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流浪地球》:一个程序员拯救地球的故事

《流浪地球》:一个程序员拯救地球的故事

时间:2021-03-04 17:59:23

相关推荐

《流浪地球》:一个程序员拯救地球的故事

文 | 更深的粽

看完《流浪地球》,我走出影院时怅然了好久。

我的这种感怀有点像五味杂陈,我明确被某些东西打动了,但细细一想,似乎又不是那么回事。

但首先,我举双手推荐大家去看这部电影,肯定值回票价。

接下来谈我的感受和想法。

我想先对网上的几种观点做一个辨析:

1.《流浪地球》的故事并不是脱胎自小说《流浪地球》,而是《流浪地球》+《三体》+一众好莱坞大片(包括但不限于《天地大冲撞》、《世界末日》、《后天》、《》、《太空旅客》、《地心引力》等)

因此,这部电影是一部非常“工整”的向好莱坞科幻大片学习和致敬的影片。

至于这部电影的“刘慈欣味”,其实非常淡,形似但是神离。

但这,恰恰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关键,我后面会详细分析。

2. 《流浪地球》最大的成功来源于剧本的扎实,特效不错,可以称得上优秀,据说大部分由国产团队完成,要点个赞。

至于科幻设定和逻辑上的某些漏洞,可以原谅,除了硬核玩家,不会或者只会稍稍影响大部分观众的观感。

3. 《流浪地球》如果取得票房成功,并不是输出文化软实力的契机,而是证明中国有了制作好莱坞同等量级科幻大片的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软实力=技术能力+价值观,《流浪地球》并没有输出更多的价值观,除了人类共同的亲情、对生命的尊重、对集体的忠诚、爱与包容、永不放弃等,因此它只是具备了输出的能力。

以下开始讨论内容,有可能剧透,还没看的请绕行。

4. 《流浪地球》的改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它把刘慈欣原作中最重要的所谓叛军对地球派的“终极审判”给去掉了。同时,又引入了一部分三体的设定。其中“火种计划”和联合政府决定让航天器带着人类文明“叛逃”实在太容易让人想到《三体3》中的阶梯计划和蓝色空间号了。

这样的改编也许会让原著粉遗憾,但这样做从效果来看是正确的。放弃了原作对于群体非理性的批判(这是大刘小说的一个主旨,贯穿他的大部分作品,如三体流浪球闪等),只用心讲一个故事,虽然很老套但依然精彩,这就是一部商业片应该做的,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去谈诗和远方。

5.高晓松在《晓说》里试图引导刘慈欣的所谓小地方也能出大作品大作家的,有点跑偏但思路不能说错。环境肯定是对作家的写作有影响的,但这只是一部分。作者的成长经历,他的阅读师承等都是很重要的。

刘慈欣很明显受到苏俄文学的影响,这他自己也不回避。而俄罗斯民族整体上带着一种悲剧气质,作品厚重,深沉,大气但缺一些乐观和活力。这也部分感染了刘慈欣。

因此,一个承载着打开中国科幻电影局面的作品是不适合采取原著的基调和核心设定的。而目前的改写,基本师承了好莱坞灾难大片的技巧和看点,并且融合的并不违和,完成度很高,所以我说这片子首要的成功是在剧本。

这也提醒我们,中国的科幻大片重工业大片不是只缺技术,事实上电影是系统工程,每一环的缺失都会带来整体质量的下降,因此我们需要在各个环节上都向世界先进水准靠拢。

6. 影片的缺点:女性角色扁平化(这也是大刘小说的通病,如果被剪掉的部分是这方面的话,那我表示理解),对于核心决策者联合政府基本只靠AI代言,我猜想被剪掉的大部分跟这块有关,因为某种原因不能突出主人公和联合政府的分歧和博弈。

7. 点一下题,如果问“谁在这部电影中拯救了地球”,首先这肯定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回头来看剧情,男一提出了点子,但后面明确说了联合政府的以色列科学家已经提出过这个创意并且论证过(为什么是以色列科学家这也是个有意思的点),经计算成功几率为零。电影没有展现这个计算过程,大致的猜想可能是动力不足,那么吴京最终牺牲自己来“助推”就从逻辑上说得通了。

但我仍然觉得,最关键的一环是那个程序员李一一(最后被女主昵称为李长条,这么看他俩倒适合做一对儿),他成功破解了程序并修改让转向发动机按照设想的功能去运作。

各位不做编程的可能理解不了这个工作的难度,像影片中的这种地球转向发动机这种工程级别的软件,代码至少是上千万行以上,一个普通工程师根本不可能全部了解并且在短时间内破解和重新修改,大部分都是只了解其中的一些模块的一部分功能。而影片中根本没有给他调试的时间和机会,也就是说他要了解核心功能的基础上一次运行成功,那只能说他是一个天才。

因此,这个程序员才是这个拯救行动里最不可缺的一环,而男主的功能就跟里的男主一样,起了拔扳手的作用。当然吴京的功能也很重要,他起了领导指挥决策和最终助推的作用,但这就属于战略层面了。

8. 全片最让我出戏的地方是最后一群救援人员推发动机的场景。我知道好莱坞最擅长在这种临门一脚的地方做煽情,但是要讲力学原理啊,既然是合力推那么最前面的人承受的就是后面所有人的合力,以女主那小身板恐怕要被压扁了。

9. 全片最燃的一句话我认为是吴京的:“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这句话看起来像但并不是大刘的“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人类就是这么一个物种,既不是完全理性也不是完全感性,丢掉任何一部分,都不能称为“人”,这是我觉得这部影片最力图体现的主旨。

10. 对于很多人关心的大刘其他作品的影视化问题,尤其是《三体》,我会出一篇长文章分析《三体》影视化的困难以及这部小说的“不足”之处,科幻迷可以关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