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黯然销魂者 惟别而已矣。

黯然销魂者 惟别而已矣。

时间:2019-09-25 12:58:21

相关推荐

黯然销魂者 惟别而已矣。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有朋友自远方来,又向远方而去。

深秋时节车站的送别,为寂寥的秋意又平添了几分清冷。

有人离开,就有人相送。

所以千百年来,即便沾满了离人或无奈或苦涩的泪水,送别依然风生水起。

长亭送别

深夜的车站,有人送离人,有人盼归人。目光所及处,有人欢喜,也有人愁。

凡是有离情的地方,大概都如是。

比如,长短亭。

如若春天的离别在杨柳掩映下总能生出些许暖意,那么秋天则需要亭内的一杯酒,方能消解满目萧条下的惆怅。

然而终究,不是所有人的惆怅都能得到纾解。

晚唐诗人与朋友在亭中相遇,能相携赏尽红叶,然后以一瓢酒潇洒作别。莺莺的情意,则只能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清。

长亭依旧,不同的,不过是人心与离情。有一壶酒可以消减的离情,便也会有借酒浇愁愁更愁的离情。

天下伤心处莫过于离亭,对远行人来说这是始点,对相别的人而言这便是此行的终点了。如果相见无期,怎么能不感概呢?也许便是基于此,太白才会发出“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的感慨吧。

饯饮

我们都不是嗜酒之人,然而这杯酒,却是非饮不可。

这杯从古至今,但凡送别,总会出现的送别酒。

在那些动乱的年代里,驿馆里早有挽留的声音响起,路边的亭子里也摆好了酒席,一杯水酒不知是否能解了离别的愁肠,却总会适时出现在别离的人手中。

要踏上远行之路的人啊,请带着美好的祝愿出发吧。这杯酒里,酿着我的祝福和期盼。

送别酒,是为出行者祭祀路神祈求平安,也是最后的依依惜别。这从先秦时期开始兴起至唐代最为盛行的送别方式,当时称之为“祖”,是最早、最正规的送别礼仪。

唐代诗人张籍的《送友人卢处士游吴越》记述的便是他为将去今江浙一带旅游的好友卢处士的送别活动,“春草上高台”的初春时节,张籍在驿站的楼上摆了一桌酒菜:“羡君东去见残梅,惟有王孙独未回……风满驿楼潮欲来。”

随着交通的发达,饯饮的伤感,似乎也淡了几重。然而那杯酒中蕴含着的祝福,只会在年岁渐长中渐渐浓厚。

折柳送别

清秋的北方,柳树长长的枝条已然开始颓败,却依旧在风中摇摇摆摆。

这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树,也到了休眠的时期。然而送别的人,却总是没完没了,四季不得停歇。

折柳相送的最佳时间,当是万物复苏的春天。一片柳叶吹出心中绵绵的情谊,一枝柳条,虽是随手之物,却满含着诉之不尽的挽留。即便折柳送别早已不适合现代社会,但其中包含的祝福,现在看来依然不减。

柳枝插土即活,今年插枝,明年成荫。折柳送别,包含着送别之人希望远行人能在异地顽强生活下去的殷殷祝福和期盼。除此之外,古人认为柳树可以辟邪驱鬼,以柳枝相赠,也是对旅人安全的祝福。

隋朝无名氏《送别》“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表达的便是初春时节送别时折柳相送的场景。

到了唐朝,折柳送别更是成为一时风俗。当时的人们离开长安,灞陵桥是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杨柳掩映,为人们折柳送别提供了方便。后来人们常常以“灞桥折柳”作为典故,来形容离别。

柳或“留”,都是依依惜别的不舍与祝福。或长或短,最重要的永远是心意。

骊歌

有人以酒送别,也有人以歌赠别。

长亭外,古道边的黄昏,心情总会有些许戚戚然。

正当今昔肠断处,骊歌愁绝不忍听。经年未见,那些熟稔在强忍的泪水面前依旧有着曾经温暖的样子。

唐代以前,人们告别时,要走的客人会唱:车夫已经把车驾好,我马上就要走了。而主人则要唱:你不用这么急着回去,千方百计挽留他,情意绵绵,一唱一答,然后分手。

客人唱的,便是《骊驹》,也是最早的一首骊歌。

到了唐代,热爱创作的唐人们,很快就写出了自己的骊歌,就是王维那首《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还叫《渭城曲》或《阳关曲》,唐人告别时,就唱这首诗。唱一遍感觉感情表达不够充分,于是就再唱一遍,觉得还不够,就唱第三遍。《阳光三叠》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送别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离愁别恨,从来都是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天宝十四年,李白从秋浦前往泾县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一首《赠汪伦》留别。“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个为人称道的故事,只是唐朝离别诗中小小的一块。作为诗歌创作高峰的唐朝,同时也是送别诗最高峰的时期。如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等皆为代表。

然而,我还是认为,最好的离别,不是“执手相看泪眼”的伤感,不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感慨,最好的离别,当是“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豁达与潇洒。

离别总是令人感伤的,然而更多的,是不知下次相见时期的感伤。这些对于交通发达的今日,早已不算什么难题。

与我们而言,离别已然够伤感了,不如洒脱一点,谁说秋日不能有胜过春朝的魅力呢?

不如,期待下一次再见吧,下一次,会是一个更加美好的故事的开端。

- END -

作者:苏夏

来源:拾文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