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项羽对刘邦 有怒 有喜 也有防 所以刘邦难做关中王

项羽对刘邦 有怒 有喜 也有防 所以刘邦难做关中王

时间:2020-07-14 13:45:25

相关推荐

项羽对刘邦 有怒 有喜 也有防 所以刘邦难做关中王

#为创作充电#

鸿门宴上虽然刘邦巧舌如簧地蒙过项羽没有杀他。但是,函谷关设防阻挡项羽入关总还是项羽的痛。他对刘邦有怒有喜也有防。

他的心思是想让刘邦成为一个乖乖听话的诸候王。他也怕刘邦当上关中王尾大不掉,所以入关前他就打定主意不设关中王。

从一开始他就没想过要封刘邦为关中王。项羽入关后,杀子婴封诸候。首先自封自己为西楚霸王。又分封了十八位诸候王,分封标准是:

第一,尊楚王为盟主;

第二,救赵入关。也就是跟随他一起起义过的将领和反秦起义之初已被确立的诸候王。

司马欣因当年秦朝时在栎阳任“狱掾”,曾救过项梁的命,被封为塞王,建都栎阳,管辖咸阳以东地区。董翳因为劝章邯降楚有功,被封为翟王,建都高奴,管辖陕北地区。章邯降将,入关前项羽已经封他为雍王,建都废丘,管辖咸阳以西地区。

这样关中被分成三份,分别分封给了三个旧秦降将,后来人们称关中为三秦。而刘邦,项羽即不想杀他,也不想让他强壮。于是和范增两人商量着把巴、蜀两郡交通困难的苦寒之地分封给了刘邦。关中和巴蜀两郡虽然只隔一座秦岭。

然,秦岭南北差别很大。秦岭以北富饶繁华。秦岭以南苦寒荒凉,秦朝时代岭南巴蜀就是安置罪犯之地。可怜的刘邦被封至巴蜀为汉王。

刘邦本以为按“怀王之约”,他做定了关中王。现在看自己被封到巴蜀之地为汉王,着实不服气,他想找项羽拼命。可是被周勃、萧何、灌婴、樊哙等人劝阻了。

萧何说:巴蜀之地虽然苦寒,那你好歹也是汉王,你现在要去和项羽拼,等同于送死。拼命不如活命,留得青山在,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再者《周书》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上天给你的你不要,肯定会遭报应。况且,“天汉”这个称号也很好呀。历史上能屈于一人之下,伸于万乘之上的有商汤与周武王。

希望主公能够像商汤和周武王那样,有朝一日,“还定三秦”,这样天下才会真正的有希望。听完了萧何的话,刘邦这才放弃了与项羽拼命的决心,并决定先入汉中再图大业。

张良是个有心计的人,他知道刘邦志在天下,所以他把刘邦赏赐给他的金百益,珠两斗全部送给项伯,他要为刘邦谋块能走出巴蜀的一条路。

刘邦明白张良的良苦用心,也给项伯送了重礼,他们俩一起求项伯,让项伯在项羽面前为刘邦说些好话,争取把汉中郡分封给刘邦。

项伯收到礼物后答应帮刘邦要汉中郡,项伯卖力地在项羽面前,替刘邦说了好多好话,项羽也就同意了把汉中郡分封给了刘邦。项羽没有想到,刘邦得了汉中郡,不只是多了一个郡的税收和兵源。

更重要的是,他日后走出巴蜀,“还定三秦”。汉中郡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汉中和关中只隔一座秦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分封后,各诸候王都高兴地离开关中,各自回自己的分封国去了。而刘邦在去他的汉中这条路不仅艰难,更是他的一段下坡路。

过去,他当混混泗水亭长时,三个字“贺钱万”,不仅混到了好酒肉还坐上了大厅的上席,更喜的好事是一个四十多岁混混,混了个十八岁的大户人家小姐做老婆。

“丰邑纵徒”虽然混了个逃亡,却也还有几十个弟兄跟着亡命隐匿,才让他有了起义军,捞了个沛公当,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在西入关中灭秦途中,一路上虽然打打杀杀,死里逃生。然而前面还有梦,一个美好的前程“关中王”在等着他。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巨鹿之战后怀王衰落,项羽崛起。项羽不断地威胁着他,打压他。给他封个汉王,还只许他带走三万兵。在这紧要关头,张良又要离开他,他要跟着韩王回国去扶佐韩王。

刘邦回忆起,在西入关中的这一路上。是张良不同意绕过南阳直入关中。结果智取了南阳,南阳一战刘邦壮大了队伍。峣关又是张良的疑兵之计巧取峣关直进蓝田,接收子婴投降。入关中之后,又张良劝他还军霸上。

项羽欲灭刘邦,又是张良通风报信出主意。鸿门一难,是张良为他遮风挡雨。一路走来,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桩不是张良的智慧让刘邦在胜利中壮大,哪一件不是张良的勇敢保住了他的生命。

就在张良与刘邦道别时,张良还在给刘邦出主意,告诉刘邦,进入汉中后,把外界与巴蜀相连的唯一一条交通栈道焚毁,你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你刘邦就扎根在巴蜀,永不离开巴蜀的决心。

果然,项羽相信了刘邦扎根巴蜀的决心,才放心地离开关中,回他的楚国,准备开心地做他的西楚霸王。刘邦呀,在往巴蜀的这一路,风一阵,雨一阵,张良走,将士逃。

张良的祖上世代为韩国重臣。韩国亡,张良失国失家。当项梁立楚怀王时,他便以为扩大灭秦势力为借口,趁机又让项梁把韩王后裔韩成也立了王。项梁同意立韩成为韩王,张良任司徒并发给张良一千多兵西取韩地立国。

韩王、张良率领着一千多兵也拼杀出了十几座城池。可是,没多久,又被秦政府夺走,只好在颖川即附近打游击。此时刘邦西入秦关攻打洛阳兵败,转道南下攻南阳入峣关。恰好与张良相遇。张良率兵跟随了刘邦,借助刘邦的兵力又收复韩国十几个城池。

韩王为报刘邦复国之恩,派张良护送刘邦入关灭秦。现在秦王朝已灭,各路诸候也分封完了,大家也都该回自己的封国,张良也该辞别刘邦回韩国。

韩信,家境贪寒。虽然是饱读兵书,如果不是打仗的话,兵书是不能当饭吃的。可是韩信除了懂兵法以外,其它什么事都不会干,每天靠蹭饭填肚子。

农民起义初,韩信就加入到项梁的军营中。熬了几年还是个小兵。他也曾为项羽用兵出过奇策,可项羽是个个人英雄主义者,没采用过韩信的计谋,自然也就没在意过韩信。

无奈的韩信只能另谋老板投靠刘邦。从关中到汉中的栈道已被刘邦烧毁。韩信只能翻越秦岭至汉中。翻越秦岭不是件容易的事,千百年来,没有几个人知道秦岭只有一条极其艰难的小路可入汉中。

韩信有幸遇到了一个知道这条小路的山人。并给他带路把他送入汉中。然而让这位山人想不到的是,韩信一入汉中,反手就把给他带路的山人杀死。韩信是个军事家,他每做一件事想到的都是他的计谋。

此时,虽然韩信不知道他日后会用“明修栈道”的计谋。但是他起码知道不能让第二个人知道,他韩信走过这条小路。百密而无一疏是胜利的保障。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韩信百战百胜。

韩信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刘邦军营,结果刘邦也没重用他,只做了个管粮饷的小官。不久又因犯法而判处死刑。

就在要砍头时,韩信见到夏候婴在现场,于是对着夏候婴喊道:汉王欲得天下,为何要杀壮士?夏候婴一听这人口气可真大,不俗,他还知道汉王志在天下。也就把他留下了没杀,并向汉王刘邦推荐了韩信。

刘邦有一个大优点,惜人惜才。听说韩信是个人才就又把他提升为中将。韩信当年虽然是个蹭饭吃的混混,但是到了军营中,这位军事奇才要的就不是一碗饭,一个小官了。在军营里他的官当得越大越能发挥他的奇才,所以,他又一次决定逃跑,另择明主。

其实韩信也明白,如果刘邦用他,他才能把自己的军事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他跑跑停停,累了就找个坟堆倒翘着脚睡觉了。那时他就懂,最好的休息是骨血倒流。

萧何一听韩信跑了,来不急向刘邦汇报,连夜策马加鞭追韩信。于是就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千古故事。萧何把韩信追回后,再次把韩信推荐给汉王刘邦,并要求刘邦搭台拜将。萧何明确地告诉刘邦,欲得天下,非韩信助力不可。

刘邦为了得天下,同意了萧何的提意,择一吉日良晨,搭台拜韩信为大将军。拜将后,韩信不胜感激,于是他推心置腹地与刘邦有了第一次的彻谈天下大事。

韩信一开口就直问刘邦:汉王比项王熟强?刘邦答曰:当然是项强刘弱了。韩信当场认同,并说:

若论兵力,确实是项强刘弱。但是,汉王欲取天下,还是可行的。因为项羽有三大弱点。凭他的这三大弱点项王必败。

第一,项王嗓门特大,怒吼一声可吓倒千万人。但他不会用将用人。充其量不过是“匹夫之勇”。

第二,项王对自己人心慈手软,恭敬有礼,将士们有病他会心痛流泪。哪怕自己没吃饱,他也会把他的食物分给大家吃。但是,当他的部下立了功时,他却不舍得奖赏,喜欢握权。所以只能算“妇人之仁”。

第三,项王所过之处无不生灵涂炭,天下百姓对他是敢怒不敢言,他没有民众基础。“不得民心”。大王你若想夺取天下,就得反其道而行之。以仁昭示天下。封赏功臣,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挑起将士思乡情,鼓动大家打回老家的激情。韩信还为刘邦谋定了一个“平定三秦的对策”。

韩信说:

汉王您定三秦只需要发一张布告即可。首先三秦王仍秦朝旧将,他们为了自保投降封王,而跟着他们一起出生入死的士兵们都被项羽坑杀了。关中父老对三秦王是恨之入骨。而汉王您入关之后,对关中百姓秋毫无犯,还“约法三章”深得民心。您没能做上关中王,百姓们都知道是什么原因。所以你只要振臂一呼,关中百姓无不响应拥护。

刘邦听后大喜。

韩信的到来,无疑是为刘邦雪中送炭,并且再次让刘邦看到了美好的希望,宏伟的蓝图。从此韩信登上了历史舞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