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中学生问语文期末考试题“攻陷”作者微博:厚重感在哪里?

中学生问语文期末考试题“攻陷”作者微博:厚重感在哪里?

时间:2023-12-14 21:23:37

相关推荐

中学生问语文期末考试题“攻陷”作者微博:厚重感在哪里?

近日中学生们都已经考试结束了,然而期末考试的后遗症还在延续。一天津的中学生因语文期末考试过程中,有一篇关于《大地》文章的阅读理解题目问“文章厚重感体现在哪里?”此中学生跑去作者的微博中与你对话,询问“你写的《大地》文章的厚重感体现在哪里?”

此问一出,引起了众多的网友的评论,顿时间《大地》作者毕飞宇的微博瞬间就被攻陷了。曾几何时我们也希望可以跟作者谈谈你当时写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心情,你如何做到承上启下?可惜我们那个年代没有这个机会,终于有一个学生问出了多年来我们想问的问题,不免引起大家的大吐槽。

试卷

作者毕飞宇接受采访的时候坦言“让孩子们回答这个问题是不合理的,所谓的厚重感,可能是老师们的阅读感受,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与感受能力与教师的差距是巨大的,用成人的感受去考孩子,这里面是有失公平的就说我自己,我也是30岁之后才能阅读《红楼梦》的,不是我不认识《红楼梦》里的字,是生活阅历不够,理解不了。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如果有人问我《红楼梦》的厚重感,我估计我说不出什么来。我的年纪到了,我自己厚重一些了,《红楼梦》才开始在我的眼里厚重起来的。厚重感不外乎两点,一,历史感,二,存在感,也就是哲学感。这两点都需要时光,需要生活的历练与积累。我个人认为,面对中学生,我们更多地还是要从基础性的东西入手,比方说,字词、语法、修辞、篇章,不要小看了这些东西,这些东西积累到一定的地步,它的好是自然而然的。”

一上海语文特级教师、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回答这属于典型的大而无当的设问,指向不明确。“你到底要问什么?厚重这个词语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来解释,没有人解释得清楚。(厚重)指的到底是很有历史感,内容丰富,对于问题的认识非常深刻,还是别的什么?你到底要我回答什么呢?所以学生无法知道要回答什么问题。这说明出题人不明确,他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自己可能也不太清晰。”

语文阅读理解终究不同于数学、历史、化学等学科,对于一千人看同一篇文章,会有一千种理解,心境不同,阅历不同产生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语文的阅读理解向来就不应该设置标准答案。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对于语文的理解所叫屈的。阅读理解总是会过度解读作者写文章的原意,这种阅读理解在初中生的生涯往往是难以体会的。

网友ZY8低调:这不是教化,不是教育。

伟大的船长调侃:语文题材以后不能用活人的,不然作者和老师想法可能会不一致。

JeffProbst:周树人有微博吗?

网友们纷纷表示语文的阅读理解需要改革,阅读理解应该更加侧重学生的发散思维,不应该专制主义,穿凿附会,有些所谓的升华、深意,作者看了都尴尬。

你的语文能力怎么样?有没有这样的困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