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中医经典征文大赛作品展播(50)|六经辨证的方书之祖

中医经典征文大赛作品展播(50)|六经辨证的方书之祖

时间:2019-07-25 10:23:39

相关推荐

中医经典征文大赛作品展播(50)|六经辨证的方书之祖

8月10日至10月10日,第二届“品读中医经典,服务健康中国”新媒体征文大赛系列活动,投票系统在光明日报教育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光明微教育”开启,网友积极参与,反响热烈。从今天起,光明微教育(gmweijiaoyu)微信公号将对优秀参赛作品进行展播,每天两篇,以飨读者。

本次新媒体征文大赛系列活动由光明日报教育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承办,北京龙诚自然科学研究院、山西昂生医药集团张仲景学院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协办。

仲景自序中提到:“勤求古训,博彩众方,撰用素问九卷”说明《伤寒论》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继承了《内经》有关六经的理论,而且还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进一步发展了《内经》。《伤寒论》的六经包括了《素问·热论》中六经热病的证候分类、治疗及转变的精神,也有《灵枢·经脉篇》中手足六经的循行及病证的部分内容。《素问·六微旨大论》的六气标本的概念在《伤寒论》中也有体现,而《素问·天元纪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关于阴阳气各有多少来分三阴三阳,更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论依据。

伤寒部分,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现在习惯叫做三阳三阴病,或者叫做“六经病”。《伤寒》是以系统的方法来把疾病分类的,除了特殊情况以外,分为了伤寒和杂病两大类疾病,伤寒部份也需要除外特殊情况,这里有两种特殊情况:一是有阴无阳的情况,死不治;一是“厥阳独行”,有阳无阴。两种情况都阴阳离绝了,已经失去讨论的价值。

伤寒在排除掉两种“不治”的情况后,剩下的内容,也就是讨论的重点内容,有六大类,这六大类,又是从两大类分类的:“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太阳,阳明,少阳。 发于阴:太阴,少阴,厥阴。

太阳病,是最初出现的正气抗邪的表现,也是多数外感病的初期,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内容。这也是临床最常见的发病情况。

阳明病,为正邪交争的白热化状态。胃家实是一个大体描述,除了大便干结不通的情况,也还有其它表现,重点表现为发热不恶寒,汗出,渴,脉大等。

少阳病,属于正气不太足的情况下发病,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重点以胃气不和为主。

太阴病,已经进入阴病的范畴,为正气抵抗不力的状态。发热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所以只有手足自温,运化功能衰弱,所以胀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这个时候如果再用下法来消除胀满,就行不通了,所以说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胸下结硬,书中也多次提到,这就是所说的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则为痞。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表现出来的,对比太阴病来说,就不只是抵抗不足,而是“不抵抗”,所以手足冷,下利,脉微等,这些表现多数属于“阴病十八”的范畴。

厥阴病,属于一种正气被攻陷后的状态,各处寒热不调,虚实不均,各自为政,这就象是战后的伊拉克,出现的抵抗,不再是中央政府的抵抗,而是民间组织的抵抗,是不协调的抵抗,物资供应也各处不均等,完全是一种混乱状态。

太阳经为六经之首,太阳病为外感热病初期,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又可分为太阳病本证和太阳病腑证,太阳病本证又可分为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与太阳温病,中风表虚证为风寒外表,卫阳浮盛以抗邪,卫外不顾,营阴外泄,营卫失调,所以用桂枝汤达到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目的。而且具有伤寒表实、里热壅盛和湿热内蕴的表现不可更行桂枝汤。并且,在太阳中风证的基础上针对兼证又有了许多附方,兼经气不利加葛根生筋舒经;肺气不利加厚朴杏子降逆平喘;兼发汗太过而至阳虚漏汗加附子温经复阳,固表止汗;兼误下后胸阳不振去芍药,因芍药阴柔,有碍宣通阳气;若误下更损伤胸阳,则去芍药加附子温经复阳;若兼汗后气营不足身痛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益气和营。伤寒表实证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失宣,用麻黄汤来达到辛温发汗,宣肺平喘的目的。凡是具有阴虚、阳虚、血虚、气虚、湿热病机的病人禁用麻黄汤发汗,血汗同源,以防发汗过多伤及阴血,而致病更深。若伤寒中风证兼有邪阻经输与内迫阳明,加葛根既解表又升津舒经而达到升清止利的功效,兼有阳郁内热则加石膏内清郁热,兼有水饮内停则加干姜、细辛、半夏等温化水饮。与此同时,并将邪郁日久所引发的表郁轻证,根据正邪相争剧烈程度分别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和桂枝二越一婢一汤来治疗。太阳病腑证可分为蓄水证与蓄血证。若汗出过多,汗后表邪随经入里,则引发为下焦蓄水,用五苓散通阳化气利水,兼以解表。蓄血证则为邪气不能从外解而化热入里,与血结于下焦,方用桃核承气汤泻下於热。若太阳病过汗、过吐、过下则导致变证,邪气引经入里,若汗吐下后,余热未尽,则可引发热扰胸隔;肺热壅盛,协热下利等,分别用栀子豉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和葛根黄芩黄连汤来治疗。若发汗过多,损伤心阳而致心悸;吐下至损伤脾胃,中阳不足,运化无力,甚则导致肾阳虚与阴阳两虚。若太阳表邪不解,有化热之势,并与体内有形实邪相结于心下胸胁,则转为结胸证,可用大陷胸汤主之泻热逐水,峻下破结;若邪热内陷与痰实互结正在心下,则发展为小结胸病,方用小陷胸汤清热涤痰开结;并总结了寒实结胸证,即寒邪与痰水等有形之邪相结于胸膈腕腹,用三物小白散温下寒实,涤痰破结。痞证则为误用下法,正气受挫,表邪盛虚内陷,导致气机痞塞,是无形邪气壅滞心下,代表方为半夏泻心汤;若其兼有水饮食滞,则去黄芩加生姜消食和胃,散水消痞,此为生姜泻心汤;若下之过利,脾胃虚甚,则去人参加重甘草用量补中和胃消痞,为甘草泻心汤。还将气痞与无形实邪引出了痰气痞与水痞,分别用旋覆代锗汤化痰下气与五苓散化气行水。

阳明病是疾病过程中邪入阳明,正邪相争剧烈,邪热盛极的阶段,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医圣张仲景在论述阳明病的成因过程中也运用了六经传变。一是太阳病汗不得法,或误用吐、下,或妄利小便,致使津液损伤,邪入阳明化燥化热约束脾之转输功能,使其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不能入大肠,而致大便秘结,形成了脾约,称为“太阳阳明”,二是外邪直犯阳明,化热成燥,而形成阳明腑实证,称为“正阳阳明”,三是少阳病误用汗、吐、下诸法,损伤津液,少阳之邪由热化燥入于阳明,形成胃中燥热实证,而见大便难,称为“少阳阳明”。后又提到阳明三清法,是叙述阳明证候下,可能产生不同的转归与变化。其中误下后热郁胸膈者,治以栀子豉汤清宣郁热;误下后热盛津气两伤者,治以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生津;误下后阴伤有热,水气不利者,治用猪苓汤滋阴清热利水。伤寒,伤寒,广义为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太阳居六经之首,主一身之表,故外邪侵袭,太阳首当其冲,发病最早,若失治误治则导致其他经脉的变证,尽管其中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但太阳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故以太阳病所感外邪伤寒作其名。

日本有一个医生叫中西惟忠,他写过一本书叫《伤寒之研究》,在《伤寒之研究》里他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谓邪而为寒,盖古义也”,也就是说把这个“邪”字叫做“寒”这是古代原有的意思。所以“伤寒”的“寒”字,本身就可以泛指邪气。

《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除了外感病之外的其他的一切疾病。“论”是什么意思?我在这里引用了刘勰《文心雕龙》的一句话:“论也者,弥伦群言,而研一理者也。”“弥”就是广泛的意思,“论”是收集的意思,“群”就是众,广泛的收集众多的医家的观点,去研究、去探讨一个问题。因此《伤寒论》应当是众多医家治疗伤寒病经验的一个综述、总结。

关于杂病的治疗,遵从一个原则,就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从发病学的分类可以看出,杂病相对于伤寒来说,病情稳定,治疗以调节各藏腑的关系,使藏腑协调,才能达到病愈的目的。

伤寒与杂病,两者是同一个系统下的不同表现,两者之间虽然有属性上的不同,但两者之间会相互转化。比如一个初起发热恶寒体痛脉浮紧的人,饮食正常,不呕不渴。按上面的属性分类,就属于伤寒病发于阳的太阳伤寒表实证。发病几天后,恶寒发热缓解,体痛消失,出现咳嗽咯痰,病状从阳病转为阴病,病的方向有从表有向里的趋势。这时就介于伤寒与杂病的中间阶段。要是任其自然发展,会出现表证逐渐减轻直到消失,以咳嗽咯痰不渴为主要症状,这种状态会持续一段时间,表示病的属性已经转化为杂病。若此时再因意外而出现恶寒发热,病又属于伤寒了。从各阶段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的“证”来说,先表现的为麻黄汤证,中间过渡阶段则为小青龙汤证,后期则为苓甘五味姜辛汤证。这是临床最常见的情况。其它各种错综复杂的变化,就更为常见。

《伤寒杂病论》,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个人认为此书是中医临床证治的巅峰之作,现存的内容虽然残缺不全,但基本能让人从中领略到仲圣的思想方法。是中医临床的指路明灯,其中即有原则需要遵循,也有灵活性能开启后学智慧。无繁杂的说理,有朴实的教诲。全书用最直白的语言写就,通读全文后,有如醍醐灌顶,混然一体,通俗中见斑斓,平实里藏玄机。但毕竟成书年代久远,加之残缺不全,曲高而和寡在所难免,做为一部经典之作,如果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不只是中医的悲哀,也是民族的悲哀。我们要静下心来,重视经典,用心读,读进原书的语境中,读出作者的本意来。

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阴阳有三,辨病还需辩证。先师仲景《伤寒论》垂法千古,泽被中华,我想我们当代中医学习伤寒论,背诵伤寒论,发扬伤寒论,超越伤寒论才是先师仲景最愿意看到的。

《伤寒论》的疗效,《伤寒论》的谋篇布局,先师的良苦用心,无不点点滴滴侵入我心,让我叹服。我常常感叹,能读《伤寒论》真吾三生有幸也。

《伤寒论》为辨证论治之巨著,其文言简义深、寓意奥妙。严器之日:“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学习研究《伤寒论》文法之特点,乃是打开仲景宝藏秘密之钥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光明教育工作室出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