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孔乙己》中孔乙己人物形象

《孔乙己》中孔乙己人物形象

时间:2022-01-02 20:35:40

相关推荐

《孔乙己》中孔乙己人物形象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发表于19的《新青年》杂志。来收入《呐喊》。当时的中国正兴起一场新文化启蒙运动。反对封建的伦理道德和旧文学,提倡新思想、新文学的贴近现实生活的白话文新文学。小说描写了孔乙己作为一个旧文人,在当时的科举制度和封建腐朽思想的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生活上穷困潦倒。在人们视线下而逐渐被人淡忘的故事!小说篇幅不长,但说明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对文化人的不公和摧残,同时也揭开了人性的善恶和人间冷暖等问题。

小说有三要素即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又以塑造典型人物为主。

小说一开头介绍了咸亨酒店的格局,酒菜价格和酒客特点,这起其实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做了铺垫。

接着故事的发展是主人公出场了,他独特的肖像、言行、个性及卑微的社会地位,都得到栩栩如生的刻画。

第三层次(第十段至第十一自然段)是故事的高潮。突出描写了孔乙己屈辱不幸的人生遭遇,被丁举人打断了腿,以一种受尽折磨、濒临死亡的面目,最后一次出现在酒店,又在人民哄笑中惨然消失。

第四层次(第12-13自然段)“孔乙己还欠十几块钱呢?”终于没有见到孔乙己,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是一不确定的口吻,判断孔乙己不来的原因。

旧社会毕竟是旧社会。那个时代民不聊生,人们食不果腹,文化和精神层面在社会的底层没有生存的空间,孔乙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上层的文化层面没有机会接触,又没有接到地气,与普通百姓没有共同语言,这是导致他悲剧人生的主要原因。

这种类型的文人,以前有之,今天亦有之!因为在当今社会给予了很多的展示才华的机会,只要你满腹经纶就不难找到相应的工作,说到底这是社会生产力的问题,你学到的东西如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如果变不成生存的工具,那么你还是一个孔乙己。

当今文人自认为怀才不遇大有人在,这部分所谓的文化人总感觉自己的收入配不上自己的所谓的才华,其实这也是孔乙己现象,只不过社会在变,变得越来越好,分配制度越来越合理,找不到理由发发牢骚而已。

说到底孔乙己是迂腐文化人的典型代表,这种人虚荣要面子、自恃清高,思想极右,不认同自己是普通百姓,不愿意与体力劳动者为伍,这种人我们身边很多,经常能够看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