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上海好吃便宜的美食 上海性价比高的美食

上海好吃便宜的美食 上海性价比高的美食

时间:2022-10-16 12:37:45

相关推荐

上海好吃便宜的美食 上海性价比高的美食

云南红河州绿春县玩了两天,上海张哥让我看看小饭店的价格,结果22元吃了两个大盘炒菜,有点惊着我了,虽然只是麻辣豆腐和韭菜炒鸡蛋,但是这两个炒菜的数量和质量都不错,这个建在山顶上的县城,饭菜价格低的超出了我的预估值,本来我想着在山顶上的县城,因为运输费高,饭菜价格也需要高一些的。

昨天下午在云南西双版纳一起旅居的上海大哥留言给我,让我去帮着看看绿春县小饭店的饭菜价格,安排。我还超额完成了任务,拍摄了一些绿春县小吃一些价格,等22元两大盘炒菜也确实惊着我了,我没想到价格这么便宜。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在绿春县的街头看到一个小店的价格单上,油条竟然一元钱一根,晕,我都不相信现在还有一元钱一根的油条了,但也有一种可能是这油条是袖珍版的,毕竟我没见到实物。因为他家的几个品种的包子都是一元钱一个,而我看到另外几家店里包子是两元一个。

最后一张小饭店的价格表是车站附近的,明显看出饭菜的价格高了一些,因为这些饭店主要的顾客是游客,所以饭菜价格高一些,正常。

因为云南绿春县整个县城只有一条街,这条街上基本囊括了绿春县所有的商业,以上的小饭店价格图片,全部是绿春县这条商业街上的小饭店价格。

我起床啦,对着手机说几分钟又可以去吃早点啦,旅行中的微头条就是心之所想,把我看到的听到的见闻分享给大家,配几张拍摄的图片,虽然简单,但胜在真实,如果有错别字,请大家包涵。#短租旅居# #绿春县#

这几天,读老上海媒体人孙玉声(1864-1940年)所著的《沪壖话旧录》,其中“上海昔时之物价”一文说到,“鱼肉面每碗二十八文,光面(即阳春)十八文,油炸桧每条四文”“。如米价在三四十年以前,上白米每石仅洋二元左右,最低时只二元五六角,至昂亦不过四五元。彼时洋价,每元可兑钱一千一百数十文,多或一千二百余文。”

因为米是人类生活的刚需,所以以晚清末期米价做基础参照,1石米约90公斤价值大洋2元多,目前的米价约5元每公斤,90公斤约500元人民币,大洋1元约值人民币250元,1元大洋若按1200文计,每文约人民币0.2元。以此推算1840年前后的人民币物价,鱼肉面每碗约5.6元,阳春面每碗约3.6元,油炸桧每根约0.8元。阳春面似乎卖贵了,现在也这个价,油炸桧倒是真便宜,现在卖1-2元吧。

本文想说的重点不是物价,而是"油炸桧",现在上海人早已改称“油条”,并且与大饼、粢饭、豆浆一起列入上海传统早餐“四大金刚”序列,市面渐已稀少,难以见到,所以也越卖越贵,而《沪壖话旧录》出版于1933年,当时却还称"油炸桧",此事令人好奇,什么时候改称为“油条”?

查询资料,很多书籍都在照搬照抄"油炸桧"源自南宋临安的说法,说是宰相秦桧和其妻秦王氏,里通金国,东窗定计,害死岳飞,激发义愤,于是有商家将这对狗男女形象用面捏成人形,粘在一起,丢入油锅,用以泄愤,谁料竟成一道美食。

那么,这种说法是否属实?不清楚。就连祖籍杭州的著名散文家梁实秋都未予肯定。他在《油条烧饼》文中说“我生长在北平,小时候的早餐几乎永远是一套烧饼油条——不,叫油炸鬼,不叫油条。有人说,油炸鬼是油炸桧之讹,大家痛恨秦桧,所以名之为油炸桧以泄愤,这种说法恐怕是源自南方,因为北方读音鬼与桧不同。为什么叫油鬼,没人知道。”

梁实秋的文章,引出油条的新名称,也叫做油炸鬼,这个说法又源自广州。鸦片战争前后,广州人饱受洋人之苦,将洋人唤作“番鬼”“鬼佬”,同样的油条食品,便赋予了一个新的含义。佛教十八层地狱,有拔舌地狱、蒸笼地狱、刀山地狱等,其中第九层叫做“油锅地狱”。以前人骂街,常要咒对方下油锅,大概便是广州人说“油炸鬼”的出处,与秦桧没一毛钱关系。现代人索性连“下油锅”也不骂了,不讲科学,还不如咒人“微信帐号被盗”实用。

然而,“油炸鬼”与“油炸桧”何时统一叫做“油条”?竟已无从稽考。不过,名称一变,只有象形,不再会意,其作为美食的功能更加纯粹,其附着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含义,已经荡然无存。[灵光一闪]#上海头条# #上海3000年#

上海坐满爷爷奶奶的小馆子...好吃到尖叫啊!

上海好多人排队的本帮菜【毛头老爹】‼️我you想吃了...

藏在弄堂里!之前去都时候人超多~

✅溏心蛋虾球

这个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