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手把手教你在手机上体验“全息投影”

手把手教你在手机上体验“全息投影”

时间:2019-08-04 00:31:50

相关推荐

手把手教你在手机上体验“全息投影”

快上车 三分钟手机屏幕出“全息”

前期准备:剪刀、硬卡纸(貌似只要是平整的纸张基本都可以)、透明塑料片(透明度要高,不要太软,廉价的手机贴膜、衬衣的透明塑料内衬都很合适)、透明胶带和一部智能手机(能播放视频即可,无需安装特定APP)。

首先在硬卡纸上勾勒出一个等腰梯形,上底尺寸1cm、下底6cm、高3.5cm即可;将图形剪下,并以此为模板,在透明塑料片上剪下同样尺寸的塑料片4枚;将4枚透明等腰梯形塑料片腰与腰相连,聚拢成如图所示,使用透明胶带粘牢即可。塑料板笔者使用的是废旧的手机贴膜,材质的通透性不错,但是硬度稍差,钢化膜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切割并不那么容易。

在手机上下载特定片源,此类片源在youtube上很常见,搜索hologram video,一搜一大把,或者在线全屏播放也可以,最好选720P以上的清晰度。如果不方便浏览Youtube,点击"阅读原文"在文末有素材下载链接。

将刚才做好的塑料组件置于手机屏幕之上,将屏幕亮度调整到最高,此时你就会在透明的塑料组件中看到“全息影像”悬浮在空间中,效果相当不错。DIY过程中所需材料基本上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甚至是废料,DIY成本无限接近于0。

为什么要给“全息”打引号?

相信很多读者也已经注意到了,笔者在之前DIY过程的描述中都给全息二字加了引号,显然以上做法呈现出的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息,科学的解释,这只佩珀尔幻象的一种表现,那么何为佩珀尔幻象呢?

首先我们需要聊一下全息的概念。真正意义上的全息所指应该是全息影像,全息影像我们经常可以在科幻电影中看到其身影,例如钢铁侠的工作室,这是一种物理上的纯三维影像,观看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受限制的观察甚至进入影像内部,当然目前在现实中无法达到钢铁侠那样的特效。

钢铁侠中的全息影像具备以下六种特征,即透视、遮挡、单眼视差、双眼视差、聚合以及调节。

春晚上的惊艳效果也绝非全息影像(因为它只能从正面观看)

通常意义上,全息景象只有满足这六点,才能成功骗过大脑,让感官误以为我们所见是真实存在的而非是虚无缥缈的影像。

全息影像与VR/AR/MR技术

之前有很多媒体报道称在G20峰会上采用全息技术呈现的最忆是杭州,目前来看应该是一种非常不专业的说法,很多人误以为类似春晚上呈现出的真假难辨的效果是全息影像,笔者必须做出澄清,目前民用的全息影像根本无法做到这种舞台上以假乱真的现场效果。

佩珀尔幻象应用在舞台上效果的确非常炫

说到这里,有很多朋友已经联想到了今年最火的VR/AR/MR概念,全息影像技术感觉与它们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讲真,在某种程度上,它们的确有着想通之处。

先来说VR,虚拟现实从某种角度理解那也是现实的一种存在形式,而VR世界中要呈现虚拟的物象还是非常容易的,VR在实现这种3D效果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完全隔离真实世界使得我们所看见的东西全部通过计算机和屏幕呈现,这最大程度简化了与现实契合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尽管AR看上去更有前途,但大家还是一窝蜂去做VR,因为VR实现起来更简单。

VR世界在某种意义上与全息影像颇为类似

再来说AR和MR,事实上AR和MR目前为止仍然停留在概念阶段,即便是微软的HoloLens也仍停留在试验阶段,采用了衍射式平显技术的HoloLens我们不去讨论它是通过何种方式来实现画面所示效果的,至少效果上它与全息影像更加接近。

微软HoloLens呈现出的效果与全息影像有些相似

至于Magic Leap,可以说它是目前为止最接近全息影像的一个概念,前文提到的六种特征中从演示效果来看应该能够满足五条以上,但令人遗憾的是Magic Leap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依旧还是体育馆中凭空跃起的一条鲨鱼和其他几段视频,尽管他们称这是真实效果,并没有任何后期特效加入,然而Magic Leap至今没有拿出任何实质性的产品。

Magic Leap从效果来看最接近全息影像

不过换一种角度来看,AR/MR似乎正是全息影像技术的一种可行的解决形式,AR/MR技术最终要实现的正是虚拟与显示的有机融合,届时可能AR/MR和全息影像都将会成为一体,毕竟他们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可视化的交互模式也是最直观最容易被人接受的一种形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