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教学课堂:思维方式与解题能力

教学课堂:思维方式与解题能力

时间:2020-09-09 04:22:42

相关推荐

教学课堂:思维方式与解题能力

二、思维方式与解题能力

1.什么决定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是什么决定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是知识量的多少?(知识熟悉但不会用的学生很多)

是做题经验的多少?(学生做同样的练习题能力却不一样,因为经验未必上升到理性)

还是智力水平的高低?(智商虽高若不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要想顺利解题也很困难)

抑或是数学思维的完善与否?(数学思维正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

我们拿猜字谜为例。

字谜1:上不在上,下不在下。天没它大,人有它大。

乍一看是不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字谜答案为“一”。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就很快猜出答案,那么说明你以前有猜字谜的经验,了解猜字谜的思维方式。

理解了第一个字谜的猜法,再来猜第二个字谜就很简单了。

字谜2:走在上边,坐在下边。堆在左边,挂在右边。答案是“土”。

字谜3:主动一点。答案是“玉”。

字谜4:几点了。答案是“凡”。

字谜5:给一半,留一半。答案是“细”。

字谜6:边打边谈。答案是“订”。

这几个字谜是不是越猜越简单?

可以看出,当我们了解了猜字谜的思维方式后再来做猜字谜就很简单了,这里我们可以概括一下猜字谜思维的核心方式是“义形结合”,不了解这一点往往仅着眼于字义,就会被干扰迷惑。

解决数学问题也是一样,最重要的是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

2.不同思维层次的差别

(1)偶然: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低-迷;就像在地面上行走容易迷路。

(2)必然: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高-明;站在高处俯瞰就能一目了然。

(3)自然:心似浮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通-透;把所有事物的道理联系贯通。

思维发展的不同阶段代表不同的理性水平:

(1)感性活动阶段:拥有具体经验;

(2)理性认知阶段:掌握一般规律;

(3)知行合一阶段:认知融入行动。

一个人的数学素质的标志不是数学知识的多少,而是数学思维的高度。

学生解题方式也有三种:

(1)点状思维:思路散乱思维混沌-记忆型

(2)线性思维:思路单一思维定势-模仿型

(3)立体思维:思路灵活思维有序-创造型

思维方式决定解题能力!

学生解题常见的缺陷及如何提升:

(1)缺乏方法系统,要形成层次分明,内容完备的方法系统。

(2)缺乏深度理解,要培养多维视角,融会贯通地思考问题。

(3)没有形成习惯,要通过训练固化思维方式,达到自动自然的状态。

只要知识完整,方法完备,思维到位,就可以把解题从偶然事件变成必然事件。

3.高阶思维的特征

高阶思维的三个方面:宽视野,能看到全局,具备思维的广阔性;高视点,能看到本源,具备深刻性;多视角,可以看到变化,具备思维的灵活性。

我们通过例题看高阶思维在解题中的运用。

例1.如图,正方形ABCD中,AF=5,BE=8,∠AFB=2∠BCE,求AE.

看全局:总体看条件分散不易联系,看图中角的关系能想到什么?如何联系?

由图中二倍角关系想到构造等角:

看本源:解题的本质是条件的相互结合产生新模型而得到结果,图中出现了什么模型?哪些条件可以联系应用?

看全局:让我们视野更开阔一些,图中还存在什么角的关系?边的关系?

还能看到:(90°-2x)+x=90°-x,即∠ABF+∠BCE=∠BEC。

△BCE与△ABF的边相等:AB=BC。

看变动:用运动变换的观念看相关图形可以进行运动变换重新组合构造吗?

当我们看到∠ABF+∠BCE=∠BEC及AB=BC后,再用动态思维自然能想到把△BCE与△ABF进行移动拼合,得到等腰三角形中CF"=EF"=13,则由勾股定理得BC=12,于是AE=12-8=4,是不是太简单了!

例2.等边△ABC的边长为6,D是BC的中点,E是AC边上的一点,以DE为边作等边△DEF,若AF=√7,求CE的长.

看全局:△DEF是等边三角形,CE是所求边,思考如何构造含CE边的相关模型。

显然可以发现CE所在的△CDE是一个关键三角形。

看本源:题目已知线段是AF,与CE如何产生联系?

△CDE中有DE=DF,以此为基础想到构造全等三角形,不难想到以D为公共点构造“手拉手”模型。

如上图,截CG=CD得等边△CDG,易证△CDE≌△GDF,得GF=CE,转化为在△AFG中已知AG=3,AF=√7,∠AGF=60°,求GF。这是一个解三角形问题,构造直角三角形即可解决。

看本源:注意,观察△AFG中具备的条件,我们又能看到什么?

本质上,这是一个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它边长的问题。

这样会想到:三角形具备“边边角”的条件时,其形状大小虽确定,但不唯一,因而判定本题应该有两种情况。

看变动:如果把E点看成AC上的动点,那么点F的运动轨迹是什么?

看本源:我们可以看到点F受到两个条件的限制,一是由点E绕点D逆时针旋转60度得到的轨迹是线段GH,二是AF=√7得到点F轨迹是以A为圆心√7为半径的圆,两轨相交得到两个点F,对应两个点E,这就是这个问题有两种情况的本质。

例3.已知⊙O半径为3,点A、B在⊙O上,∠BAC=90°,AB=AC,求OC的最小值.

看全局:A、B、C三个点都是不确定的动点,如何判断点C的轨迹?

如下图,当点B不动,点A在圆上运动时,点C的轨迹是圆;

看本源:为什么运动轨迹是圆?

点的关系与它所在轨迹的关系是一致的,因为点C是由点A绕点B旋转90度所得,所以点C的轨迹也是点A所在的圆O绕点B旋转90度而得的圆。

看变动:如下图,构造手拉手模型可以推得点C到点P距离为定值CP=OA=3,根据圆的定义知点C轨迹为圆P。

换个角度看,当点A不动,点B在圆上运动时,点C的运动轨迹也是圆;

如何推导证明?

同样构造手拉手,如下图,可证CQ=√2OB=3√2,根据圆的定义知点C轨迹是圆Q。

问题转化为定点O到圆上点的最短路径问题,OC的最小值是3√2-3.

让我们来想像一下更为一般的情况,当A、B点都在圆O上运动呢?C点相应形成了什么样的轨迹?

如下图,点C的轨迹是一个圆环区域。

怎么得到这个圆环,我们把相应的轨迹圆进行运动,就得到点C的轨迹,如下图红色区域。

同样把另一个轨迹圆绕点O运动,也可以得到点C所在轨迹圆环。

这样我们看到了最全面最本质的东西,即当点A、B遍历圆O的所有位置时,点C随之形成的轨迹是圆环,OC的最小值即为点O到圆环区域的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

4.思维方法的作用

(1)概括一般规律,把握宏观方向;

(2)归纳操作程序,掌握细节技巧;

(3)快速识别模式,有序解决问题;

(4)形成能力素质,学会灵活应变。

思维方法不是针对个别问题,是用于解决一类问题的一般规律或规则。

先要诸法归一: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概括出一般规律,再应用此规律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具体问题,这就是一以贯之。

朱熹的《活水亭观书有感》可以描述这种意境。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什么是源头活水?这是指掌握了道理、规律,才能拥有活力创造力。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巨舰为什么能自在行驶?因为它借助了大水的力量,也就是应用了事物的运行规律。

思维方法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源头活水,帮助学生灵活高效地解决问题。

我们总结的思维方法要具有普适性、精准性和高效性,例如我总结的一种常用方法“轨迹定位法”,基本模型包括四种直线型轨迹,两种圆弧型轨迹。

这种方法适用于求未知点的位置、范围或最值,优点是直观清晰有迹可循,简单准确一步到位。特别是解决分类讨论型的问题不用担心考虑不周导致漏解。

我们用具体例题来验证。

例1.(绍兴填空压轴题)如图,∠AOB=45°,点M、N在边OA上,OM=x,ON=x+4,点P是OB上的点,若使点P、M、N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恰好有三个,则x的值是 .

我们确定点P的轨迹是如下“两圆一线”,运动是相对的,我们可以移动OB的位置,观察什么时候射线OB与两圆一线仅有三个公共点即可。

显然,OB在如下图两条绿线之间时,与红线有三个公共点,符合题意(相切到O点在圆的交点处)。

继续向上平移OB,当OB与上圆相切时,恰好有三个公共点,如下图:

再到OB过M点时,射线OB与红色线恰好有三个公共点(点M除外):

解决此题时,我们画出点P所在轨迹线,问题就变得简单直观,容易解决。

例2.(南京填空压轴题)在△ABC中,AB=4,∠C=60°,∠A>∠B,则BC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

由“AB=4,∠C=60°”知点C在以AB为弦的圆弧上,画出图形如下,∠A>∠B时点C在弧AM上运动,易得点C在点M处取得BC的最小值,BC为直径时取得最大值。

例3.(河南倒二压轴题)在△ABC中,CA=CB,∠ACB=α.点P是平面

内不与点A,C重合的任意一点.连接AP,将线段AP绕点P逆时针旋转α得到

线段DP,连接AD,BD,CP.

(3)解决问题

当α=90°时,若点E,F分别是CA,CB的中点,点P在直线EF上,请直接写

出点C,P,D在同一直线上时AD:CP的值.

本题的难点是如何准确画出图形及分类不漏解。

当C、P、D共线时∠APC=90°,所以点P一定在以AC为直径的圆上,点P还在直线EF上,如下图,作圆与EF交于两点即为所求P点位置,

根据P点作出D点,如下图,问题变得很简单。

例4.(天津倒二压轴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OBC是矩形,点O(0,0),点A(5,0),点B(0,3).以点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矩形 AOBC,得到矩形ADEF ,点 O,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 D,E ,F.

(4)记K为矩形AOBC 对角线的交点,S为△KDE 的面积,求S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

本题中△KDE的底DE不变,求点K到DE的距离范围即可。考虑到矩形ADEF绕点A旋转情况比较复杂,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可以看成矩形ADEF不动,点K绕A点旋转,问题是等价的。

如下图,以A为圆心AK为半径作圆,问题转化为圆上的点到直线DE的最大路径和最小路径,过圆心作DE的垂线与圆A交于两点即得高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5.(潍坊选择压轴题)抛物线y=x^2+bx+3的对称轴为直线x=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3﹣t=0(t为实数)在﹣1<x<4的范围内有实数根,则t的取值范围是

A.2≤t<11 B.t≥2 C.6<t<11 D.2≤t<6

x^2+bx+3﹣t=0(t为实数)在﹣1<x<4的范围内有实数根转化为图形即:抛物线y=x^2+bx+3与直线y=t在﹣1<x<4段有公共点,画出图形如下:

观察图形易知红色线与蓝色线有公共点时,直线y=t的运动轨迹为图中黄色区域,即得t的取值范围是2≤t<11。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