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女孩因游戏自杀 如何防控孩子沉迷游戏?父母需要知道这些措施

女孩因游戏自杀 如何防控孩子沉迷游戏?父母需要知道这些措施

时间:2021-11-16 12:15:05

相关推荐

女孩因游戏自杀 如何防控孩子沉迷游戏?父母需要知道这些措施

5月6日晚,葫芦岛市实验中学14岁的初三学生刘歌从家中阳台坠楼身亡。

据母亲赵芳说,可能是因为上网课接触手机多了,赵芳把自己不用的苹果手机留给了女儿。但她没想到,上网课的这段时间,14岁的女儿开始沉迷于一款手机游戏中。

5月5日,母亲赵芳发现,一个月期间,其银行卡在一款《龙族幻想》的游戏上消费了108笔,共计61678元。但她并未怀疑女儿,决定去银行查账。

5月6日晚上6点,赵芳夫妇还在银行,刘歌给她发来短信:“妈妈,是我干的,我不想活着了。你能原谅我吗?谢谢你,妈妈。”赵芳没有及时看到这条信息。但其女儿刘芳发完这条信息后已经跳楼自杀。

自从疫情期间实行网上教学以来,网上不断暴出学生沉迷游戏的事例。

如之前杭州市初三女孩萍萍因沉迷网络游戏《王者荣耀》,被妈妈关闭路由器强行断网后,气得动手殴打母亲,然后爬到3楼的窗台外哭喊。

幸亏警察及时赶到解救了下来。否则,又是一幕悲剧。

听萍萍父母讲,萍萍疫情在家期间沉迷游戏,有时一天可以玩10几个小时。

诸如此类,孩子沉迷游戏的事件屡见不鲜。如何把孩子从游戏中唤醒,回归现实正常学习生活,是很多父母面临的现实难题。

如何去寻找最佳解决方案,让此类事情不再发生,这是对该类事件反思的价值所在。

为什么游戏令人沉迷?这是因为游戏设计者专门研究了人的欲望需求,从而在游戏中针对性地进行了设计。

01游戏的设计原理针对对人的欲望是孩子沉迷游戏的外因

一、成功低难度,人人都可以从游戏中获得成功体验

游戏设计者将游戏中的每一个剧情任务都进行分解,成为一个个很小的任务模块,每一个小任务模块都能让游戏者很轻松地完成,再通过一定的逻辑结构把所有小任务模块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总任务。

通过模块化分解任务,大大降低了游戏的难度。每个进入游戏中的人都可以从小伤务中获得成功体验,遵循了生命的能量最低原理。

二、任务多样化,满足各种类型的玩家

游戏设计者预先会把玩家进行分类,如成就型、探险型、社交型、杀手型等,然后在设计游戏任务时就会针对各种类型的玩家设计相应的环节,并且构成相互制约机制。保证游戏过程中各种类型玩家都能获得相应的体验。

比如,设计游戏不同类型角色,完成任务时可以组成团队,相互配合发挥各自最大化的作用。

三、多元智能设计,满足玩家多种学习欲望

学习是人的天性,人总是生存在一定环境中的,那么人首先就会去观察学习这个环境,以便更好的适应它。世界上所有的科学知识无不是来源于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学习与思考。

书本知识是前人已经发现并总结出来的知识,学习课本知识从先天上就降低了人的探索欲望,是一种被动接受。

游戏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打杀、娱乐之类,同样包含着丰富的学习认知原理,并且游戏中的学习恰是情景化学习。情景化学习就是模拟人从自然中摸索学习的过程,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人的学习欲望。

比如,《龙与地下城》游戏中就包含了哲学逻辑与推理,还需要语言文字的抽象化学习。《王者荣耀》中包含了低阶的行为反射学习以及高阶的属性系统分析与评价的学习。

另外,所有的游戏中都包含着环境探索认知、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的认知,以及纠错反思功能。

并且游戏对玩家来说也非常友好,即使玩家学习能力低下,也会给玩家无限重复试错的时间。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远远不能如游戏一般,提供无限丰富的认知与包容。

四、及时反馈与奖励机制

在游戏中无论玩家达到什么层次都有对应的奖励,并且奖励非常及时,极大满足了人的成功欲。

在现实的学习中,很多学生不仅得不到奖励,反而会得到批评与处罚,而批评与处罚多了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欲望。因为学生长期得不到精神上的欲望需求。

上面这些是游戏令人沉迷的外因,有着强大的吸引玩家的设计。那么游戏令人沉迷的内因是什么呢?

02 游戏令人沉迷的两个内因:心理欲望和情感需求

一、游戏能够在低付出(指体力和脑力的付出)条件下满足人的心理欲望,从而引起大脑远超正常状态的兴奋

游戏中的心理欲望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控制欲;一种是求知欲。

几乎所有游戏都能满足这两点,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及时获得欲望满足带来的愉悦体验。

与学习相比,学习之所以难于上瘾,主要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代价(付出体力或脑力)太高,而获得的愉悦体验度却又很低(欲望不能及时满足)。

因为在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下,强调的是竞争,只有超越别人才能获得一定的愉悦。这往往只有站在最前端的几个人才能获得。单一的知识掌握带来的愉悦体验感很短暂,也很容易在与他人比较时,而抹杀这种愉悦体验,带来更加的沮丧、自卑和气馁。

另外,由于高考的选拔性,相当于给每个学习者设定了一个台阶,只有达到了台阶之上,才有与他人比较的意义。

二、网络游戏与现实世界连接,在游戏环境中易于寻找到与自身共同话题的人,甚至与自己价值理念相同的人,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这一点,现在的大型联网游戏也都具备。通过在线加入家族,组建队伍,能够很容易找到共同话题的同伴,从而获得情感的需求。再加上网络的屏蔽作用,使每个人都只能看见他人的一个侧面,而这个侧面也许恰好是满足我们心理需求的。

例如,前面讲的沉迷游戏的萍萍,她说产生冲动的原因是游戏玩到一半被断网强制退出游戏,害队友输掉了比赛,觉得很丢脸,很对不起队友,才会情绪崩溃。

这说明萍萍是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生活中缺乏的情感体验。

在现实中由于交往的范围有限,很难找到可以完全交流的朋友。即使找到共同心理体验的朋友,又由于近距离接触,朋友的方方面面都展现自己面前,很容易看到与自己有冲突的一面,而产生隔阂。

如何防止孩子或者让孩子摆脱游戏沉迷呢?

根据上面讲的沉迷游戏的原因,需要内外结合,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游戏沉迷,直至最终消除游戏沉迷。

03 替代是常见的防止游戏沉迷的积极措施

替代,就是在生活中寻找外物刺激因子,替代游戏刺激。通过替代因子可以让游戏沉迷者也能够体验到对外界的操纵欲与战胜欲。

但是,由于游戏的便捷性,唤起欲望的瞬时性,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与游戏相抗衡的替代物。

①游戏不分场合、天气、时间,随时可进行,方便简易。“只要手机在手,就可天下我有”。

②游戏对于人的生理欲望的吸引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游戏刺激时间短、反应强烈、反馈迅速。只要进入游戏,快感随之而来。

例如,11月安徽庐江县16岁的少年胡彬在网吧连续玩了11天游戏后喝药自杀。死前他对妈妈说:“我也不想气妈妈,不想对不起妈妈,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就是想要玩。夜里心里老是想着游戏,老是睡不着,就是想玩。”

这可能反映了很多沉迷游戏孩子的心声。他们自己也意识到玩物丧志,但游戏的吸引力太大,导致孩子们欲罢不能。

因此,如果要用生活的外物来替代游戏。需要因时因地制宜,多种替代因子穿插交替。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缓孩子对游戏的依赖,从而让孩子从游戏中慢慢解脱出来。常见的替代因子如听音乐、学乐器、舞蹈、画画、练字、跑步、打球等等,只要孩子喜欢就可。

但是,做这些事情都需要很大的付出,体验感并没有游戏好。一开始孩子可能图新鲜,但时间一长,孩子可能就会感觉枯燥无趣。所以,即便有替代因子,也需要父母长时间陪伴引导。否则,孩子独自一人很难坚持下来。

04 隔离是防止游戏沉迷的被动防御手段

欲望是人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生存本能,不可根除。但是,欲望往往需要一定的刺激才能诱导产生。那么,隔离就是阻断游戏刺激,通常有两种阻断模式。

一是主动隔离。主动隔离需要孩子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主动减少游戏接触。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孩子在生活中出现较大的刺激后,思想上出现自我校正。

与前面的外物因子替代不同的是,在外物替代中,孩子是没有主动意识的,是通过父母有意识的引导,让孩子对替代因子产生兴趣,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游戏隔离。

二是强制隔离。例如萍萍母亲的断网行为对于萍萍来说就是强制隔离,这属于直接强制隔离或简单强制隔离。但是,这种简单强制隔离往往容易使矛盾激化,导致更大的反弹。

还有一种间接强制隔离。就是预先制定规则进行约束,触动规则隔离条件后,则实施强制隔离。由于规则是双方预先制定的。所以,孩子在玩游戏时,心中会先有一个规则约束,起到了缓冲作用,一般不会导致强烈的情绪波动。但是毕竟是强制行为,多数情况下,孩子心中仍然存在反感不甘情绪。孩子产生不甘情绪的大小取决于游戏环境中的情感体验的丰度和规则本身的约束力度。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孩子在游戏中愉悦体验度很高,可能导致孩子对规则的反抗力度超过了规则的约束力度,孩子就会不顾规则。

这时,父母最好不要强制阻断孩子游戏,否则就可能让孩子彻底破坏规则。而应该先提醒孩子,给孩子一个缓冲时间,让孩子把游戏中的情绪体验逐渐降下来。有时可能需要多次提醒。当孩子经过多次提醒从游戏中退出来后,父母也不要批评孩子。只要告诉孩子以后必须按规则办事即可。

为了避免孩子破坏规则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制定规则时,就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孩子的承受力;二是规则触发条件是否合理。规则触发条件要对孩子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或奖励意义,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抵消游戏诱惑的作用。

比如:在制定规则之前,可以先和孩子一起讨论如何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帮助孩子梳理生活中的主次关系。在一天的时间安排中,有哪些事是必须要做的,如吃饭、作业、培训等任务。再计算出孩子能够自主支配的时间有多少。玩游戏或其他事情只能使用这些自主支配时间。再根据孩子对游戏的依赖程度,协商孩子玩游戏的时长。

05 驱动力转移是一种隐性的引导策略

孩子在游戏中的欲望是在游戏刺激下一种自发的内在驱动。父母可以把孩子的内在驱动转换为外在的任务型驱动。

比如,要求孩子玩游戏后,写出游戏技巧或对游戏中某个场景设定的看法或对游戏人物的设定意义评价或对游戏中其他玩家进行评价,并给予奖励。

这样把孩子玩游戏的内驱动转变成任务外驱动。让孩子从单纯的游戏沉迷过渡到对任务的研究。

任务研究是一种深度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增强孩子对游戏与现实生活的理解。从而把对游戏的沉迷迁移到对现实生活的兴趣。

06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治疗游戏沉迷的方式,称为脱敏

脱敏是指对某个刺激的认知、情感、生理、行为反应减少或消除的现象。这是身体对不协调的环境,产生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或情绪反应。

游戏沉迷脱敏就是让游戏者对游戏不再敏感,从而降低游戏吸引力。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方法是让游戏者一次性过度游戏,从而产生生理不良反应,如恶心、眩晕、呕吐等。那么,这种不良生理反应就会与游戏关联起来,当孩子再次接触游戏(甚至看见或听见)时身体就会自发引起生理不适反应,从而对游戏产生抵触情绪。

另一种方法是降低玩游戏的体验。比如,每次玩游戏时要重新安装游戏,玩结束后又卸载。这样心理上就增加了对游戏的不良情绪体验。

还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生活环境。孩子在玩游戏时,周围人都在积极工作,要求这种工作对孩子玩游戏产生一定的干扰。这时,孩子对游戏的体验就会降低,还可能内心产生玩游戏的负罪感。

综上所述,让孩子摆脱游戏沉迷的方法还是比较多的,需要父母因时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措施。但是,无论哪一种措施,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可能立竿见影。并且,仅仅依靠上面这些措施仍然是远远不够的。父母还需要从根源上让孩子清醒过来。

07 愉悦的情感交流是促进孩子健康生活的根本

根据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孩子无论是沉迷游戏,还是迷恋小说抑或是网络聊天交友等,本质上都是孩子在生活中缺少了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往往是父母疏于与孩子情感交流所致。

亲情是其他一切情感的基础。只要父母积极愉悦地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对生活保持积极情绪。就可以让孩子从沉迷游戏中解脱出来。

例如,前文讲到的萍萍之所以沉迷游戏,根源还是在于父母与她交流太少或者不是居于平等意义上的交流,导致她把情感重心向网络游戏上发生了偏移。

这种情感交流不是父母对孩子的权力支配与控制,而是与孩子如同朋友般地交谈,平等对话。

父母与孩子最佳的交流环境是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孩子所感兴趣的事进行交流或者在引导孩子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的时候进行交流。

具体做法如下。

平时父母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例如,让孩子帮忙打扫卫生、做饭、洗衣等,这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活体验交流形式。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与父母产生一种家庭共情体验,孩子在活动中会更加深刻理解,家庭是父母和自己所有人的家庭,自己也是家庭的主人,也需要为家庭承担义务。

父母还要经常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如读课外书之后互相交流看法、或者陪孩子喝茶聊天、打羽毛球、下棋等,在活动中既可以增加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也可以促进孩子对生活的积极心理。

父母通过与孩子的交流,让孩子在生活中逐渐建立起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

如果父母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发现孩子的价值理念有偏差,需要及时纠正。这个纠正也是在与孩子的交流讨论中不知不觉完成的,而不是刻意地指责与说教。

当然,这首先要求父母自身的价值理念是积极进取的,并且是言行统一的。如果父母自身的价值理念出现言行不一或者前后矛盾,就会让孩子失去价值判断标准,从而就会去外界寻找价值标准。由于孩子没有鉴别力,极可能导致孩子的价值观偏差。

总结

孩子沉迷游戏以后再消除是相对困难的,但也不是毫无办法。这时最需要的是父母极大的耐心与包容心。多关心孩子,融入孩子的世界,从情感上加以引导。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积极兴趣。这样,就可以让孩子以平常心对待游戏,游戏也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件普通事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