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金刚经》:从六祖慧能开悟的八个字里找点启迪

《金刚经》:从六祖慧能开悟的八个字里找点启迪

时间:2021-05-10 04:50:15

相关推荐

《金刚经》:从六祖慧能开悟的八个字里找点启迪

六祖慧能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

相传,慧能没怎么读过书,大字不识几个,年少的时候以上山砍柴卖柴度日,一日听闻有人讲《金刚经》,有所感悟,后得知五祖宏忍法师在黄梅传法,遂至,被分配到伙房做杂工,依然做着舂米、劈柴的苦行。

老法师年事已高,意欲传法,公示信徒谁开悟谁得 衣钵。资历最高的神秀和尚夜里在墙上作偈一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因为不识字,听闻后也求人在墙上作偈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老法师觉察到慧能的根性,于是深夜把他召至密室进一步点拔,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当即大彻大悟,后面的都不用讲了,也因此得传衣钵,成为六祖,传颂一时。

在六祖慧能的故事里,为什么神秀和尚不能得传衣钵呢?我们从两个人的偈上可以看出,神秀和尚还有分别执著还未开悟,而慧能没有分别执著开悟了,所以受到老法师五祖宏忍的常识,持衣钵下山而去。

《金刚经》讲什么?《金刚经》就是教我们离分别执著,整部《金刚经》讲来讲去就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八个字,心若有分别执著,有所取相,就不能清净。只有不分别执著才能觉悟了,悟了就见到真相了,真相里没有分别执著,心就自然得清净了。

《金刚经》教我们应无所住,意思是无论身处什么环境,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不要分别、执著,但凡有一点分别执著就四相具足,也就具足了烦恼,心又如何得清净呢?

如果我们把“应无所住”这个道理应用到我们平常生活中来,就是叫我们要在平常生活环境里不动心,心保持平静。得 的时候莫欢喜,一欢喜就又动心了;失去的时候也别烦恼,一烦恼就又生烦恼,没完没了。

假如我们学会了《金刚经》的“应无所住”,在现实生活中就不会有什么得失心,这对我们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没有得也就没有失,没有生也没有灭,世间什么名利都不在乎了,心里面就会干干净净,得而无得,失而无失,这是何等的自在。

《金刚经》教我们而生其心,是要生得清净真心,不为境界所动,不住于相,认认真真去生活,认认真真去工作,但心里没有分别执著,不起心动念,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假如我们学会了《金刚经》的“而生其心,在现实生活中就会处处都若无其事一般,生活还是那个生活,工作还是那个工作,一切如常,但心不要事上,没有分别执著,行而有实,行若无行,那就自在了。

《金刚经》上教我们具体的做法是“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应无所住得清净,行於布施得大慈大悲;行於布施就在日常生活里,是要舍、要放下,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样样看得破,样样放得下,也就一无所住了,自然也就得清净心了。

佛法并非高高在上,佛理要应用到生活当中来才有意义。在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的基础上,如何应用到我们平常生活中来才是关键。

假如我们把佛家的教条“大道理”放置一边,我觉得有两个词非常适合于我们平常生活。一是知足常乐,一个知足常乐的人内心的希求就少,因为知足,所以许多东西即使你白送给他也没有太多意义,这是变通的“无所住”,以使在平常生活中保持身心清净;二是随缘,一个懂得随缘的人就不会强求些什么,现实生活中总有许多避不开的人事物,强求不得的、惹不起的,随缘顺着也是一种变通的“无所住”,让一切随缘就好,随缘而不攀缘,换得身心清净。

古人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头没有的怎么求也求不到,命里头有的不求它也来,何必要求?佛法修行讲观照,一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就足够我们心定,心无所住,自然生清净心,得的是大自在。

如果让我从六祖慧能开悟的八个字里找点启迪,我会归纳为知足和随缘两个词,除了我们可以从佛法中得到一些启迪以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这两个词,是我们平常生活中可以做得到的,佛法叫我们行于布施,修行重在行,理论上能做到多少就会得到多少清净心。

随缘而不攀缘,因为知足,所以常乐。这就是我从六祖慧能开悟的八个字里得到的启迪。道理放在这,就看我们怎么用,不管怎么用其中道理都是相通的,你以为呢?

本文纯属作者读书心得报告,不能代表佛法。读者自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