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yesuo简读经典|老子道德经

yesuo简读经典|老子道德经

时间:2021-04-23 22:26:36

相关推荐

yesuo简读经典|老子道德经

yesuo简读经典||老子道德经

作者||yesuo

听说老子已不知何年何月的事了,然真正开始关注老子并他的《道德经》源于那句“上善若水”。

前些年房地产盛行时某房产公司将这四个字的广告打得铺天盖地,很简单的几个字我当时似懂非懂,翻看《道德经》也觉得高深莫测,很难体会。今年有闲系统地认真阅读《道德经》,居然很顺利地读完,并且深有感悟。

后人总结云:大道至简,说易行难。是也。现行的《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语录体结构。

道乃开天地万物,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东东,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它【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41章)】,老子要向大家描述这个玄之又玄的东西,故在第一章即曰【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章)】,又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无中生有?

关于无和有的关系,老子在第十一章有详述。【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1章)】。

说到老子,许多人都说“无为”、“不争”,然老子的无为不争不是不作为、与世无争的意思。老子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37章)】,又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老子反对乱作为、瞎折腾,要求人们遵循客观自然规律,故在第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老子对统治者进言曰【治大国若烹小鲜。(60章)】,在老子眼中统治者的好坏依次为【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17章)】,要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不去。(2章)】。历来盛世用道无为而治,用得较好的有西汉文景之治、北宋真宗仁宗治世、当代胡温之治。

老子为大家描绘了一幅“小国寡民”的画像【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章)】,显然这种理想的大同社会要实现之除了对统治者有期待之外,对普通民众也有很高的要求。

老子云【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具体来说要【见(xian)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19章)】,此处的绝学是少智巧的意思。

老子告诫人们【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停止);揣(zhui锤击)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罪过)。功遂身退,天之道也。(9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dai危险),可以长久。(44章)】,又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章)】,劝诫人们【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

老子远在几千年前就已悟到天下真正懂得道的人不多,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41章)】,又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77章)】,看当今世界不就是这样吗,人们不遗余力地往金字塔顶端攀爬,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

老子自嘲曰【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精明灵巧有本领),而我独顽鄙。(20章)】。

天道废,人道兴,显然,这是整个顶层设计出了问题,老子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8章)】,又云【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38章)】,对孔子的仁义礼进行了批评。

老子是个极善观察、勤于思索的先哲,他【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16章)】,与其他宗教普度众生、神灵僻佑不同,老子很清醒地发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5章)】,也就是说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这个世上没有救世主。

老子发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近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过失)。(8章)】,他教导人们【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28章)】,又云【鱼不可脱于渊,邦(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36章)】,因此,老子的无为不争绝不是怕事,而是他早已看清一山更比一山高,强中自有强中手,让大家要根据各自的优势忍辱负重,不要强出头。关于这点,一代宗师太极张三丰可谓悟得真经。

老子的整篇《道德经》虽区区五千言可谓字字玑珠,其中不乏名言警句,如著名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自逞己见)者不明;自是(自以为是)者不彰;自伐(自我夸耀)者无功;自矜(自高自大)者不长。(24章)】、【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借鉴)。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27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33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56章)】。

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老子《道德经》帛书,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战国楚墓出土了竹简老子《道德经》抄本,因两种出土文物与通行本有点出入,主要是原来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帛书本有些【静】字实为【情】字,围绕于此有人提出是否后人故意曲解老子思想的阴谋论,以及道家与儒家针锋相对、势不两立等等,显然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过于纠结了。

附:老子《道德经》经典原文摘录

第一章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二章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近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停止);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一章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见(xian)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第二十章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鄙。

第二十二章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第二十五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七章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第三十六章

鱼不可脱于渊,邦(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第三十八章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第四十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第四十四章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六十四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