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献血的危害_经常献血的好处有哪些

献血的危害_经常献血的好处有哪些

时间:2019-05-15 09:54:01

相关推荐

献血的危害_经常献血的好处有哪些

很多人献血首先想到的是救死扶伤,义不容辞。然而,科学研究证明,献血者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无意中也改善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为自我健康进行了投资。其实,献血也是有一定危害的,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1经常献血的好处有哪些

1、献血对心脑管系统有良好的远期影响

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并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的附着在血管壁上,最后形成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而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

坚持适量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减少比例最大的是血铁和蛋白,还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能有效降低动脉硬化、血栓和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

2、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

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3、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人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女性因月经周期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女性的铁含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4、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5、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

因为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刺激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2献血的危害

献血对社会和身体都有好处的,一般偶尔到血站献血会对身体有防癌,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造血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类疾病等好处,献血的坏处就是不要献血过量,还有贫血,月经过多者都不宜进行献血,否则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献血的危害有:

1、献血造成血管破损。

2、献血后,体内血量减少,导致脑部供氧不足,所以献血后人会觉得头晕。长期献血者会造成反应迟钝,思维敏捷性降低。所以,对于需要脑力工作者来说,最好不要献血。

3、增加被感染机率,诸如爱滋、乙肝等等高致病性传染性疾病。尽管已有安全防护,可是难免万无一失。感染机率总是存在的。

3献血前注意事项

1.献血前几天应吃素

献血前注意事项是什么?为了确保血液质量,避免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献血前几日应以吃素食为主,最好少进油腻食物;不要食用虾蟹等蛋白质过高的食物,以免蛋白变质,致使血液中出现过敏物质。

2.献血前要吃早餐

献血前一晚要保持良好睡眠,不宜做剧烈运动。献血前不能空腹,献血当日早晨应吃些清淡饮食,如稀饭、馒头、面包、鸡蛋等,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反应。

3.献血前不要吃药

献血前三天最好不要吃药,如阿司匹林、头孢拉定,思凯通,彼妥,维生素e、消炎痛、潘生丁、氨茶碱、氯霉素及抗过敏药物等,这些药对受血者有严重影响,也对献血后恢复有影响。

4.献血前一天不能喝酒

献血的前一天晚上不要吃得过饱,献血的前两餐不要饮酒,更不能饮烈性酒。吃清淡食品,不要吃肉、鱼、蛋、牛奶以及豆制品等食物,以防止血液浑浊,影响血液质量。

医学专家指出,献血前一般不需要特殊膳食,在献血前可以喝300~500毫升的饮品,以选择红糖水、蜂蜜水、白糖水、含糖果汁、纯果汁等为宜。

5.献血前这些东西不宜吃

尤其是烈酒,献血前两小时饮用烈酒超过一两,检验会不过关,不要吃荷氏薄荷糖(深蓝色那种),不要吃鱼、肉、油条、油饼、蛋、奶、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大量花生,瓜子,豆制品,以免影响化验结果和血液质量,但也不要空腹献血,可以吃些清淡食物,如白馒头、稀饭等;多喝水,最好是糖水。

4献血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 运动注意事项 :个人活动要适度,献血后当天请不要从事高空作业、高温作业、驾驶车辆、体育比赛、通宵娱乐等活动。

2、献血后喝茶禁忌 :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它易与蛋白质和铁相结合,生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影响蛋白质和铁的吸收,进而影响献血者血细胞的再生。因此有饮茶习惯的朋友,在献血后的一个月内最好与茶暂时保持距离,可喝点果汁如猕猴桃汁、橙汁等,既可解解茶瘾,又可补充维生素和叶酸,以促进血细胞的再生。正常人在献血后,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气虚、血虚的症状,但适当服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养血的药膳,对于促进血液的再生还是大有裨益的。

3、献血后饮食调理 献血后饮食如何调理,献血以后,每天至少应当吃下50—60克蛋白质,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1)补充蛋白质——肉蛋鱼奶:蛋白质是构成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基础物质。正常成年人每天约需蛋白质70-100克,献血以后应提高蛋白补充量,每天蛋白质摄入量达到100-120克。高蛋白膳食并不需要单独准备,正常饮食中就有很多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类、蛋类、奶类,鱼类、豆类等,此类物质最好添加在早餐或午餐中。 (2)增加铁质——动物血液:动物血中含有丰富的铁,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血红细胞的重要组成元素,同时有利于氧气输送。因此,献血后还应该多摄入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和鱼类等。(3)血后饮食如何调理叶酸、维生素B12及维生素C,虽不是构成血细胞的成分,但是,血细胞离开它们却不能成熟,所以,缺少了这些维生素也会影响造血。这些维生素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水果及动物肝、肾等组织中

5对献血者的年龄有限制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提倡18-55周岁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关于献血的年龄规定,世界各国规定不一致,我国各省、市的规定也有一些差别。

《献血法》的规定是根据我国公民的身体素质和满足用血的需要等因素来确立的。18周岁的我国法定的完全行为能力人的年龄界限,无偿献血是公民的自愿行为,需要具备完全行为能力人来决定,献血法规定18周岁为无偿献血的最低年龄,与我国其他法律规定一致。考虑到我国公民的体质状况和各地的作法,法律规定55周岁为无偿献血的终止年龄。

但法律规定的终止献血年龄,只是法律上的一般规定,并不是超过终止年龄的不允许献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