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意义研究报告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研究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意义研究报告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研究

时间:2021-01-11 20:44:11

相关推荐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意义研究报告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研究

高标准农田项目是指在农田改造和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措施,提高农田的质量和效益。这种项目通常包括土地整理、水利设施建设、农田平整等工作,旨在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意义研究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意义研究报告1

关键词:因地制宜;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08-07-1

1因地制宜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重要价值

高标准基本农田指的是,在特定时间内对土地整治创建后,形成的稳产高产、集中连片、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并且和当前农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相匹配的基本农田。因地制宜建设标准基本农田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

因地制宜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对田、村、林、水、路等实现综合整治,整体推进交通、村、交通等的改造,以稳产高产、抗灾能力、设施配套、生态良好作为基本目标,是科学控制水土流失的最佳措施。在经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后,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力度将进一步提升,对水、肥料等农业资源进行全方位的配置与科学利用,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1.2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与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条件

因地制宜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将对土地进行大规模整治活动,最基本的要求由于制度分割、自然分割,出现的零星耕地,再将其建设成连片集中土地。为了从根本上推动该优势,并强化农产品基地建设,提升商品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实现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与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在高标准基本农田这一平台来实现。

2 因地制宜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策略

2.1 明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原则

2.1.1科学布局,做好规划的原则 创建高标准基本农田,要做好布局、规划工作。也就是对土地利用进行全面规划,解决基本农田存在的问题,将基本农田形成大板块,确保基本农田向集聚化方向发展。特别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应确立为基本农田集中区。

2.1.2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要从各个区域特点出发,不用地区治理的重点也是不同的。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需要做到因地制宜,进行差别化建设,根据平原、丘陵平原的差别,来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2.1.3 实现数量、质量与生态的有机统一 基本农田在耕地中是精华,必须保障其数量,与此同时,还需要确保粮食能实现增产、稳产,从根本上提升质量等级。耕地质量既包含生产能力,还包含耕地本身的生态健康情况,包含了土壤基本情况,又包含水、作物、大气等形成的质量情况。

2.2 建立新的工作机制,完善相关制度

2.2.1 建立新的工作机制 对各级党委以及政府在实行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起到组织作用、先导作用,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由水利、国土、交通等部门牵头组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组。对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鼓励农民参与其中,形成社会合力,采取实地调研、座谈会等方式,创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一体化工作机制。

2.2.2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参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建立适合当地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还应该从区域特点出发,制定与实际相符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质量建设标准,推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现有序进行。

2.3 多渠道融合资金,完善监管力度

2.3.1 多渠道融合资金,将相关资金实现聚合,形成集中投入,保证农田质量 当地政府需要从新增加的建设用地中提升资金比例,将其作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专用费。还需要积极探求市场化模式,引入民间资本。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完成后,土地实现连片式发展,易推动土地实现流转,可以充分从这一优点出发,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并且在投资人注入资金前,和当地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建成后再进行流转,并且在流转费方面进行必要的优惠。

2.3.2 还需要加强监管力度 首先,创建高标准基本农田监督管理体制。制定高标准农田监督管理基本办法,确定监管机构和管理基本职责,对管理程序进一步规范,对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进行规划、立项、工程实施等进行专门监管。其次,创建高素质的监督管理队伍。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际出发,创建监督管理队伍,对基本农田进行监督,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立动态监测系统,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动态进行监测,创建信息公开和情况通报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3 结语

总之,因地制宜建设高标准农田对保障与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来讲意义重大。为此,在充分明确因地制宜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价值基础上,确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原则,建立新的工作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多渠道融合资金,完善监管力度等策略,提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水平,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庄六孝.基本农田建设是首要任务——江苏省金坛市落实科学发展观思考[J].中国土地,(09).

[2] 郭培才.整合资源 规模推进 推动基本农田建设迈上新台阶[J].陕西水利,(02).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意义研究报告2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再次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战略底线,耕地是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虽然农田建设取得较大进步,但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突出,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建设好,让“旱能灌、涝能排”、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础。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可以为绿色技术的推广创造条件,还能促进水、肥、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让广大乡村变成“看山望水记乡愁”的美丽家园。而通过以规模化的高标准农田替代碎片化的零散耕地,也有利于提升农业规模效益,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抓手。“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农业发展需要长期面对的现实。通过集中连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可以增强小农户抗灾减灾能力,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基础。

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举措。下一步,各地区、各部门应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折不扣地落实《意见》各项要求,脚踏实地,主动创新,建好管好用好高标准农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意义研究报告3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再次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战略底线,耕地是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虽然农田建设取得较大进步,但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突出,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建设好,让“旱能灌、涝能排”、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础。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可以为绿色技术的推广创造条件,还能促进水、肥、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让广大乡村变成“看山望水记乡愁”的美丽家园。而通过以规模化的高标准农田替代碎片化的零散耕地,也有利于提升农业规模效益,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抓手。“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农业发展需要长期面对的现实。通过集中连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可以增强小农户抗灾减灾能力,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基础。

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举措。下一步,各地区、各部门应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折不扣地落实《意见》各项要求,脚踏实地,主动创新,建好管好用好高标准农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意义研究报告4

一、要充分认识到土地问题是我们县跨越式发展绕不过的弯、避不开的坎

同志们都知道,这几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逐年趋紧,土地的闸门更是越来越紧,想争取一分的建设用地指标越来越难。从前天县委、县政府召开的重点项目推进调度会来看,大家所反映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不外乎是土地的问题、资金的问题,其中土地的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我说,土地问题对于我们*县的跨越式发展来说,是绕不开的弯、避不开的坎。从我们县自身来看,自*年以来,市政府每年给我县的用地指标大约每年都在500亩左右,而实际上我们每年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需要的用地指标远远不止这些,每年大概都在五千亩左右。今年,合肥市的建设用地更为紧张,市政府今年已经不再向三县分配建设用地指标,只有通过土地置换、实施增减挂的方式来增加建设用地,解决指标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全县经济发展中的土地瓶颈问题,已经迫切的摆在我们各级干部面前。从目前来看,省政府出台的《建设用地置换暂行办法》,可有效解决建设用地不足问题,是省政府为支持地方发展而开的土地口子,这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因此,同志们必须要认真学习研究这个政策,吃透文件精神,在工作推进过程做到活学活用、灵活运用,使政策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

一是开展这项工作的机遇稍纵即逝。据土地部门了解,国土资源部对我们安徽省出台的这个暂行办法并不是非常认可,有可能会随时终止实施,也就是说,这个机遇有可能稍纵即逝,所以我们要必须要抢抓机遇,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我们县的土地增减挂和置换项目的报批工作,以此来缓解我们县的建设用地压力,弥补建设用地不足问题。

二是开展这项工作可以节约大笔资金。挂钩、置换新增的建设用地在办理报批时,不需要办理农转用,可以直接报批,同时报批时只需要交纳征地管理费,不需交纳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占用税等费用,仅此一项,每亩报批费用就可以节省费用近3万元,今年我们如果能顺利报批5000亩土地的话,就可节约报批成本1.5亿元。所以说,这项政策的含金量确实非常高。

三是开展这项工作意义重大。首先,有利于加快我们*县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一方面,通过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将有效推进工业项目向开发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及中心村集中,基本农田向保护区集中;另一方面,整理所得到的新增耕地面积,等量置换到城镇建设区,可以保障我们各乡镇的工业发展、园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有利于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再次,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是一举多得的大事、好事。因此,各乡镇各部门都要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反复强调的要求上来,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强化措施,全力推进这项工作。

二、进一步把握工作重点,强力推进

实施缩村让地项目推进新农村建设,业务性强、涉及面广,必须突出重点,明确任务,才能保证顺利完成。为此,要把握以下几项工作重点:

一要重点突破。项目实施工作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先易后难的时序安排,找准主攻方向,力求实现四个突破:一是在去年合肥市缩村让地三个试点项目上求突破。马湖小陶村、白龙清水村、古城下午、小戈村一定要尽快完成任务,把新村庄建设好,把群众安置好,把老村庄复垦好,真正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二是在确权置换上求突破。各乡镇都或多或少存在零星分散的不宜利用的建设用地,诸如废弃工厂、小企业、学校等。首先要对这些遗留问题进行调查摸底和确权,再进行置换。这样不仅矛盾小,不需要建新,也比较容易操作。三是在缩村置换上求突破。要切实做好项目的选择以及拆旧区项目库和建新区项目库建设,确保挂的上、拆得掉,建得成、换得来,搬得进、垦得出。四是在“增减挂”上求突破。虽然“增减挂”要报到国土资源部批,周期长,但我们也不能完全放弃。我们在尽量走置换方式的同时,也要以增减挂为辅代。

二要统筹兼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高标准、高质量进行建设,全面提高农民居住水平,改变以往的“脏乱差”现象。二要与城镇化发展相结合。要把土地增减挂、建设用地置换增加的用地指标用于城镇化的建设。三要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要把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好,要与基本农田建设、水利、林业等相关产业有机结合,以切实发挥土地增减挂、置换的综合效益。今年元月份,建设部了一个最新的《镇规划标准》,从今年5月1号就开始实施,其中很多条款都是强制性条文,是必须严格执行的,希望乡镇的同志回去后能买一本看一看,坚持远眼光、宽思路、大手笔、建精品的理念,高标准、高起点地做活做好我们县城镇建设文章。可能我们大部分乡镇由于受乡镇财力和资金的限制,很难一步实施到位,但是我们必须要坚定的朝着城乡规划一体化的这个方向去努力。

三要加强监管。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健全和完善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重点抓好项目建新区招投标、工程监理和质量管理,坚决制止招投标活动中的“暗箱”操作、层层转包、违法分包和工程监理流于形式等违规行为,确保把这项工作做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要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监管,重点检查资金筹集情况、资金到位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和专款专用。同时,要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查,对拆迁安置、新村庄建设中涉及的重要事项实施跟踪督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三、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一要切实加强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局高度来认识实施缩村让地工作,乡镇政府一把手要亲自过问,切实肩负起全面抓好实施缩村让地工作的责任。县国土部门要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规划选址、项目方案书的编制、项目争取和实施、工程招投标、项目监督管理和资金使用、新增用地指标的验收及使用中发挥好职能作用,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县计委、财政、建设、规划、水务、农委、交通等相关部门要强化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围绕项目主动做工作,各尽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整体联动,努力形成上下一心、条块结合、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要强化舆论宣传。实施缩村让地项目,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好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有的群众可能会对这项工作还不了解,存在这样那样的担心和顾虑,有的甚至会出现抵触情绪,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电视、广播、宣传车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要把实施增减挂、置换项目的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宣传到位,切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要严格目标考核。县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缩村让地工作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各乡镇要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建立并落实责任制,把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定人、定责、定标准、定进度、定时限,做到工作有计划安排,有目标要求、有奖惩办法。要加强督查督办,创新考核方式,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明查与暗访、个别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等方式,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反馈工作情况,总结推广经验,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县国土部门要及时指导、及时处理,以推进工作落实。对工作扎实、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县委、县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质量不高的要通报批评直至追究责任。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意义研究报告5

真抓实干科学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xxx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验材料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一年来,xxx镇党委政府在黑山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五新”为目标,以“十项”工程为重点,以“四清”“四改”为突破口,统筹规划,真抓实干,在增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实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的开门红。

一、强化领导,分兵把口,实现事事有人抓,人人有事干

党政领导认真学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文件和书籍,充分认识到了这一历史任务的重大意义,将其纳入四家子镇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党委会、镇村干部会议,开展动员和调查研究,经过认真讨论,制定了xxx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年规划》和《xxx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方案》,并且按照规划和方案有条不紊的逐步落实。在“三秋”生产阶段,按照xxx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提出“大干60天”的口号,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取消节假日,放弃休息,包片包村,把中心工作分成招商引资、棚室建设、植树造林、“四清”“四改”四条线,分兵把口,落实责任。形成专人专抓,上下联动,事事有人抓,人人有事干的良好态势。疑难问题由主要领导亲临现场,坐阵指导,当日事当日毕,当机立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强化宣传,广泛动员,实现户户都知晓,人人皆参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民的事业,所以一定要做到舆论先行,从年初开始,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除召开党员、镇村干部参加的动员会,还充分利用广播有线电视、广播、标语、广告牌匾等各类宣传工具,镇村共召开动员会50多次,播出电视讲座20次,开广播会130次,张贴标语50条,制作广告牌匾15个,全方位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让老百姓了解这一重大任务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宣传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以及我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年规划和当年的实施方案,在认识上达到实现知晓,进而在行动上实现人人参与,全镇上下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干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全力支持,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全镇形成“户户谋求致富路,人人建设农村”的氛围,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特别是“四清”工作由于宣传到位,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全镇共清理柴堆6347处,粪堆5200处,垃圾堆5500处,清理各种违章建筑2800处,清理路边沟2万延长米,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了村屯环境整治任务。

三、强化实效,真抓实干,实现环环扣得紧,处处落得实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强化实效,不走过场。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结合本镇实际,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主要做了十件大事: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棚室建设掀起新高潮。采取镇村引导协调,群众自愿串地的原则,全年新发展棚室815座,占地面积达到3100亩,建成6个高标准高效日光温室小区,全镇有棚菜面积22300亩,实现人均1亩棚,全年新发展水浇地7000亩。二养殖业发展又上新台阶。稳定猪禽,发展牛羊,以小区牵动,整体推动,建设畜牧养殖小区。按照科学、卫生、生态的标准,对原有的11个小区进行改造,新建3个占地超过100亩的养殖小区。三是大力发展绿色银行,植树造林又有新突破。以两河流域绿化,林网、迹地造林为重点,统一规划,承包到人,全年完成造林1万亩,全镇累计造林面积突破4万亩,受到市县领导的好评。建设了四家子、六间、赵家3个万树村庄,四家子村通过了辽宁省绿化委员会和辽宁省林业厅关于省级绿化模范村的坚持验收。五是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果。全年引入资金1370万元,新上项目6个。其中投入520万元建立的蔬菜批发市场已经在6月份投入运营,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投入385万元建立的东风食品加工厂也将对全镇的养殖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六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新增强。全年投入大型施工机械800个台班,投入人工15万个,完成农建土方120万立方米,大大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七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新提高。全镇机翻、机旋、机播面积达到100%,为了弥补机收程度低的缺陷,秋季投入46万元,购进2台“久保田”水稻联合收割机,使全镇水稻机收面积达到60%。八是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今年新成立了蔬菜、水稻、农机、养殖四个协会,切实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了生产致富过程的难题。九是示范村建设上了新档次。县级示范村四家子村今年总投资40余万元,维修了村部,新建了占地2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齐了“四厅”,修建了700平方米的花坛,栽了500棵风景树,维修了5000米的村路,受到上级领导和当地群众的好评。十是社会事业有新发展。完成大许线6公里油路工程河座桥涵配套建设;新型合作医疗全面开展,参合率达到77%;完成3个村1000户防氟改水工程,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有线电视今年新发展700户,入户率达到40%。

四、强化措施,设计载体,实现招招见真功,项项有奖惩

干成事业,必须措施得力。一是设计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民教育活动。全镇开展送文化、科技、法律知识“三上门”活动,妇联牵头开展了增收致富项目进家庭、科技知识进家庭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家庭创建和评选活动,以家庭建设为切入点,引导家庭成员逐步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提高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实现网络化管理,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形成网络,不留死角。三是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在明确目标任务职责的基础上,实行工作绩效与村干部工资挂钩,对态度积极,工作认真,效果显著的人给予奖励,否则给予一定惩罚。四是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村村都有《村规民约》。

五、强化共建,主动出击,实现人人都支持,家家都资助

县里包片领导对我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予了的大力支持,经常到实地调研,亲临现场,指导部署工作任务,帮助出好点子,研究好方法,讨论并解决实际难题,在工作策略上指点迷津,宏观掌控,使我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不走弯路,顺畅发展。在文化广场建设资金方面,一是主动出击,争取到包扶单位的支持,粮食局、烟草局伸出援助之手,分别出资4万元和3万元;二是村企共建,驻镇企业筹措资金2万元,支持文化广场建设。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意义研究报告6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水平,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提升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大力推进以高效节水为主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村致富、农民增收。

二、建设任务及完成时限

(一)建设任务

20xx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51.2万亩,由市辖七个旗县区实施。其中,土左旗17万亩(普通高标准农田12万亩,农业生产发展专项5万亩);托县21.5万亩(普通高标准农田16.8万亩,旱作高标准农田0.5万亩,农业生产发展专项4.2万亩);和林县5.9万亩(普通高标准农田5.1万亩,农业生产发展专项0.8万亩);武川县普通高标准农田4.5万亩;清水河县旱作高标准农田0.7万亩;赛罕区普通高标准农田1.1万亩;玉泉区普通高标准农田0.5万亩。

(二)完成时限

20xx年51.2万亩建设任务,2月底完成初步设计方案的编制,3月25日前完成施工监理招投标,3月底全部开工建设,11月30日前全部完工,12月31日前完成竣工验收。24万亩建设任务,4月30日前全部完工并完成竣工验收;25万亩建设任务,5月30日前全部完工并完成竣工验收。

三、建设内容和标准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

按照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要求,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的保持、科技服务和建成后的管护等工程内容的实施,达到市委、政府提出“两增、四控、七配套”的建设标准要求,按照“十个集中”的工作举措,推进项目实施;在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运营管理上,坚持“五化”的原则(即:生产标准化、经营模式化、产业特色化、产品品牌化、农民组织化)推动项目建设,项目区土地流转率达到60%以上。

(二)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关于20xx年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要求的通知》要求和技术标准,在清水河县和托县进行旱作高标准农田试点示范。按照“优先利用天上水、高效利用灌溉水、控制使用地下水”原则,重点围绕“蓄水、保墒、集雨、节灌、抗旱”五大环节。因地制宜建设传统集雨水窖或新型软体集雨窖,集雨场、引水沟、沉沙池、防护围栏等取用水设施,使设计灌溉保证率达到50%以上,提高旱作农田收益水平。

四、工作措施

坚持“五统一”的原则。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核,统一上图入库。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下达20xx年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农建发﹝﹞2号)要求,合理规划布局项目,制定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近期规划。-,由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和市水务局四部门组织建设的高标准农田117万亩,其中符合建设标准的57万亩,基本符合建设标准的40万亩,不符合建设标准的20万亩。-20xx年,由市农牧局组织建设的高标准农田100.2万亩,20xx、20xx两年每年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50万亩,从20xx年起,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项目资金,对-建设的不符合建设标准的高标准农田进行提质改造,同时,对自然条件较差的旗县区,推广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xx年末,将全市“两区”划定331万亩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二)统一标准提高质量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为依据,因地制宜,根据项目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坚持“量水而行,以水定地,以水定产”原则。在使用地表水的黄灌区采用渠道衬砌的节水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在使用地下水的井灌溉区,采用高效节水滴灌,精准灌溉,大大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实现增产增收,对两种不同的灌溉模式,运用不同的技术方案,统一建设标准,达到“田、水、路、渠、林、电、技”综合配套完善。

(三)加强管理组织实施

根据自治区农牧厅下达的农田建设任务,市农牧局及时将建设任务分配到相关旗县区,旗县区农牧局按照《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农村部第4号令)、《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农﹝﹞46号)、《农业农村部关于下达20xx年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农建发﹝﹞2号)等有关规定,进行项目选址和前期的准备工作,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和公示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审计等单位参与项目建设,各参建单位按其职责要求履行职责。市农牧局负责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审批、指导、监督检查和验收。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参建各方的资格要求:勘察测绘单位必须持有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测量丙级(含)以上资质;规划设计单位必须持有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土地规划丙级(含)以上机构证书、水利行业(灌溉排涝)专业丙级(含)以上资质证书;施工单位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必须具有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同时具有足够资产及能力来有效履行合同;监理单位必须持有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监理综合资质证书、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乙级(含)以上资质证书或农、林、水工程监理乙级(含)以上资质证书。

(四)规范程序完成验收

按照《关于做好度建设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内农建发﹝20xx﹞82号)、《呼和浩特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验收方案(试行)》(呼农牧字﹝﹞678号)文件要求,组织开展竣工验收工作,由旗县区农牧局组织初验,初验合格后,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报告,附初验意见、竣工决算审计报告等,报市农牧局申请竣工验收,初验不合格的项目不得申请竣工验收。市农牧局组织竣工验收,对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核发农业农村部统一格式的竣工验收合格证书,并将验收结果报自治区农牧厅备案。

(五)整理归档准确上图

竣工验收的项目,旗县区农牧局应按照有关规定对项目档案进行收集、整理、组卷、存档。在信息平台上对项目建档立册、上图入库并与规划图衔接。在项目区设立统一规范的公示标牌和标志。及时按有关规定办理资产交付手续。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明确工程管护主体,拟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保证工程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正常运行。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责任,承担建设任务的各旗县区人民政府要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主体作用,加强对本旗县区农田建设工作的领导,研究细化具体工作措施,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将工作落地落实,按照“闭环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一项目政治任务抓紧落实。

2.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由市农牧局牵头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和项目推进工作专班,深入项目区进行指导督促,定期调度项目建设进度,跟踪资金拨付情况,建立调度台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各项目旗县区作为实施主体,要科学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细化工作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按市委、市政府规定的时限完成建设任务。

3.统筹项目建设资金。加大市县两级财政配套资金,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亩均投入,提高建设标准。鼓励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和种植大户以投工投劳的形式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4.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组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农田建设队伍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对项目区农户进行适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参与项目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强化示范引领。学习先进地区的工作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在项目旗县区进行试点示范,通过示范总结适合本地区的经验,推广应用,如:盐碱地改良技术,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等。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意义研究报告7

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是指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1。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介绍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设效益。

建设目标

根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xx—2030年)》2,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到2025年,累计建成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1.05亿亩高标准农田,其中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8.5亿亩,分散布局高标准农田2.25亿亩;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对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到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其中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9.6亿亩,分散布局高标准农田2.4亿亩;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对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的支撑作用更加显著。·

到2035年,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为打造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造基础条件。

建设内容

根据《规划》,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土地平整。通过机械化或人工方式,对土地进行整平、整形、整理等操作,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机械化水平。

灌溉排水。通过建设灌溉渠道、水泵站、节水灌溉设施等工程,实现旱涝保收、节水增效;通过建设排水沟渠、泵站、涵洞等工程,实现排涝防盐、改善土壤。

耕地保肥。通过施用有机肥、绿肥、复合肥等方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力水平;通过种植绿肥作物、轮作休耕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和生物活性。·

防风固沙。通过种植防风林带、草带等植被,降低风速、阻挡风沙;通过覆盖秸秆、塑料膜等物料,减少土壤风蚀、水蚀;通过建设沙障、沙篱等工程,固定流沙、防止流动。

防虫防病。通过建设防虫网、防鸟网、防鼠网等设施,防止害虫、鸟类、啮齿动物等对农作物的危害;通过种植抗病抗虫作物品种、施用生物农药等方式,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抗虫能力。

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农田气象站、土壤水分监测站、农业物联网平台等设施,实现农田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管理;通过建设农业无人机、智能机器人、农业大数据中心等设施,实现农田生产的精准化和自动化。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义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指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1。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障粮食生产能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显著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据评估,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项目区粮食产能平均能够提高10%~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左右2。到20xx年,全国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80%,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基础支撑作用。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和环境条件,提升农作物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实现耕地高效利用、科学管理和保障农民增收等目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注重土壤改良、节水灌溉、有机肥料、防风固沙、防虫防病等措施,有利于提升耕地质量等级,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恢复和提升。

推进农业现代化

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为打造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造基础条件。高标准农田建设注重信息化建设、机械化水平、规模经营模式等方面,有利于实现农田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管理,实现农田生产的精准化和自动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意义研究报告8

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经乡党委研究,决定树立南昌县莲塘镇为学习标杆单位。莲塘镇近年来,先后荣获了“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先进集体”部级先进集体;“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康建设明星镇”、“全国先进司法所”、“全省投资环境五十佳最佳乡镇”、“全省第三届创建文明工作先进城市”、“全省农村税费改革先进乡镇”、“全省十强乡镇”等省部级荣誉7个;“全市三民好班子”、“全市文明镇”、“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市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全市劳动保障社区平台工作先进单位”等市级荣誉20余个。

一、学习目的意义

通过开展向标杆学习活动,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找准差距,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发展目标,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提高业绩。学他人之长,创自己之新,营造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推动全乡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源南提供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

二、学习内容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把保增长与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科学近年来,通过开展“拉网式”招商、实行“保姆式”服务、倡导“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发展理念,莲塘镇“变身”成为客商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大的“风水宝地”。是南昌县重大重点项目突破年,莲塘镇严格按照“一城两区两基地建设”的目标,强势推进了涉及道路、民生、商贸、城中村改造等重大重点项目建设64个,初步测算固定资产总投入达4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项目有11个,派出工作人员达300余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繁重的拆迁征地安置工作,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租用,深入群众,奋战在工程第一线,保证了重大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为有效抗击金融危机,加快“四县”建设注入了强实的后劲。

三、学习措施

1、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以实现“六一工程”为总目标,以“三比三看”活动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载体;改革创新、务求实效,统筹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执政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着重打造基层党组织亮点;以“我是党员我带头”为主题,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员争先锋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将招商引资工作摆在头号重要位置,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情招商、以商招商、项目招商、特色招商”,在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联络一位亲友,介绍一个客商,提供一条信息,引进一个项目”的“四个一”招商引资活动,切实扩大招商引资成果。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把源溪、南溪村建成一片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着力提高耕地的持续增产能力;抓好农业机械装备建设,进一步推广和提高我乡农业机械的使用面和使用率。按照“沿路沿线、以点带面、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凸显特色”的工作思路,抓好新农村建设点的建设;结合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搞好建设点的“三绿一化”工程,做好农村清洁工程。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意义研究报告9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需求。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人们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需求压力日益增加。而因为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等,迫切需要下大力气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还可以提高现有农业的装备水平,从而提高现有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率,同时还能促进农民的增收。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而通过平田整地、建设农田林网等可以改善农村面貌,提高新农村形象。

要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据悉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容主要分为田间基础设施工程、地力建设工程、科技支撑工程。其中田间基础设施工程主要包括田网、渠网、路网、电网等建设。地力建设工程是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建设。而科技支撑工程是集成包含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施肥、生长环境智能化监测、生产管理信息化农业物联网技术。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意义研究报告10

1、目的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目的在于确保我国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提升农田等级以及提高农民的利益。

2、意义

(1)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生态这3个方面的共赢,加快建设新农村的脚步,能够有效的解决农田环境乱、农田灌排系统不配套、抗灾能力比较低、部分可耕地高低不平等问题,很好的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加了耕地面积,从而扩大了农民的利益。

(2)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以及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平田整地、建设农田林网等措施能够很好的改善农村的面貌,使农村的形象变得更好。

(3)建设高标准农田能够很好的提高现有农业的装备水平,从而便可以提高现有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土地的产出效率。

农田建设项目包括哪些?

1、临时工程

主要包括了施工场外交通工程、施工场外供电及通讯工程和施工导流、截流工程。

2、建筑工程

(1)土方工程:包括了人工施工土方工程、陆上机械施工土方工程、水力机械施工土方工程、挖泥机船疏浚土方工程、秸秆还田及其它土壤改良工程。

(2)砖石工程:干砌石工程、浆砌砌石工程。

(3)防护工程:植(织)物防护工程、混凝土护坡、护底工程、防护林工程、水土保持工程、苗圃工程。

(4)管道工程:涵管铺设基础混凝土工程、混凝土管道预制与铺设工程以及其他管道铺设工程。

(5)基础工程:软土地基换垫层、预制混凝土桩基工程、混凝土灌注桩工程。

(6)建筑物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工程:现浇混凝土工程、预制混凝土及安装工程、钢筋制作安装工程。

(7)其它工程:道路工程、房屋工程、废弃建筑废除工程、通讯以及输电线路工程。

3、机械电器设备以及安装工程

(1)主机泵设备及安装工程:水力机械辅助设备及安装工程、电动机及安装工程、水泵及安装工程。

(2)起重设备及安装工程:桥式起重机及安装工程、电动葫芦和单轨小车及安装工程、轨道和滑触线及安装工程。

(3)电气设备及安装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及安装工程、电缆和母线及安装工程、低压设备系统及安装工程、控制保护设备及安装工程。

(4)通讯设备及安装工程:调度通信设备及安装工程、微波通信及安装工程、载波通信及安装工程、光缆通信及安装工程。

(5)变电设备及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及安装工程、高压电器设备和一次拉线及安装工程。

(6)其它设备及安装工程:喷微灌设备及安装工程、农业机械设备购置工程以及其他设备购置工程。

4、金属结构设备以及安装工程

(1)钢闸门和铸铁门设备及安装工程:平板闸门及安装工程、闸门埋设件设备及安装工程、闸门防腐工程。

(2)启闭机设备及安装工程:油压启闭机及安装工程、卷扬式启闭机及安装工程、螺杆式启闭机及安装工程。

(3)其它:拦污栅设备及安装工程、压力钢管设备及安装工程、小型金属结构件制作及安装工程。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意义研究报告11

新中国成立以来,洛宁县又是一个典型部级贫困县,当地居民靠农业为生。当地政府结合当地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充分重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经过近60年的努力,洛宁县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抗旱灌溉和除涝中都发挥了显著效益。

2农田水利方面存在问题

洛宁县农田水利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工程建设初期,各方面资源历史条件所限,全县农田水利工程本身先天性不足;再加上工程建成后,长期处于无序运行状态,且缺少必要的后期资金投入。目前洛宁县农田水利工程凸显出较多问题,制约了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计划的实施和综合效益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渠道淤积、损坏严重。洛宁县灌溉渠道总长度1296.3km,防渗渠道长度446.6km。渠道工程建设初期,由于设计标准较低,大部分渠道为土质渠道,输水损失大,淤积、乱扒口现象严重,下游渠道损坏较多。特别是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和取消农业税以来,农民惜地如金,平沟种植现象普遍,加剧了渠道工程的损坏,致使沟河引、排水不畅而形成旱涝灾害。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不足。由于资金缺乏,整体投入不足,洛宁县灌溉面积仅为0.952×104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7.3%,发展空间较大。在已成灌区范围内存在桥涵闸等建筑物不配套,县内的中小型灌区建筑物配套率平均为70%,农忙季节,群众阻水路坝现象较多,已严重影响渠道工程的效益发挥。机井分布不均,加上机井自然报废和配套不完备,配套率和完好率均在72%左右,不能及时投入灌溉,造成农业减产。3)节水灌溉面积比重较小,用水浪费现象严重。由于建设资金短缺,渠道衬砌跟不上,洛宁县内4个中型灌区的渠道防渗长度仅为总长度的34.4%;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设施不足,现状年节水灌溉面积为0.65×104hm2,仅占耕地面积的11.8%;农业灌溉多采用大水漫灌,灌溉方式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需进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4)管理机构及运行机制不健全。洛宁县现有一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水利局工程管理站进行管理。由于水费收缴困难,人员报酬不能落实,管理队伍机构不固定,管理不善和不到位,造成工程损坏不能及时维修,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运行。

3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针对洛宁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全县经济发展建设总体战略目标,结合县内各乡镇实际农田水利建设情况,-,洛宁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共组织新打机井14眼,新打大口井21眼,新建小型泵站106座,新建塘堰工程21处,修建蓄水池212座,铺设低压管道1442.3km。

4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分析

4.1经济效益分析

4.1.1新增经济效益

新建高标准灌溉工程投入使用以来,新增灌溉面积0.605×104hm2,使全县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558×104hm2;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新建节水灌溉工程运行以来,3年内共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625×104hm2,每年每公顷节水150m3,节水总计达到93.8×104m3。若每方水按0.5元计,节约资金46.9万元。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实施后,年新增供水能力1128×104m3,供水保证率得到提高。同时,在丰水年,可为农业现代化园区、农业产业基地提供配套水利设施。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过去,灌溉浇水困难,一家人每天要派人找水引水浇地,以保证农田的正常灌溉。实施该项目后,改善了以前浇水难的问题,节省了过去找水引水的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转为专心从事农业生产或外出务工。通过抽样调查,该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年节约工日4.0万个,若每个工日按20元计取,每年省工效益达80万元。此外,洛宁县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和秋杂粮为主,以花生、烟叶等经济作物为辅。农作物耕作制度为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根据实地调查统计,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成以后,由于适时、适量地进行了灌溉,粮食作物每公顷增产600kg,共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75.2×104kg,夏粮、秋粮平均单价按2元/kg,增加产值达750.4万元;经济作物每公顷增收1080元,共增加产值124.22万元。通过调查研究,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新增效益共计达到1001.52万元。

4.1.2经济效益分析

洛宁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总投资9012.99万元,经济计算期采用,社会折现率采用7.0%。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和《农田水利建设技术规范》,对本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4.2社会效益分析

实施该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以来,加快了洛宁县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促进了全县社会文明的进步。经过分析,其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1)促进了地方、乡镇工业企业的发展和国民生产总产值的增长,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2)促进了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了农田灌溉保证率,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单产,农村人均收入增加达170.62元。3)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繁荣了地方经济,增加了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4)解放了农业劳动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促进了社会稳定。

4.3生态效益分析

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方面。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农田灌溉条件的改善,给当地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提供了基础条件。项目实施前,由于渠道输水条件差,灌溉时农民常常因争水引发许多矛盾,给政府工作和灌区管理造成许多被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后,不但稳定了社会秩序,而且密切了党群关系,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一心一意致富奔小康。项目的实施,扩大和改善了灌区实际灌溉面积,改善了灌区水利环境,提高了农作物应对旱涝天气的抵抗能力,调节和控制了农田水分状况,改善了土壤中的气、热和养分状况,调节了农田小气候,改善了农业生产种植条件。2)改善环境方面。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实施后,灌区农田小气候得到了改善,空气湿度提高,有利于农作物生产,生态环境正向良性发展。同时,项目的实施,使灌区灌排渠道布局进一步得到合理优化,节约了土地,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此外,项目的实施还美化了农村人居环境,做到了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排灌衬砌化、道路砂石化、田间园林化、耕作集约化、种植立体化,推动了农村小康建设的步伐。实施节水灌溉后,实现了快引快灌,达到了节水保肥,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预防和减弱了干热风、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5结语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意义研究报告12

高标准农田,作为一个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其重要意义的几个方面:

1. 提高粮食产量:高标准农田通过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耕作效率和粮食产量。通过保证土壤肥力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增加粮食产量,有效应对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的挑战。

2. 保护生态环境: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科学合理利用土地和资源,减少农业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的污染,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也能够减少农业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提升农民收入水平:高标准农田可以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提供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和技术支持,农民能够在农田管理、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从而增加收入来源,提高生活水平。

4.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它不仅有助于农业生产的提高,还能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相关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对于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农民收入提高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推动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实现农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起着积极的作用。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意义研究报告13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人们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需求压力日益增加。而因为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等,迫切需要下大力气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还可以提高现有农业的装备水平,从而提高现有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率,同时还能促进农民的增收。具体来讲,建设高标准农田具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需求压力日益增加。而我国耕地正呈数量减少、质量下降趋势,中低产田比重较大、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未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对农业影响不断加大。要实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迫切需要下大力气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二是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中央提出要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是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化农业基础的重大战略工程,也是实现绿色化的重要举措。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现有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高现有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率。

三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人多地少,必须立足于集约化经营,着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提高现有耕地的产出率和水资源利用率,走以内涵开发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合理利用农田,保护耕地,加强土壤改良和农田整治,推广节水增效技术,防止土壤退化、肥力下降,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平田整地、沟塘清淤、配套路桥涵闸灌排设施、建设农田林网,可以改善农村面貌,提高新农村形象。

四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

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不仅省工、省水、省肥,而且能够增加农业产量,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通过与社会资本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PPP模式),农民可通过投工投劳方式获得工资性收入,会有一定比例的项目投资直接转化为农民收入。此外,高标准农田建设可有效拉动机械设备制造、建筑建材和运输等行业发展,从而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高收入水平。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意义研究报告14

内容摘要:高标准农田项目是指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从社会民生角度来看有利于保障农业经济发展对粮食的需求,提高农作物质量,而且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高标准农田项目是指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而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土壤肥沃等,与现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义

回答高标准农田项目是指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从社会民生角度来看有利于保障农业经济发展对粮食的需求,提高农作物质量,而且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1、高标准农田项目是指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而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土壤肥沃等,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2、在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xx年,全国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3、建设高标准农田从社会民生角度来看有利于保障农业经济发展对粮食需求,提高农作物质量,还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而且可以加快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的提高。

4、从国家长远发展角度看,建设高标准农田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城镇化发展;实现耕地高效利用、科学管理及保障农民增收等目的。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义

1、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义是为了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耕地生产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2、10月1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建设工动员部署视频会议,要求加快建设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十二五”期间,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不少于2亿亩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确保完成全国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

3、,中央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85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农田建设补助资金694亿元,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生产发展专项165亿元。10月,中央财政已提前下达农田建设补助资金预算616亿元。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意义研究报告15

近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xx-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坚持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并重、建设数量和建成质量并重、工程建设和建后管护并重,健全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为今后十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明确了目标任务、“时间表”和“施工图”。

要深刻把握《规划》对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义。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全面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通过十年建设,不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2030年全国将建成12亿亩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并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2.8亿亩,能够稳定保障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要全面理解《规划》对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意义。高标准农田建设关系到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和农田生态环境改善提升。通过十年建设,将不断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农业发展的水土资源约束;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田生态功能,为乡村生态宜居提供绿色屏障。同时,也将持续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型升级,加快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要充分认识《规划》对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的意义。从各地实践看,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平均每亩节本增效约500元,有效增加了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通过十年建设,将在全国更广范围内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更大程度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率、增加土地流转收入,让更多农民不断鼓起“钱袋子”,持续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响鼓重锤。各地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采取有力措施,为《规划》顺利实施提供坚强保障,形成“共谋一碗粮、共抓一块田”的工作合力。同时要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推动农田建设迈上新台阶。

以上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研究的所有内容,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启示。谢谢阅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