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这位中山人写的畅销著作 许多人曾在书店排队购买

这位中山人写的畅销著作 许多人曾在书店排队购买

时间:2020-07-05 07:22:50

相关推荐

这位中山人写的畅销著作 许多人曾在书店排队购买

阅读中的刘逸生

刘逸生的父亲是个鞋匠,婚后生下了四子一女,刘逸生是长子,在家庭中,自然需承担起更多的责任。1927年初,父亲不幸去逝,年仅10岁的刘逸生回到乡下,与祖父一起生活。在念小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读书,计有二三十本之多,其中有《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杨家将》等古典文学名著。1930年冬,刘逸生尚未读完小学,迫于生活的压力,他不得不外出香港谋生。

刘逸生书法木雕:

冰心一片两袖幽香,疏影半帘三分明月

(市档案馆藏)

初到香港,刘逸生14岁,身材矮小,经熟人介绍,到《大同日报》(后改为《公论报》)社编辑部当杂工。进入新闻业界,完全是一种偶然,却奠定了他日后的人生道路。在报社工作期间,他拼命读书,一张报纸也是一本社会百科全书,让他受益匪浅。后来《公论报》被当局查封,刘逸生失业了。失业期间,他当过店员、学过木工,1931年冬,刘逸生考入香港《中兴报》,当见习校对,之后转辗多家报社,因勤奋努力和日积月累的丰富学识,职位不断上升,从校对做到主编。他还自学考入香港中国新闻学院,接受新思想教育。

著书立传:精神匮乏时代的食粮

刘逸生的成就不仅限于办报,他在古典文学,特别是古诗词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他著书立传,在物质和精神条件双重匮乏的年代,带给读书人以精神食粮,也培养了一代代人的诗词修养。

刘逸生所著的《唐诗小札》

少年时代,刘逸生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兴趣,17岁学写旧体诗。工作之余,刘逸生在诗词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出版多本专著。1961年1月,刘逸生所著《唐诗小札》出版面世,深受读者欢迎,风行大江南北,新华书店出现读者排队购买的热闹场面。从1961年到1982年,《唐诗小札》共印制了十一版,期间还经历了文革的沉寂期。到,印刷量达100多万册,是同类书中的典范。之后,刘逸生又陆续出版了专著《唐诗选讲》、《宋词小札》、《龚自珍已亥杂诗著》、《龚自珍编年诗注》、《唐人咏物诗评注》、《微型诗品》、《刘逸生诗词选》,主编《中国历代诗人选集》(40种)等,都广受读者的好评。

刘逸生书法条幅:

宛似笙簧奏,嘤鸣颂郝春。

陶然同众乐,更有夺标人。

(市档案馆藏)

除了古典诗词,刘逸生在古典文史的其它方面都有所成就。他早期著有通俗读物《“国大”演义》,后出版《漫话三国》、《艺林小札》、《事林小札》、《史林小札》等专著。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中国历史和元代方言土语研究,写出《元剧史话》一书。他写作长篇小说《珠水龙蛇传》,为中华书局主编《小说轩——中国古典小说漫谈丛书》15种,著有自传《学海苦航》,并曾担任《辞源》主编。由此可见,刘逸生知识的广泛而丰富。除此之外,刘逸生还是一位造诣很深的书法家。

言传身教:文化世家的奠基人

刘逸生不是出身文化世家,却成为了文化世家的奠基人。他的四个子女传承了其孜孜以求、学而不倦的精神,将刘氏门楣发扬光大。

刘逸生长子刘斯奋

据刘斯奋回忆,刘逸生对子女的教育一直比较开明,家中的书籍全部对子女开放,遇到不理解的问题,随时可以提问他,并得到解答。刘逸生为四位子女树立了对文化的崇尚和敬畏的价值观,他们在文艺界都有显著的成就:刘逸生的长子刘斯奋,是一位优秀的文艺理论家,提出的“朝阳文化理论”推动了广东地区的文化发展,其长篇小说《白门柳》获全国最高文学奖的茅盾文学奖;次子刘斯翰,是学术刊物主编、研究员,屡有学术及诗词著作出版;女儿刘圣宜是专注于近代史研究的历史教授;幼子刘斯朗潜心研究环境学、写诗词。

小学未毕业,他通过艰苦自学,考进香港中国新闻学院。没有导师教诗词,他通过多年的自学,从一个报馆杂役成为研究古典诗词的学者。离开工作岗位后,他仍笔耕不辍,可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刘逸生这种对知识孜孜不倦、求索不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中山市志》

编辑丨陈琳琳

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山档案方志

zsdangan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