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刀锋(毛姆经典长篇小说)》经典读后感有感

《刀锋(毛姆经典长篇小说)》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0-06-30 19:58:34

相关推荐

《刀锋(毛姆经典长篇小说)》经典读后感有感

《刀锋(毛姆经典长篇小说)》是一本由[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刀锋(毛姆经典长篇小说)》读后感(一):你有来处,自也找得到去处

写给人世间迷茫的人们,告诉他们人生可能的样子又可以如何选择。

·

主人公拉里选择了探寻真理的历程,舅舅艾略特走上了名流之路,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选择了金钱和富足的家庭美满的生活,索菲终于离开受苦受难的人间,格雷过上了朝九晚五努力工作的日子。

《刀锋(毛姆经典长篇小说)》读后感(二):真正自我不需与任何人妥协

追求人生解放的拉里,追求安稳的伊莎贝拉,追求爱情的索菲,每个人的人生都在追逐着自己的方向,并且执拗难以改变,因此一个追求人生解放的人无法从属于追求安稳的人,你当然可向往自由洒脱的人生,但是有的人并不能舍弃自己现有的生活环境,而一心的追逐一个虚无的目标,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起码我是不愿意承受一种接近苦修仅仅为了达到自我满足这一目的,当然其实拉里有这种追求也是可以理解。在面对早逝的父母,英勇就义的战友,他过早的意识到了生命的本质不应当仅仅在于享乐,并与大众随波逐流。因此,他舍弃了读书、娶妻等常规且过慢的成长,通过实践亲身体验去达到一种自我满足。

现阶段的我,比较能接受伊莎贝拉的生活状态。或许我也属于并未开化的人群吧!但是,我始终认为,谁也不比谁高贵的多,那些世俗中的莫须有的评估,让人生生分出了三六九等,以阶级、学历、家庭背景作为第一衡量标准。我们虽然可以承认,良好的教育的确可以让人的生活无忧后更专注于自我约束。但是,对于一些并没有接受过良好家风传承的人,他们的素质确实不高,却并不能说明他们比较低级。

坚持真正的自我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刀锋(毛姆经典长篇小说)》读后感(三):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刀锋》是我读的第一本毛姆的小说,之前就有听说过毛姆的长篇作品多是讨论人生追求,自我认知的问题,对于我现在二十出头对于人生有诸多迷茫不解的这么一个时期来说,抱着这本小说可以解答一些我的困惑的想法,我开始了阅读。

毛姆讲故事的能力很强,他用辛辣准确的文字从旁观者的角度为我们展现出了书中人物们的人生。在战争中失去战友的飞行员拉里对生命的看法改观,从而走上了追求精神世界的道路,这是作者着最多笔墨的人物,他是一个完全的理想主义者,一切的追求都是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对于物质世界或是与人的交往,他都不甚在意。与拉里相对的是现实主义者艾略特,他生命的全部支柱就是游走于社会名流之间,享受与他们社交带给自己的物质满足与心理虚荣。伊莎贝尔、苏珊等人物则更像是介于这两者之间,信奉着自己所认可的尺度经营着自己的人生。

读书的前半段时我认为毛姆是在赞颂拉里的选择,呼吁大家摒弃一些世俗的想法与追求,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他通过拉里的口说:

对于与拉里相对照的艾略特,毛姆则是用讽刺的口吻讲述他的人生:

可是读到后面,我却觉得并非如此。艾略特纵然趋炎附势,十分虚荣,但他又为人热心善良,他终其一生经营的社交事业也确实让他感到满足,临终时他渴望得到邀请的心愿也得以实现,他得到了他想要的结局。我开始思考:在我们看来艾略特的一生确实很可悲。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像拉里一样把生命的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艾略特所追求的这些社交的虚荣十分可悲,可是这只是我们觉得可悲,对于艾略特来说,这些构成了他的生命全部,他不觉得自己可悲,在生命最后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尊重,没有收到冷落,他应当是满足地离开人世的。那么我们真的可以高高在上地评价艾略特的人生是可悲的人生吗?如果艾略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生命的内核就是需要这些社交,这些面子,他也确实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生都从事着这些活动,那他的一生真的是可悲的吗?或许在他自己地感受中,他比许多别扭中追求自我的人要幸福许多。拉里追求精神世界的生命支柱真的就比艾略特宴会的生命支柱要高明吗?毛姆想要表达的有没有这样的思想呢?

事实上不只是艾略特,书中的每个人物最后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结局。

或许毛姆只是通过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人生各不相同的种种活法,从他的笔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更加赞赏拉里的纯粹,但他并没有告诉你人生意义的答案就是拉里。

对于拉里这个完全的理想主义者的概括,毫无疑问这样的人是非常耀眼光辉的,他走了那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在精神世界中畅游,获得了极其幸福的人生。我们心中憧憬着拉里,我们的身上也确实有拉里的影子,有与拉里共鸣的部分,而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中,我们往往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和矛盾的纠缠中活得更像伊莎贝尔、苏珊、甚至是艾略特。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而活着?人应当怎样活着?宗教意义与人究竟有怎样的意义?毛姆通过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引导我们去思考这些问题。当然,毛姆并没有就这些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这些问题也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毛姆的这本小说为我们在思考这些问题,探索自我的路上提供了一些不一样的角度。

我想,也许这句才是这本书的主题吧,书里的每个人物,价值观不同,过出了完全不同的人生,但是好像每个人的结局都还不错,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其实大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按照自己理解的“有意义”去努力生活。

除此之外,我对于书中所写的拉里的经历也十分感兴趣。就算是拉里在这么清楚地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的情况下,他还是走过了一段漫长的探索的道路,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重塑自我,寻找自我。毛姆安排拉里在佛教里找到答案,这是一种答案,是拉里认可的答案。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探寻到的答案或许是不同的答案,也有可能我们始终找不到自己可以信服的答案,人生不息,探索便不止,愿我们都能在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中,获得内心真正的安宁与平和。愿我们学会有意义地生活之后,像书中的每一位角色一样求仁得仁,走向自己认可的人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