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快乐来自善业 不是来自攀缘!

快乐来自善业 不是来自攀缘!

时间:2024-01-08 19:36:25

相关推荐

快乐来自善业 不是来自攀缘!

藏传佛教论坛大德法语 | 显密教言

为什么思惟苦谛,观受是苦?用苦来调伏感受的刺激。你喜欢攀缘,得到了什么?我们无量劫来,感受到处活动,得到了什么?

我们得到轮回的果报,我们真的快乐吗?未必!快乐来自于善业,不是来自于攀缘,该是你的快乐,你一点都不会少掉的。

你说,我都摄六根,我福报这样大,不是很吃亏吗?不会的,你会有更殊胜的快乐,更精致的快乐,不必透过感受的,透过你心里的法喜。

我们在娑婆世界流转,都用感受获取快乐。但是你会发觉,感受也带给你痛苦,一个人经常放纵感受,特别敏感,感受力太强也不好受,也付出代价。

你其实可以把六根的门关起来,打开往生的门就好,六根的门对你没有好处。临终的时候,外境波动的影响能降到最低。

佛教的因缘观是,你有多大福报,就有多大福报。有人认为,我福报这样大,把六根关起来不是很可惜吗?

我现在可以享受,到临终再来求往生就好了。到临命终就走不掉了,因为在享受福报的时候,你把感受养得又肥又壮。

你把六根关掉,该是你的福报,不但不会失掉,层次越好,档次越高,有更精致的快乐。该是你的东西,一定不会失掉。

不要再用六根,尽量用你明了的菩提心,空正见,还有智慧去看清、去看世界。少用眼睛、鼻子、嘴巴跟外界接触。

你如果把六根收起来,你发现用心看事情更清楚,因为干扰越少,太多的刺激减少了,你对人生的观察更敏锐、更清楚,你就会知道六根是不需要的、多余的、障碍的。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关 注

大德教言|佛学问答| 正知正见

-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ས་འཛམ་གླིང་བདེ་ལ་འགོད་པར་སྨོན།-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