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中国国家话剧院召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原创话剧的回顾与展望”专家研讨会

中国国家话剧院召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原创话剧的回顾与展望”专家研讨会

时间:2020-09-10 19:14:20

相关推荐

中国国家话剧院召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原创话剧的回顾与展望”专家研讨会

曹志钢 摄

6月25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召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原创话剧的回顾与展望”专家研讨会。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景小勇,业内专家学者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共三十余人出席。来自话剧领域的专家学者、活跃在创作一线的艺术家们分别阐述了对原创话剧的认识,回顾了四十年来原创话剧创作的得与失,总结了中国原创话剧的发展规律和艺术特色,并对未来话剧事业的发展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期望。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宋宝珍做了题为《新时期现实主义戏剧成就及其艺术启示》的发言。作为中国话剧史的专家,她高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现实主义戏剧取得的卓越成就,对现实主义美学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她指出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自创办以来,就是中国原创剧目的一个高端展示平台,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国家话剧院应该继续坚持打造这个艺术品牌,推出更多的艺术精品。

原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话剧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编剧李宝群用“三个变化、三个短板”来形容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原创话剧的发展。从导演、编剧等多方面深入阐释了中国原创话剧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他希望未来的戏剧创作在内容、内涵、形式上都有所突破,希望更多优秀的青年编导投入到戏剧创作中来,共同推动话剧艺术走向新高度。

原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副主编、编审钟艺兵用一句话概括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原创话剧的状态——“在艰难曲折中前行”。他认为一方面要承认中国原创话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方面,成就背后蕴藏着无数的艰辛和汗水。他从六个方面对中国话剧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解释说明。他指出:尽管经历了一些挫折,中国原创话剧阵地上仍然有一批有识之士,有一批有责任担当的艺术家,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排除干扰,变被动为主动,深入生活、锐意创新,产生了一批超越于往期的优秀作品。今天的中国原创话剧虽然面临一些困境,但发展的前景依然是光明的。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先高度赞扬了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对于原创话剧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国家话剧院是中国原创话剧的一个根据地,是唯一一个努力支撑着中国原创的国家院团。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是对中国话剧每年一次的阶段性回顾和检验。国家话剧院能有这样一种初心,能坚持做下来,本身就是一种壮举。同时,他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话剧创作,对未来的中国原创话剧发展提出了新的展望。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国家一级编剧喻荣军由于身兼创作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他得以更宏观地看待整个话剧界的生态。他认为中国话剧在之后,面临更政治化和更产业化的双重问题。创作者如何经受资本的诱惑,如何看待戏剧创作与权力的关系、与资本的关系、与市场的关系,是当下话剧创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春芳提出:归根结底原创应该是指向经典的,话剧原创的根本就在于培养属于这个时代的戏剧家,因为只有大的戏剧家才能引领时代的风气。艺术的敏锐、学养的深度、历史的视野、文化的担当、思想的引领、良知和风骨以及具有感召力的特殊的精神气质,所有这一切才构成了大艺术家应该具备的艺术气质和人格。戏剧艺术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没有一种艺术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中国话剧正在今天的彷徨和痛苦中酝酿和积蓄它的力量。同时,她还针对“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深入的见解。

青年导演李伯男谈到:他作为观众,观看了此次邀请展中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保留剧目《父亲》,内心受到极大震撼。作为年轻的创作者,在未来的创作实践中,应该把握住机会,更好地深入创作。他提到:“现在中国的原创话剧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话剧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晓鹰做了题为《新时期 新世纪 新时代——关于中国原创戏剧“创新”课题的再思考》的发言。他从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三个阶段分析了中国原创话剧走过的风雨历程,提出中国原创话剧的文化任务是要“讲好中国故事”,要塑造有生命质感的中国式人物形象,表达有文化深度的中国式情感哲思,而且要使用和发展中国式的艺术表达方式来进行这样的塑造和表达,要在舞台艺术表达中力图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风采,创造一种中国式的诗化舞台意象,进而达到中国原创戏剧总体性的美学目标——“诗化现实主义”。

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田沁鑫做了题为《新时代戏剧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的发言。她提出当代的艺术工作者是有时代使命和责任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国家话剧院的戏剧创作者,应该在新时代的潮流中坚守文化自信,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不忘初心,创作出符合新时代精神的优秀戏剧作品。同时,她还回顾了自己的原创经历,分享了中国原创话剧创作的经验、体会和对未来的展望。

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白皓天谈到: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文艺工作者把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作为一位青年导演,他结合自身经验,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创作《谷文昌》以及《共同家园》两部现实题材作品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收获和感想。进一步强调了深扎对于当前话剧创作的重要意义。

最后,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总结致辞。他认为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回顾和展望,对四十年来原创话剧得与失的探讨,特别是对原创话剧的创作规律及艺术特点的总结,一定会对未来的话剧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对中国原创话剧的未来充满信心,也希望与各位专家携手并进,共同为中国话剧以及国家话剧院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他提出剧作家和院团之间如何在意识形态上进行把握,是目前剧目创作的关键。剧作家在进一步提升艺术水平的同时,也要增强政治、思想、社会等方面的责任。

周予援强调,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已经推出了四届,今后还会继续举办下去,在作品的思想深度上、艺术水平上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国家话剧院将坚持“开门办院”,继续发掘优秀剧本和剧作家,让更多的艺术工作者加入到原创话剧的队伍中来,创作出更多今天的观众喜闻乐见的话剧作品。(光明融媒记者 苏丽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