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浙大军事理论考研真题试卷 宁波大学军事理论题库

浙大军事理论考研真题试卷 宁波大学军事理论题库

时间:2021-06-11 15:46:32

相关推荐

浙大军事理论考研真题试卷 宁波大学军事理论题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到实地亲眼所见,心里才会踏实。”“只要祖国需要,定会全力以赴”,他主持中国70%的核试验,打破大国垄断,一生为国铸盾,映照百年风云,他就是中国“核司令”“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

在中国军事史中,核武器是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头等大事,此则依靠多位建国时期的科学家和军事技术员的努力,其中,程开甲不单是核武的开拓者之一,更是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他一生主持了超过30次重要核武试验 ,占了中国核武试验的七成以上,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军事“核司令”。

1、放弃外国高薪厚职,回国攻中国军事技术

程开甲1950年放弃英国高薪厚职,回到故土希望用科学救国。他初期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任教,并继续从事超导体等物理理论研究。 1960年,一纸神秘调令就把他调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任副所长。面对这份调令,他一句没问便动身,到了北京才知道研究所是研制原子弹的。

后来有人问程开甲:你在科研上不容易取得一定成果,是什么让你义无反顾,转为研发从未涉足的核武器?他斩钉截铁地回答:祖国需要。是的,为了战略安全,中国需要研发原子弹。

两年后,程开甲再被调到国防科委,工作也从研制原子弹转向核武器试验,这也是核武工程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实程开甲很清楚,自己的优势是在理论研究方面,但既然国家让他去搞试验,即便从头开始也要坚决服从。从此他便隐姓埋名,扎根在新疆戈壁深处的马兰基地。

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已经恶化,本来协助中国研发核武器的苏联专家撤走,刚起步中国核事业举步维艰,中国的科学家要研发原子弹只能自力更生。

在此期间,中国军事技术并没有停步,程开甲在极其艰苦条件下,解析出原子弹爆炸时弹心的压力和温度,为原子弹的整体力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他又经分析计算,推翻了苏联专家以往提出首次原子弹试爆采用空爆的方案,认为根据中国实际情况,空爆很难在测试与起爆同步、落点瞄准等问题上做到万无一失。最终当局采纳程开甲的建议将第一颗原子弹装在一个102.43米高的铁塔上引爆。

2、为中国军事发展,冒险深入核试爆心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随着一声惊天巨响,罗布泊腹地试验场的“磨菇云”冲天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其实这次试验除了让原子弹成功爆炸外,还有另一个骄人纪录,就是程开甲团队研制了1,000多部测量仪器,获得现场97%的试验数据,为日后进一步试验奠定基础。当年法国人进行第一次核试验,测试仪器没有获得任何数据,美国、英国、苏联也仅仅获得了很少的一部分数据,而我们几乎拿到了所有的数据。程开甲晚年说起这段历史,依然自豪。

后来程开甲继续主持各种核试验,包括中国第一颗氢弹、首次两弹(核弹和导弹)结合、首次空投试爆等。

累积大气层核试(爆炸高度在30公里以下的空中和地面核试)经验后,他推动把核试转入地下;地下核试利于保密、安全,污染亦小,优点明显,是核试的重要一步。当首次地下核试成功,程开甲和朱光亚等科学家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高温、高辐射的地下爆心实地考察,以获取珍贵的第一手数据,而这做法在世界核试史上也是没有先例的。

3、中国军事巨人,半生隐姓埋名

其实每次核试,程开甲都会亲身到最艰苦、最危险的一线。他晚年接受访问时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只有到实地看了,心里才会踏实。”

1984年,程开甲才离开马兰核试基地。从第一颗原子弹开始,他共策划、主持了30多次各类型核试,占中国核试验总数的70%以上,为中国的战略核力量作出巨大贡献;他也因此被大家称为“核司令”。当然,程开甲被称为“核司令”,除了因指挥核试次数最多外,他还是一名军人(调入国防科委后),而且确实担任过核试验基地的副司令员。

程开甲的身份和事迹,是1999年获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时才公开的。晚年的他继续在材料科学等方面进行研究,“我只是希望,我的建议、我的研究,能对我国的武器装备发展起到作用。”

11月17日,半生埋名为国铸盾的程开甲在北京病逝,享年100岁,这位为中国军事战略安全立下赫赫功勋的巨人,将被历史铭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