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变了味”的教育 路在何方?

“变了味”的教育 路在何方?

时间:2018-10-10 00:46:41

相关推荐

“变了味”的教育 路在何方?

教育部自6月17日启动开展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工作,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格落实“四不准”规定,即: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优秀毕业生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很多人说,现在的教育已经“变了味”,原因几何?

一.育才观念依然陈旧。

现行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仍存在“唯分数、唯排名、唯升学、唯文凭”的顽瘴痼疾,“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已成广泛共识,重智育轻体育,变相挤占体育等技能课课时成普遍现象,小编对此感受颇深,一遇到比较重要的考试,语数英老师轮流抢占体育课,美名其曰自修课,严重忽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文凭论至今仍未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老生常谈,然而很多时候却是一句空话,XXX家的孩子考上了XXX名牌大学,对很多家长感觉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

二.学校竞争加剧

随着改革开放,20世纪后半叶是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不寻常的扩展和质变的阶段,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个人对接受高等教育就学机会的迫切需要,使得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根据的统计,中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比上年增加25所,增长0.94%。其中,本科院校1265所,比上年增加20所;高职(专科)院校1423所,比上年增加5所。全国共有成人高等学校268所,比上年减少9所;研究生培养机构828个,其中,普通高等学校593个,科研机构235个。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11260人,其中,本科院校15179人,高职(专科)院校7776人。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高等教育的普及无疑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同样的,带来的是教学质量的参差不齐。

就目前来说,对学校考评指标单一,学校以考试成绩为指挥棒,为应对各种考评排名,片面追求高分数、名校录取率和升学率。家长也热衷寻求校外各类培训,为学生购买大量教辅材料,每天文山题海,学生不堪重负。中国的教育过于功利化已不是一天两天,很多学校过度追求录取率,升学率以及就业率,甚至不惜数据造假,好的成绩单固然能为学校赢得较好的声誉,在社会上赢得较好的口碑,也可以帮学校获得更多的教育资金,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育人,而不是想方设法圈钱。

三、课程建设脱离社会

一个好的就业率,是相关领导班子政绩的最大体现,却把压力下放到基层教师,教师表示感到苦不堪言,好的就业率除了与教师教学水平,学生素质水平之外,与学生相关的技能水平息息相关。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一毕业即失业,与课程建设脱离实际生产不无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就是我不知道毕业后我能做什么、做哪一行、怎么做?从事本专业我也没有相对应的竞争优势,既学得不好也没有实习经验,更对本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与职业发展方向一点都不了解,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学了无用,并且也找不到好工作。现在这个社会从来不缺工作,缺的是优秀的人才。

何谓人才?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具体到企业中,人才的概念是这样: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够胜任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员工。企业的人才总量包括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等等。

应试教育的弊端逐渐开始显现,学而不能以致用,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

四 社会浮躁,企业人力资源混乱

提及近几年社会的浮躁现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本无可厚非,然而唯学历论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成为很多HR偷工减料的借口。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道大门,把好质量关是重中之重,实际情况是,人事水平参差不齐,入门门槛低,从事人事工作的大多数为女性,很多为刚刚毕业的小姑娘,经验不足以及薪资水平过低引起消极怠工,招聘效果不佳是目前最主要的通病。

对于很多没有任何资源依靠的人来说,为了在将来的职场中能够获得一席之地,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催化下,校外补习机构成为了很多家长的不二选择,花重金请私教,兴趣班等等,除去少部分孩子在某一方面真的很有天赋,大部分处于被家长强加于身的境地,别人家孩子会的,我们家的也要会,跟风现象让很多校外机构赚的金盆砵满,即使近几年对于此类机构进行严打严防,然而治标不治本,社会浮躁的现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多的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目前的教育确实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可喜的是,我们的专家们正在努力改变这一现状,或许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无缘享受,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教育会越来越好,我们的下一代人会比我们更出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