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 可以分为两派 分别是黄老道家和庄列道家

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 可以分为两派 分别是黄老道家和庄列道家

时间:2023-09-29 06:55:33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  可以分为两派  分别是黄老道家和庄列道家

作为动机在于治天下的“道家”思想,只是道家”思想的一个派别,是为“黄老道家”,这一派的思想和儒家思想是殊途同归的。《汉书・艺文志》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死后,道家主要沿两条路线继续发展:一条是“无为主义”的政治学,如盛行于战国和西汉初期的黄老学派,这一派别主张“无为而治”;还有一个派别是“庄列道家”,代表人物是战国的庄子和列子,这一派的思想和“黄老道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终极关怀在于个体人的生活,尤其个体人的精神生活。

总之,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可以分为两派一一黄老道家和庄列道家。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将“道”作为世界的本原,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于根本动机上是一治理天下的御人之术,后者的终极关怀是人的精神世界,强调人的精神和自然万物同源于“道”,追求精神与道合一的自由境界。客观地说,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积淀中,“庄列道家”的思想对人们的影响更大,更深远。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和基本典籍。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在先秦主要有老子、庄子和列子,其基本典籍也是以三人名字命名的书一《老子》、《庄子》和《列子》。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之。

老子与《老子》。老子被认为是道家创始人,《史记・老子列传》日:“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这里司马迁告诉了我们老子生活的时代、籍贯、名号以及与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渊源关系:今天看来,老子的家乡是河南鹿邑东太清宫镇;他是周朝管理图书的官员,其职务大致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馆长;在学术上,老子是孔子的前辈,因为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关于“礼”的问题。当然,出于学术争论的特点,老子其人也有认为是周的官员太史儋的,还有认为老子即道教中人老菜子的,一般来说,我们还是以正史的记载为准的。

相对于对老子其人的争论,学术界关于《老子》书的歧义就更大了,有人就认为该书不是老子的作品,即不是出自老子之手,但主流的观点还是认为,老子即生活年代稍早于孔子的老子,他就是《老子》即《道德经》的作者。《道德经》(后被道教奉为《道德真经》)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其文虽然只有约五千字,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尤其是哲学思想却极其丰富,故老子因此被誉为中国的“哲学之父”。关于《老子》书内容上的哲学体系性,下面我们分层次地来简单介绍之:在本体论上,它主张“道”是万事万物的本原,其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文;在宇宙生成论上,它主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价值观上,《老子》又将“道”说成是“无”和“自然”,关于前者它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说法。

关于后者它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说法;在“道”与“德”的关系上,它主张“德”是“道”的派生,即得“道”,因其有“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文;在方法论上,它主张以弱胜强,以柔克刚,无为无不为,如它有“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刚”文,又有“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目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文,又有“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文。从上可见,如果我们从哲学上来观照《老子》思想体系的话,发现它已经是由包括本体论、宇宙生成论、价值观、方法论等层次的内容所构成的完整的学术体系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