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山东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 你最喜欢哪一件?

山东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 你最喜欢哪一件?

时间:2024-02-12 21:48:35

相关推荐

山东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 你最喜欢哪一件?

博物馆作为向民众普及文物知识的重要载体,到今天,我国的博物馆总数已经接近5000家。

评价一家博物馆有没有分量,无非要看两样本事——藏品够不够丰富?文物够不够珍稀?

很显然,作为国内博物馆界的“老大哥”,山东博物馆是完全符合这两项的。接下来,就带着大家走进山东博物馆,领略一下“十大镇馆之宝”的风采。

先声明一下,这“十大镇馆之宝”一说,既不是山东博物馆自己评的,也不是我信口开河凭空捏造的,而是山东博物馆自11月16日开始,向全社会征集选票,共计回收约15万份问卷,选出了30件最具代表性的展品,此后又经过观众代表评选和专家复审等层层环节,最终于3月17日公布了票选结果。

“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东平汉墓壁画、红陶兽形壶、甲骨文、颂簋、蛋壳黑陶杯、鲁国大玉璧、郑燮双松图轴、亚丑钺、《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九旒冕。

可能是觉得“十大镇馆之宝”还不足以让人大饱眼福,山东博物馆又另设最具听觉冲击奖、最具视觉冲击奖和最具故事魅力奖,分别由“天风海涛琴”、“抢金云龙纹朱漆木箱”、“蝉冠菩萨像”获得。

首先来看得票最高的东平汉墓壁画。

无论是从制作工艺还是从考古价值上来说,东平汉墓壁画都称得上是山东博物馆内所有藏品的“大哥大”。这幅作品出土于在东平县境内挖掘的一座汉代古墓,是一幅描绘汉代宫廷宴饮场景的画作。

从工艺上来说,这幅作品把汉代画匠的技术展现得淋漓尽致,图中48个人物形态各异,表情丰富,为研究汉代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

更重要的是,东平汉墓壁画还是当前在山东境内年代最久远、工艺最精细、保存最完整的汉代考古发现,让山东省在汉代考古方面彻底告别了“一穷二白”的尴尬境地。

接下来,是出土自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遗址的红陶兽形壶。

作为5000多年前的实用性器皿,这件红陶兽形壶不仅展示了先民制陶工艺的先进性,还是仿生艺术加工的开山之作,整个作品对于动物特征的拿捏和比例结构的把握,都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实在叫人惊叹!

出自商周时代的藏品主要有甲骨文、颂簋和亚丑钺三件,分别从文字记录、器皿制作和礼器打造三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商周时代古民的社会生活现状,对于今天我们研究商周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出土于山东潍坊姚官庄的蛋壳黑陶杯,是龙山文化的代表文物,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制作非常精美,代表了中国远古时期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即使放眼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下面要介绍的是郑燮《双松图轴》,郑燮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听着不熟,但郑板桥的名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没错,就是那个以画竹而闻名于世的清代画家,其实人家的原名就叫郑燮,板桥只是他的号。

这幅《双松图轴》,是郑板桥考中进士那年所作,图中有松树,有修竹,更有怪石兰草,精湛的画技肉眼可见,也是郑板桥传世作品中保存较好的一幅,可谓价值连城。

还有鲁国大玉璧和九旒冕,都是山东境内出土的最珍贵的宫廷文物之一,被视为无价之珍宝。

鲁国大玉璧是目前所有发现的战国玉璧中形制最大的一件,也是工艺最细腻的一件。九旒冕更加了不得,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件保存完整的亲王冠冕文物,

最后,再来介绍一下被誉为“新中国三十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

这两份竹简的出土,不仅佐证了孙武、孙膑各有其人之说,更把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发展推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在这两份兵书中所提到的诸多战略思想,足足要领先西方上千年!

这些竹简,共有4900多枚,都陈列在山东博物馆,甚至在很多人看来,这些竹简才是山东博物馆“十大馆藏之首”。

那么问题来了:山东博物馆的这“十大镇馆之宝”,你最喜欢哪一件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