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解密薛宝钗 到底是山中高士 还是绿茶婊

解密薛宝钗 到底是山中高士 还是绿茶婊

时间:2022-11-15 21:31:33

相关推荐

解密薛宝钗 到底是山中高士 还是绿茶婊

说起金陵十二钗的薛宝钗,就会不由得让人拿来和林黛玉做对比。因为这两个人物和男主人翁贾宝玉的命运的确紧密相关。尤其在书中第五回里那首判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作者刻意将两位未来命运的暗示放在一起,足见对她们的重视和认可程度对等。而且在警幻仙的薄命司册子里也都用在《金陵十二钗》上册里。

“可叹停机德。”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停机德?‘停机德’的典故出自:《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指的是东汉河南郡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的故事。文中多次写宝钗时常正面劝导宝玉读书。但是宝玉却因此对她颇有微言。因此用了可叹两个字,表明宝钗用心虽好,可终究不如宝玉的意。

堪怜咏絮才。‘咏絮才’是形容有才气的女子,典出晋代谢道韫,东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道韫识知精明,聪慧有才辩。曾在家遇雪,叔父谢安召集众子侄论文义,俄而雪骤,安问:白雪纷纷何所似也?"安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为称赏。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后世因称女子的文学才能为"咏絮才"。在这里我想曹雪芹先生不只借用典故来说黛玉有文学才华,也是在认可宝钗的文学才华。书中宝钗、黛玉都是写诗词的能手,皆在伯仲之间。

宝钗给人的整体形象,心细如尘,节俭克己,雍容大度,但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有口皆碑,八面玲珑,贾府上下无不称赞。从她对湘云的好意,对众丫环的态度,对长辈的态度都能看出。她完全就像一个完美的化身,甚至按现在的话说,很佛系。因为她朴素,不张扬。连贾母去了她的房间看见屋内布置那么简朴都很吃惊,还说年纪轻轻的,竟有这种心性修持,完全就像一个出家人。此外,第五回的判词里有一句:‘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很明显这句就是对宝钗的褒扬,称她为山中高士。这完全就像在说她是佛门或者道门的修行居士。

要说她八面玲珑主要体现在,原本黛玉对她有嫌隙,因为黛玉在玩酒令时用了《西厢记》里的句子,被宝钗听出来,后来追问黛玉,终于因此两人坦诚相待,后来黛玉还叫薛姨妈做妈妈。再则,凤姐生病,王夫人有意让宝钗帮助管理贾府,但是宝钗推辞。因为她深知管这个样的大家庭,管好了长辈夸赞,可是也容易得罪人,再怎么聪明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凤姐管得有模有样吧?一样被人怨恨。探春管得井井有条吧,同样有人说是道非。所以她借口推脱,足见性格细谨圆滑。而且作为贾府的外人,她以什么身份来管呢?真的管起来也很尴尬。另一方面,宝钗是博学多才,除了诗词文章,她在很多事情上都显示出博学,连黛玉都有些吃味。

以上都是说宝钗的优点。难道这个人物就没有缺点吗?是否配得上‘与世无争’这四个字呢?

我们先了解一下,宝钗一家最初到京城的原因。她是来进宫选侍女的。因为没选上,所以一家都留在了京城,住在贾府的别苑。加上薛姨妈和王夫人是表亲,因此宝钗也是王夫人的外侄女。他们一家为何留在京城?目的就是靠近贾府。这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宝钗未能入宫,那也要谋后路,而且薛蟠也不是个能使得祖业荣耀的主,因此薛姨妈心里的算盘自然就打着贾府亲厚的主意。实际上以宝钗的人品性格才华,的确值得更多,但是在现实情况下也只好屈就了。毕竟贾府也是高门府第,不会辱没了薛家。而且薛家也是在走下坡路,生意不如以前了。而原文中众姐妹填《柳絮词》时,宝钗有一句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句,充分表明了宝钗的追求和向往,她是要借力一飞冲天的。原本是想借皇家的力,但是最终落选,只能选择攀上贾府这样的诗礼之家。

宝钗在贾府来来往往,更是深得贾母喜爱。后来选妃省亲后,她更被安排住进了大观园里,可见贾府对她的重视和喜爱。可最初黛玉为何不喜欢她呢?因为她觉得宝钗很假很不真实,表面和善,使得人人称赞,只是为了博取好名声。宝玉大概也是这么想的。因此黛玉和宝玉性情相近,才会如此合得来。包括晴雯都颇有微言,每次见宝钗来都不是很待见。

宝钗到底是不是真的与世无争呢?如果真如此超尘拔俗,为啥红楼里的红人,黛玉、宝玉都不喜欢她这样呢?实际上,宝钗看似无争,其实有争。从两件事可以看出。第一件,就是芒种节这日,丫环姑娘们都出来玩耍,只有黛玉不在,宝钗便要去找黛玉。原文引用:宝钗回身指道:“他们都在那里呢,你们找他们去,我找林姑娘去就来。”说着,逶迤往潇湘馆来。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一想:“宝玉和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的,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不忌,喜怒无常;况且黛玉素多猜忌,好弄小性儿,此刻自己也跟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倒是回来的妙。”这里便可知她对黛玉的整体看法和评价。

宝钗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且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小红。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丫头,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小红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

宝钗反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呢。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怎么样?”谁知小红听了宝钗的话,便信以为真,让宝钗去远,便拉坠儿道:“了不得了!林姑娘蹲在这里,一定听了话去了!”坠儿听了,也半日不言语。小红又道:“这可怎么样呢?”坠儿道:“听见了,管谁筋疼!各人干各人的就完了。”小红道:“要是宝姑娘听见还罢了。那林姑娘嘴里又爱克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漏了,怎么样呢?”从这段对话和描写可以看出,宝钗性格稳重,圆滑细谨。但是这段却难免惹人猜疑她有心陷害黛玉。

首先,她听见两人谈话在前,故意弄出响动提醒在后,接着又把黛玉给扯出来。结果却引出了小红和坠儿对黛玉的一些不好的看法。如果宝钗听两人说黛玉,她刻意提醒倒无可说,因为丫环评价主子本就没规矩。可偏偏宝钗怕自己被发现偷听,让自己在丫环面前失了体面,却叫了黛玉的名。黛玉瞬间成了背锅侠。她为何不叫湘云,探春等?有人说她是去找黛玉的所以只想得起黛玉来,的确也符合常理。但是忽略了一点,书中写到黛玉自己都知丫环婆子们嫌弃她是药罐子,半夜要吃东西也要劳烦他们,而且黛玉说话刻薄也会无意间得罪人。宝钗是八面玲珑的人物,丫环们都对她很敬服,几乎她对贾府发生的事都了如指掌。怎么会不知道下人们对黛玉的看法呢?因此,在这节骨眼上他把黛玉扯出来可见用心,就是要打消黛玉在下人心里的形象,而他自己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得到了提升。因此,陷害黛玉的嫌疑是无法彻底洗清的。

第二件事便是金钏跳井自杀。宝钗原本不是不是去安慰王夫人的。只是碰巧遇到金钏投进事件,作为外侄女自然是要去安慰王夫人。且看她是如何安慰的。原文引用: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儿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日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两下子,撵了下去。我只说气他几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宝钗笑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是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傍边儿玩,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玩玩逛逛儿,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王夫人点头叹道:“虽然如此,到底我心里不安!”宝钗笑道:“姨娘也不劳关心。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王夫人道:“才刚我赏了五十两银子给他妈,原要还把你姐妹们的新衣裳给他两件装裹,谁知可巧都没有什么新做的衣裳,只有你林妹妹做生日的两套。

我想你林妹妹那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况且他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他作生日,这会子又给人去装裹,岂不忌讳?因这么着,我才现叫裁缝赶着做一套给他。要是别的丫头,赏他几两银子,也就完了。金钏儿虽然是个丫头,素日在我跟前,比我的女孩儿差不多儿!”口里说着,不觉流下泪来。宝钗忙道:“姨娘这会子何用叫裁缝赶去。我前日倒做了两套,拿来给他,岂不省事?况且他活的时候儿也穿过我的旧衣裳,身量也相对。”王夫人道:“虽然这样,难道你不忌讳?”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一面说,一面起身就走。王夫人忙叫了两个人跟宝钗去。

这里,宝钗说不过多赏几两银子发送了,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看来是在安慰王夫人,其实可见她心里没有怜悯之心。即便丫环再错,自杀的确糊涂,也不会如此说话。如果宝钗说:“姨娘也不必十分过不去,就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当作怜惜慰恤,也算尽了主仆之情了。”这样说来岂不是有情有义,而不是原话那般冷心冷情?可见宝钗平日对下人们都是表面上的和善,真有事起来同样是主子的架子,没有悲悯心。另一方面,她的这番说话也是为了替王夫人着想,也有讨好之意。加上她还送了一套衣服给金钏,王夫人见她如此自然越发喜欢。因此,宝钗不是真正的与世无争,而是一个能看清现实,面对现实的人。她也不迂腐,也不是老学究,只是更欣赏积极进取的人,而不像宝玉那样整天只混红粉堆的男人。的确,宝钗这样的女子更是符合古代封建社会大家族的选媳标准。因此曹公在书里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境外仙姝寂寞林。’。这才是宝钗的归宿,最后嫁给了宝玉。

可宝玉心里最钟爱的还是黛玉。从另一方面讲,宝钗老成持重的性格,的确适合时刻提点宝玉好好奋发上进。如果宝玉选择黛玉两人性情相似,必定在很多事情上意气用事,造成不好的结果。就好比,火灾起时需要水灭,如果用风就会助长火势,造成更大的伤害。而宝钗就像水,宝玉就像火,黛玉就像风,很自然贾府的长辈们在为宝玉择偶上也会考虑各自性格这一点。当然黛玉的身体状况,性情贾府也会列入给宝玉择偶的考虑范畴,加以衡量。

此外,《红楼梦》有几大情节发展可以预见,那就是元妃必死,贾母必死,鸳鸯必死,宝黛必分,钗玉必合,贾府必败。

为何元妃必死?首先,贾府最初是靠着老太爷和皇帝出生入死,救驾有功而开始发家致富的。到了元春这一代,只出了她一个在皇室得宠的妃子。其他的都是在朝廷担任闲职,并不太受重用,因此只有元春才举足轻重。她一旦薨逝,便是贾府的重大打击,势力也会跟着减弱,甚至被某些朝中素有仇怨的人弹劾报复。这样才是《红楼梦》想要表达的封建贵族由盛转衰,由内到外烂出来的大宗旨。就像抄检大观园时,探春气愤所说的话,这样的大户人家,外头打进来尚可抵挡,要从自己屋里先乱起来,那才是真正的亡国败家。”当然,这也可以看成是曹公对后面情节发展的暗示。

为何贾母必死?从文中可以看出贾母年纪老迈,偶有病痛,始终过不了多久。贾母是个仁德慈善的老者形象。也正是这样的老人家的福德在护荫这贾府。元春也是贾母一手调教出来的成功例子。她一旦死了,贾府的子孙还不作鸟兽散吗?文中贾赦等这样的人,早就对贾母偏心不满。所以贾母死了,贾府分家是必然,如此一来岂不是导致家族破败,这才和大宗旨契合。

为何鸳鸯必死?因为贾赦想方设法欲强娶鸳鸯。鸳鸯抵死不从,贾赦就撂下一句话,这个耻辱他是必报的。鸳鸯想服侍老太太死后去做姑子,恐怕不能如愿。按照贾赦那种得不到就毁掉的个性,必定是不让她活路的。所以鸳鸯是必死的。

至于,宝黛必分,钗玉必合,贾府必败。前文已经说了,这里就不再赘述。总之,宝钗的性格整体来说是可爱的,因此曹公才把黛玉和她的判诗结合在一起来说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