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隐秘的角落 “孩子的恶”

隐秘的角落 “孩子的恶”

时间:2018-09-13 21:15:41

相关推荐

隐秘的角落 “孩子的恶”

年中大戏《隐秘的角落》,井喷般获得热议,无论是情节还是人物,都是又克制又充满力量。这部戏改编自小说《坏小孩》,一本彻底把最真实最血腥的未成年人心中的“恶”展现得淋漓尽致的书,这正是他最大的价值所在——即把一个真实的世界呈现给回避真实的成年人看的机会。张东升之死一个带有数学天才基因的自闭中年男人,一个少年宫教学活在妻子外遇威胁中的老师,听上去是一个必然要去犯罪的模型,却无法找任何一个受到的非难待遇做借口的bt。没错,张东升是个bt,大bt,他最喜欢说一句话,我还有机会么?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还有机会——给你活路吗?当有人让你做出选择的时候,请一定多想想,对方是不是也在问他自己去做选择。张东升杀掉了劝导自己离婚的岳父母,杀掉了冷淡自己的妻子,受尽了一个mini-PLUS版的自己朱朝阳的指使杀了严良和朱永平。这其中有个共同点,就是他杀了威胁自己的亲人,和威胁朱朝阳的亲人。这种威胁感又是从何而来呢?张东升追随妻子到小城市生活,一直事业平平,生活也毫无朝气,夫妻多年也未有小孩,故事里没有介绍是大人不行,还是大人造小人不行,总之就是,不行。如果生活继续下去,他还有家的外衣能够隐藏自闭的内心,但这些都让他苦苦撑了太多年,撑不住了,所以只能铲除。张东升爱他老婆么?可能曾经爱过吧,那种爱可能因为青春因为憧憬,因为刚好想试试什么叫爱。他爱岳父母么?显然不爱,甚至后面连老婆也不爱。但他好像是爱朱朝阳的,一个犯罪因子看着另一个技高一筹的孩子,就像看到了自己达不到的地方,他说童话是美好的,他也是一个有着成人外衣相信童话的孩子,那么至此,成人和孩子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张东升的死,既不是罪有应得,也无法大快人心,更多的像是一种仪式的开始,这种仪式,是世界上带着“恶”的基因的传递,上一代死了,下一代继续。

严良之死严良是个社会非典型的小孩,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年龄,就敢拿起电话怼老陈,你还当我是小孩是吧!为什么成年人就非得居高临下的教导呢?为什么成年人就这么有自信自己占绝对优势呢?任何生物间的博弈,除了智商就是资源,唯独没有年龄,这真的是一种偏见。像朱朝阳和张东升,往往无法预测走向,因为他们有护身符,比如天才,比如“正常”。但严良就那么的“不正常”,有糟糕的父母,悲惨的童年,除了青春一无是处,因为一无是处所以青春也并不珍贵。可以说他的死是势在必行的,你知道晚上六点太阳就要落山,但在落山的时候还是心酸还是无奈。几乎这样的生存空间,除了死没有出路。严良是个可怜的小孩,真正可以被称为“小孩”的人,即使小孩可以胡闹可以依靠大人可以得到保护,他都从来没有。如果没有开始,那么也就没有结束,如果严良没有推开朱朝阳的门,可能后面也不会有这些故事。但真的是这样的么?或许唯一的可能就是这条并线分化成不同支线,开始不同的故事,然后严良死于其他的意外,在其他的故事中。

朱永平之死作为天才少年朱朝阳的亲爹朱永平,除了爱他这件事,做了所有事。他离开了朱朝阳母子,将一个青春期的小孩挂在了物质极差心理失衡的单亲妈妈的生活中,除了压抑和自闭,这个孩子得不到更多。朱朝阳的天才不仅体现在成绩上,更体现在人性的洞察中,就像他的成绩不是玩命学习得来的一样,这种洞察也不是锻炼得来的,几乎与生俱来。朱永平像很多人,那些发家致富独守新家,忘掉旧家的人一样,因为得到了物质的丰富,就忘了情债和血债。任何情感都是可以割舍的,亲情很难但也不是不可,罪加一等的是这种交换并非没有所图。父母爱子,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孩子爱父母,因为钱和情的供给。为什么歌功颂德对亲情无比吹嘘的时候就人人叫好,为什么在情债反噬的时候却人人装瞎?是的,情债反噬,就像成年人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企图找各种借口回避对孩子的愧疚,或者没有愧疚就只有回避,这当然是一种伤害,是一种孩子能够最敏感捕捉并会加倍以还的报复,毫不留情。朱永平死了,死于借刀杀人,杀死他的正是自己的儿子,如果追根溯源,杀死他的恰恰是他自己。因为他没有真心地爱过自己的儿子,甚至连表面功夫都不想要做,最后颤颤巍巍的在自己女儿摔死后试图接近他,还抱着鸡贼的防御时,他就已经给自己判了死刑。如果说朱永平是无辜的,那么所有被害人都是无辜的。

朱朝阳永生朱朝阳是个聪明的小孩,曾经在乎过误解、在乎过亲情、在乎过真相,在一通抹黑的挣扎中,终于承认了这世界从来不是童话,这正是比张东升高明太多的地方。那么在朱朝阳眼里,生活到底是怎么样一件事呢?出生即成人,日常即社会,中间没有过渡形态,丛林法测向来都是生活的真谛和人性的内核。天才如朱朝阳,瞬间洞悉。大部分人遇到某些事件,可能会改变人生的走向,但有些是不会的,比如严良,比如朱朝阳。如果说严良是生活里的烂皮球,任人踢来踢去,那么朱朝阳自己就是踢球的人,怎么走,全在自己。因此可以讲,他的智慧是上升层级的,他的恶是深不见底的。相比较张东升,用常规的社会生活掩盖自己闭锁的内心世界,朱朝阳已经完全建立起了自己的分层内心帝国,这些都赤裸裸地共存,根本无需相互掩盖,这是他自己创造出的独特方法论。比如把相信童话的人组织起来,让他们看自己的日记,把相信自己的人召集起来,指使他们相互残杀。逐渐的,我们就接近了真相,朱朝阳更像是一个主宰者,主宰者制定规则,包括自己的日不落。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相信孩子只是一张白纸,孩子都是天使,孩子不会撒谎,一句“孩子”好像就能摒弃世间一切的阴暗,只以最纯最真的形象呈现,然后只要一成年就立刻变为泯然众人的任何一个人。更甚至,作为父母或者成人,很多人不想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们见识成人世界的多面,认为会污染会不快乐?其中最深的原因来自于两点:其一,是来自于成年人的懦弱,自知个体无力改变现状,甚至无力去做解释,就自私地认为孩子不懂且不需要懂;其二,来自于希望的破灭,相信被冠以“孩子”之名的成年人的初期阶段,都是好的,不好的只是因为环境,而已,同时孩子代表未来,如果他们承受了成年同样需要承受的东西,那么希望根本就会破灭。孩子不会是一张白纸,而是红蓝黄黑各色都有,有些轻飘有些厚重,有些原本就带有邪恶的基因,或是美好的一面。除了必要的社会经历,人从一出生即拥有人性,不然无法称之其为“人”,人性就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不可避免。因此做未成年人应该做的,只有尽量善待和教授,而做出真正选择的,是孩子自己。当然了,即便基因从一开始就注定,那么谁能说成长不是也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呢,我们每个人的突变只不过是触到了某些激发因素而已,所以那张纸的颜色,也便一开始就注定了。无所不在的校园霸凌,越来越低年龄层的犯罪,这都是真相当中的真相,怎么还有成年人选择障目,叫“孩子”们是天使呢,恐怕不愿醒来的,恰恰是成年人吧。坏小孩是每个孩子的阴暗面,有些伴随成长而变得疏解或者继续压抑,最后变成一个人的某些方面。无论是这部剧,还是这本书,既不正能量,也不负能量,就像一个但凡有点智商的人就不会但凭“好坏”来做单一评价,而评价也并不重要。这就是真实的世界和真正的人性,每个人都有过,未来也将继续不会消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