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不做“好妈妈” 才能让孩子快乐健康

不做“好妈妈” 才能让孩子快乐健康

时间:2018-08-10 12:11:56

相关推荐

不做“好妈妈” 才能让孩子快乐健康

母亲专心地做自己,孩子也会跟着效仿。

文 | 陈光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看天下实验室”

(欢迎关注看天下实验室!人的一生都在成长,一起去过有趣而丰盈的人生。)

V=《Vista看天下》 史=临床心理咨询师史晋

心理咨询师史晋

●V:为何感觉母女关系的相爱相杀好像明显比其他类型的亲子关系激烈?母女之间的羁绊是什么?和西方国家比,中国式母女关系有哪些明显特性?

●史:在我们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当中,是“向往”和“渴望”母亲的。从古时候起,对于女性的期待,也大多放在了诸如“她能否嫁一个好人家”、“能不能成为母亲”以及“一定生男孩”这些念头上。所以,传统的母女关系当中,并不看重女孩的独立人格,而是将女儿的人生视为向母亲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妈妈。

因此,我们经常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这种形容当中,不仅传递出母女关系中彼此的共情很深刻,也间接道出了传统中女儿是母亲的附属品。而有意思的是,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在心底里和母亲之间所形成的关系,未来会成为所有关系的缩影——无论是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还是一般的人际关系。比如,母女关系中的“小棉袄”一说,便衍生出了在亲密关系中女人被当作了“衣服”。

《摇滚狂花》 剧照

●V:当代强调的个人主动性,和传统中国亲子关系的冲突,会引发哪些问题?怎么去适应、调和这种差异?

●史:在传统文化中,我们对女性有定义和约束。比如“男尊女卑”、“三从四德”。时代、文化和人性、人格的发展,势必会和这些旧有观念产生不可避免的冲突。

一个女人在发展自身乃至成为女人的过程当中,认同母亲——这位我们最先认识并且与我们产生至深关联的女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这种认同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嫁给父亲那样的人,生儿育女,甚至是为家庭操劳、付出并做出牺牲。这是当代社会生活中,女性成长最为困难的主题之一。“活成自己母亲那样的女人”就像是一句如命运般的咒语,时时刻刻都在向女性发出召唤。但我们其实想要活成不受他人定义的自己,而不是活成母亲。

●V:过去的国产影视更习惯呈现一个无私伟大的母亲形象,为孩子历尽苦难,默默付出,几乎不关注母亲的自我。这种对母亲、母爱的讴歌赞美是否也产生了某种负面影响?比如,给母亲压力,对母爱的“道德绑架”,对母爱的误解?

●史:作为农耕民族,我们对“母亲”的情感,远比以“游牧”起家的西方文化更为深刻。比如,西方人在文化当中,似乎更强调人要勇敢地走出去,离开家、离开母亲。事实上,心理学家荣格就曾着重分析过西方神话中“屠龙”的主题——西方的英雄多是“屠龙”英雄,这象征着人要走向人格的独立,就要斩断和母体在精神上的联系。

而我们对母亲不仅有着浓烈的情感上的联系,我们甚至可以为对方流血,乃至牺牲性命。这类主题——孩子为父母牺牲,或是母亲为孩子牺牲——想必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我们的神话中,“女娲补天”就是这样一个有关“牺牲式母爱”的主题。不限于神话,我们只要看看所有关于母亲、母爱的形容即可——“含辛茹苦”、“寒泉之思”、“老牛舐犊”、“咽苦吐甘”……似乎没有一种形容会令人感到做母亲是快乐的、有趣的,似乎做母亲,你不付出不牺牲,你就不是好母亲。

《摇滚狂花》 剧照

我在咨询中,经常见到类似的情况。比如,一位顶着“母亲”这一身份的女士来咨询,她的困扰是,如何成为那种所谓的“合格的妈妈”。她可能对此充满内疚,甚至还饱受周围人的苛责。为此,她还可能上了不少这样的培训课,或是买了几本教人如何成为“好妈妈”的书籍。但事实上,她其实已经在成为好妈妈这条路上把自己逼入了绝境,临近崩溃了。她这时要做的,是承认自己的挫败,接受局限。更重要的是,关注她作为一个女人而不是一位母亲的需求,因为“母亲”这一身份,早已压得她喘不过气了。遗憾的是,这其实是很多妈妈的“通病”。

●V:能谈谈母爱的负面性吗?

●史:举个童话中的例子,白雪公主我们都看过。其中那位邪恶的王后、白雪公主的后妈,每晚都会对着魔镜问“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在这儿,我们就看到了王后的自恋,一种病态的、扭曲的以自我为中心。然而,在令人对其恨之入骨的同时,我们其实没看到的是,这位女士,在她每一天的生活中,无不顶着“王后”、“后妈”的身份,而失去了作为一个女人的自我。于是,也只有在夜深人静之时,她才秘密地对着镜子问“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她其实不想活在“妈妈”的身份背后,她多么希望自己作为一个女人能够被看到啊。

然而,牺牲式母爱,能换来孩子在心理上的健康吗?答案是否定的。这种呕心沥血的母爱,往往只会令孩子在心里背负上沉重的内疚感。很多过着很苦难的人生的人,他们不是不想过好日子,而是在他们心里有一句咒语——我的母亲(父母)都没有过上好日子,我又怎能独自去幸福呢?

获得自我的母亲,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吗?很简单,母亲专心地做自己,孩子也会跟着效仿。孩子不需要去迎合母亲的需求,不需要去关注母亲自己难以处理的情绪,不需要去背负母亲人生中的遗憾,如此一来,孩子就能安安心心地做自己了。

所以,要是一位母亲,看起来是那种非传统式的妈妈,不把精力全放在孩子那里,不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爱好,不事无巨细地操心孩子的生活起居,不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为孩子吃饱穿暖着急上火——那么,也许在传统眼中,这是一位不靠谱妈妈。但与此同时,这很可能是一位心理更加健康的母亲:不焦虑,不侵犯孩子的边界,不以牺牲自己用内疚感来控制孩子,也不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在孩子身上……

《摇滚狂花》 剧照

●V:前些年,豆瓣出现了“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原生家庭伤害论也前所未有地被反复谈论。有时,女儿甚至就像母亲的“人质”,为什么近年公共话语中,亲子关系发生这样强烈的反差?

●史:近几年,所谓“原生家庭”这一心理学概念,竟成为了人们抨击父母的众矢之的。好像我们在人生中的所有的问题,都和早年的家庭生活以及父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脱不了干系。实际上,这种倾向意味着我们放弃了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选择权利,以及未来人生的种种可能性,只需要甩锅给父母和原生家庭就好了。

这种现象在我看来,是一种对“孝道”的“反噬”。父母长辈越是用孝道来约束和控制子女,子女就越是会用“原生家庭”的问题来反击父母。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比如,孩子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一种看似调侃的回答是,“垃圾堆里捡来的”或者“充话费送的”。父母这么回应时,可能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实际上,这种说法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因为孩子出于对父母的天然的信任,是会相信这一说法的。这个说法背后的理念是说,你是没用的、多余的。所以呢?你要听话、懂事,要努力成为对父母有用的人。否则呢?很简单,就把你扔回去。如此一来,这个孩子是会变得听话、懂事,也会努力活成父母期待的样子。但那不是真心的,更不是对父母的孝顺,那只是出于对被抛弃的恐惧,是一种放弃尊严的苟且偷生。这就是扭曲的“孝道”。

●V:您提到当代大城市中,存在母性的父性化现象,父母的性别职能区别模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会促使母亲的控制欲、对孩子的压迫感更强?所以对母亲的敌意,其实是因为母亲部分承担了父亲的角色?

●史:当前在母子、母女关系当中,有一个值得留意的说法,叫做“丧偶式养育”。大概是说,在养育的过程中,父亲在心理上的不存在。这种缺位的背后,其实是人在内心中,没有完成和母亲的分离。对于孩子来说,父亲是母婴关系的“外人”。父亲的心理位置在外边,认识和走向父亲的过程,是一个离开母亲,走向外在、走向现实的过程。而那些在心理上始终没有离开母亲的孩子——比如一个女孩儿,因为对父亲的认识是缺失的,于是在她成为母亲之后,也不知孩子的父亲能有什么作用。而对于一个没有离开母亲的男孩儿来说,即便他成为了父亲,他也同样不知道作为父亲该干些什么。这样的因素便导致了所谓父亲的缺位。

● V:中国爸妈经常说,只求子女平安健康,嘴上这么说,但在教育、婚嫁、事业、家庭生活等层面,却身体力行,难以自控地深度介入,导致很多成年人的生活中,依然有父母强势参与决策的情况,现实中,存在一个中国式亲子关系间合适的相处距离吗?

● 史:所谓“母亲”、“父亲”,仅仅只是身份,是一种人格面具,往往会令人更加不自知地去认同传统,而失去对当下的觉知和体验。比如,在传统文化当中,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样的理念,于是,父母对儿女不仅“逼婚”,还会“催产”。这都是在面具和身份之下,对传统的无意识认同。在这种认同之下,我们忘了结婚的前提,是爱一个人,以及在一起是快乐的。也忘了生儿育女不出于对谁的孝顺,而是我们自己想要获得爱的结晶。当我们一味躲在身份和面具之下时,所忽视的恰恰是真正的人性。所以,健康的亲子关系,不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