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老师该不该把“教育”推给家长?两千年前有人给出答案 却被忽略

老师该不该把“教育”推给家长?两千年前有人给出答案 却被忽略

时间:2018-06-20 07:44:17

相关推荐

老师该不该把“教育”推给家长?两千年前有人给出答案 却被忽略

自家孩子刚满一岁,我现在却已经开始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发愁。为啥?原因来源于办公室里的一位大姐。

这位大姐和她老公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知识水平应该算是社会中上游水准。然而他们却天天为了自己9岁女儿的教育而发愁着。为啥?原因百分之九十来自学校。

他们女儿就读的是我们这个小城市最好的学校之一。这个学校生源极为强大,带动了周围房价蹭蹭涨,让我们这个四线城市房价踏入了二线城市的节奏。

但是,这不代表一切。学校的老师多数和我们一样,八零九零后,很多是刚刚走出家门踏入社会,也有一些刚刚脱离“孩子的身份”,却直接开始教育孩子。

这倒也不是关键。办公室这位大姐经常在工作之余吐槽孩子的老师,这不前两天,因为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家长给孩子听写,并且签字,否则就在微信群里通报。我一听,挺新鲜啊,什么时候九十年代老师的工作,二十年后反而布置给家长了。

于是我稍一打听,直接打开了办公室大姐的话匣子。比如“三年级孩子作业能做到晚上十一点”,“很多作业就是给家长布置的”,“老师布置作业就是微信里一张图片,还得家长自己打印”等等等等,听得我是冷汗直流。难道我和我的孩子将要面对的是这样一种教育模式吗?

办公室大姐还说,她刚刚参加了一堂陪听课,也就是坐在自己孩子旁边,听了一上午的课程。结果她发现,讲台上那位不到三十岁老师的讲课速度,根本让一半以上的孩子望尘莫及,那电子课件翻的频率,和看网络小说一样。大姐看着课堂下面孩子的面部表情,除了茫然,还是茫然。

但是讲台上的老师好像没发现一样,按照自己的速度,程式化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拍拍书本,走人了。

听到这里,我已经不单纯是出冷汗了,心里还有隐隐一丝的愤怒。如此的教育,如何能给那些刚刚接触知识海洋的孩子,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

还记得自己上学时期,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如一个拿着鞭子的牧羊人,赶着自己班上五六十只小羊,生怕有一只掉了队。老一辈的教育虽然被称作“应试教育”,但是现在回忆起来,却满满的都是责任心。

反观现在,连作业都成了微信里的一张图片,需要每家每户自备打印机。老师授课成了程序化的流程,而课堂上的学生成了流水线上的零件。

也许我看到的是个例,但是媒体渠道时不时的曝光,关键词无外乎“学校”、“老师”、“家长”、“微信群”、“作业”等等,我隐约觉得,现在的教育,和我求学时代相比,已经大不一样了。

就如我办公室那位大姐说的,老师现在的指导思想,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所有家长都感觉的出来:孩子是你们自己的,教好教坏关键在家长。

这句话本意上我举双手赞成。但是如果一位老师的行为,能明显的表达出这种意思,那他同时也把“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责任,推给了“家庭教育”,比如微信里的作业图片,比如回家后让家长给孩子听写。

原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确实有一部分重合之处。

先说“家庭教育”,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孟母三迁”的典故。《列女传·卷一·母仪》:“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三字经》里“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就是一位平凡的母亲,用自己的方向和决断,为孩子选择良好的教育环境,最终让儿子成就了一位光环闪耀的大家。

孟母的决断成就了孟子,但是孟母可曾教给孟子任何的书本知识?翻遍典籍,似乎没有提到这一点。她给予孟子的,是环境,是慎始、励志、敦品、勉学,把握的是孟子人生的方向和方法。而书本的知识,孟子靠谁?依然是他的老师还有自己的勤勉。

也许在孟母身上就能得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界限。知识的积累还是需要老师带进门,如果把这一部分责任过多让家长分担,实在是不能苟同。

没错,当今提倡一个“家校合作”,但这绝对不能超过一个度,成为少数老师向家长分摊工作的理由。老师给与家长的,应该是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如何把握孩子人生轮渡的方向,而不是微信里的试题图片,还有本该在课堂上完成的听写任务。

写出了这些,肯定有很多人要喷我了。只是自己的孩子即将进入如此的教育环境,没办法不提心吊胆。

但是在这里,仍然有一些文字要替老师写出来。

教师这个职业,如神仙后花园的园丁,辛苦而神圣,只是现在的家庭环境,让很多老师大概也有些迷茫吧。尤其对孩子的宠爱,是集祖辈父辈两代于一身,一点点委屈也不愿意让自己孩子承担。之前新闻报道的那位老师,只是让迟到的学生罚站半分钟,就被孩子当派出所长的父亲拘留了大半天。这让老师何去何从?

犹记得小时候,家长对老师一般都会这么说:“这孩子就靠您费心了,该打就打!”现在还敢打吗?先不说制度不允许,家长就会先跳起来吧。

家长宠孩子,老师也许会说:回家宠去吧,顺便把听写作业一起做了。

所以老师和家长两方面原因一相遇,就如火上浇油,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界限,如深冬北方的雾霾,让人看不清,让人躲不开。

我或许没资格评论当前的教育,但是我却能猜到所有家长的心声:希望孩子接受适合的教育,希望孩子快乐的成长。或者老师和家长都该再看一看两千年前孟母的教育,答案也许很明显了,不仅仅是“孟母三迁”分别迁往哪里这道题的答案,更有容易被忽略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界限所在。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您是怎么看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