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学制 重庆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学制 重庆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时间:2024-03-27 09:05:03

相关推荐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学制 重庆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

----

重庆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力学(专业代码:080100)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专业培养能够从事力学方面的教学、科研或相关工程设计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坚实的力学和数学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相关的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工作,并取得较系统的研究成果。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重庆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创建于1978年。1981年获得固体力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全校最早的硕士授权点之一;1986年获得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原重庆大学八个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之一;获得力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力学一级学科被确立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重庆大学力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包括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和一般力学与基础力学四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和一般力学与基础力学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本学科拥有先进的MTS材料实验机和并行计算机系统等一批重要设备,为力学理论、试验和数值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近年来,本学科承担了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以及大量重点横向合作项目,获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

1.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

多场耦合理论与智能材料及结构力学

生物材料力学与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备

材料与结构的强度与破坏

超常环境下材料及其微结构特性的理论与测试

纳米材料特性及其微结构机理、多尺度及跨尺度分析

结构动态特性及失效

结构运动与变形耦合动力学及控制

微重力下晶体生长过程的流体动力学、热张力流和浮力流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的关键力学问题

多孔介质力学及其应用

生物力学

振动测试理论与技术

智能与虚拟仪器的研制与开发

可压缩流体动力学

超音速流和冲击波

线性波和非线性波

2. 主要研究方向:

材料的强度理论与破坏机理

智能材料及结构力学

材料特性的多尺度及跨尺度分析

结构分析与优化

结构振动及控制

复合材料力学

非线性动力学

力学测试技术及仪器

计算流体力学

气体动力学

线性波与非线性波

浅水动力学

多相流体力学

环境流体力学

生物力学

振动、冲击的测试、模拟与控制

冲击动力学

多体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岩石、混凝土强度

复杂力学问题数值计算方法与软件

结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结构健康监测

工程流体力学

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稳定性

三、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年至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为一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一年。

四、培养方式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组)要全面地关心硕士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定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组)的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重硕士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5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鼓励跨一级学科选修适量的专业课程),必选开题报告、学术报告和专业实验环节各占1学分。

课程设置见附件一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计划表。

六、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在修完必要的学分后,学生必须开展相对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工作,包括从文献阅读,选题,一定深度的理论分析,计算机编程和(或)实验,大型商用软件的学习与熟练运用,数值分析方法的掌握运用,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参与科研项目并独立完成和编写一定分量的科学研究报告,最后撰写符合学位论文要求的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系统的研究思路和计划,反映系统科学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学术探索,具有一定的科学前沿性或相当的实际应用价值。论文应具有较饱满的工作量,有明确而可信的研究结论。论文的撰写应符合科技文献的编写规范,具有良好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文字表达精炼准确,外文摘要等的编写合乎要求。

七、参考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

1、主要参考书目

范镜泓,高芝晖著《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重庆大学出版社,1987

W. 弗留盖,张量分析与连续介质力学(白铮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冯元桢,连续介质力学导论(吴云鹏 译),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

Y. C. Fung, Foundations of Solid Mechanics, Prentice-Hall inc, 1980

黄筑平,连续介质力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黄克智,非线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