表面上减负,实际上增负。月考照样组织,只不过换了一个叫法,不叫月考了,改叫检测了。学生照样早上六点多到校,但是时间表上不显示这段时间,还是8点以后上课。考试成绩还是照样排名,只不过不再像以往那样张榜公布了,只是校内通知、家长知道就行。

总而言之,本人觉得,双减工作,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老师,而是来自家长,来自校长。

不知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有何建议,欢迎讨论,欢迎留言。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快来关注“三尺讲台一路行吟”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