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写作的好帮手!
1200字范文 > 梁冬对话傅佩荣:人生最好的归宿 就是“复归于婴儿” | 第二期

梁冬对话傅佩荣:人生最好的归宿 就是“复归于婴儿” | 第二期

时间:2019-02-17 23:39:38

相关推荐

梁冬对话傅佩荣:人生最好的归宿 就是“复归于婴儿” | 第二期

全新力作访谈节目《梁品》

傅佩荣

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

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

01

“致虚极,守静笃”,“虚”,就是让自己尽量单纯

我(傅佩荣)首先把老子思想的四个层次大概介绍一下,这样会比较清楚。

第一个,当时的诸子百家,都面临“天下大乱”的问题。老子的解决方法就是:我虚拟一个圣人来解决。

圣人有两个特色:第一个是悟道,第二是统治者。《老子》八十余章,将近一半的篇幅都跟圣人有关。

假设圣人存在之后,老子首先讲的是圣人是如何修炼的。《老子》第十章、第十六章都在讨论这个问题。

比如第十六章,“虚”跟“静”。追求“虚”,达到极点,守住“静”,完全确实。这个“虚”不是虚无,不是空虚,而是单纯。

《老子》里面讲“虚”有好几次,说的就是单纯。比如说小孩子为什么那么快乐,因为单纯。他在幼儿园看到父亲和母亲,就觉得天地很美好。长大之后为什么不快乐,因为不单纯。尤其是拥有各种欲望和认知后,更麻烦。所以“虚”,是让自己尽量单纯。

“致虚极,守静笃”,这是第十六章开头。“静”就是安静、平静、宁静,我们常说“宁静以致远”,这个“宁静”不是静态的,而是有一种内在的动力。所以《老子》第十六章重点就两个字,“虚”跟“静”,庄子后来发挥比较多。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讲圣人的部分——圣人如何修炼;修炼的过程如何;修炼的结果如何……这些内容占了将近一半的篇幅。

我这边补充一句简单的结论:在中国古代的经典里面,讲圣人最多的是就是老子的《道德经》。很多人都以为是儒家,错了,儒家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讲圣人的部分,跟老子《道德经》比起来,就少太多了。

02

“道”,超越在万物之上,又内存于万物之中

第三个阶段:什么叫道?

老子《道德经》里面最难的,就是“道”。八十一章里面,有15章,将近20%的篇幅,都在讲道德。

我们很多人不懂,但我还是要讲,因为“道”太重要了。老子说,这个道看不见,听不着,完全不能掌握。并且如果你去思考它,不能用感觉经验去掌握,也不能用理性的思维去把握。

然后说这个道“忽兮恍兮,恍兮忽兮,恍恍忽忽”,让你根本无法去知道,但是它一定有东西,不是虚无,只是说你无法去描述它。老子用了15章的篇幅讲“道”是怎么回事,我们比较熟悉的是第25章,因为在第25章里面,老子告诉了我们,“道”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他很清楚地说,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称它为“道”。不然讲了半天,再不给它取个名字,别人不知道到底在讲什么。所以“道”是老子勉强取的名字。

为什么没有名字呢?因为它有两个特色——“比天地更早,比万物更早”,第二个就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独立而不改”是什么意思呢?“独立”代表“唯一”,只有道存在,它永远不会有任何改变,说明它是超越的,道是超越的。

“周行而不殆”,就是说它遍布各地,到处都在运行,它完全不有损伤,也没什么危险,这代表道的内存性。

道一方面超越在万物之上,另一方面又内存在万物里面,这两句话真的太精彩了。西方哲学家只要谈到上帝,都承认这两句话:上帝超越世界之上,上帝又在世界之中。所以我们老子实在太牛了。在中国的哲学家里面,只有老子可以放在世界哲学的舞台上,比肩群雄。

03

老子的思想可以跟西方第一流哲学家并列

罗马时代初期,有一个“新柏拉图学派”,因为柏拉图思想有一个明显的倾向——上下二元。底下现象世界不可靠,因为你用感官接触的现象世界,上面有一个属于理型的世界,理型,是一个术语。

他的意思就是:上面的“理型”是原版,永远不变的,底下的万物都是复制的。比如说上面有一个“马”的时候,底下的马都是复制的。柏拉图最主要的不是说牛马这些生物,他主要说的是,比如勇敢。

上面有一个“勇敢”的典型,人间才有人不勇敢,有人有些勇敢,有人很勇敢,有人更勇敢……你看见没有,你在对比人间的勇敢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标准,那个标准在上面。所以柏拉图这样一个问题,上下二界隔绝了。

所谓的新柏拉图主义,就是想把它打通。怎么打通,最高是叫做“太一”。中国文字很有趣,西方写出来叫“one”,中文翻译成“太一”,翻译地很精妙。

他说最早是“太一”,包括一切。太一和太阳一样,太阳光照下来,越接近太阳的越热,越到后面阳光慢慢就减少了,越阴暗。

所以它分四个层次,第一个是“太一”,第二个是“知性”——认知的本性,因为一提到知的时候,就是二元对立,能知跟所知。太一是一个,知性变成两个,第三个是“世界灵魂”,第四个才是个人跟万物的出现。

这样一来,“太一”不管生出多少万物,本身完全不动,完全没有减少,跟老子的“道”——“独立而不改”一样的意思。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看得出来,老子的思想可以跟西方第一流哲学家并列。

04

我们的文明是早熟文明

与此同时,我们就会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有那么多层出不穷的哲学家,但是我们出现老子以后就没有了呢?

很多人说,我们的文明是早熟文明。儒家、道家,在当时就已经把人类所能想到的问题,或者人类社会真正的困难所在,统统想明白了。

我再举一个例子,德国有个哲学家叫雅斯贝尔斯。雅斯贝尔斯最有名的就是,他认为人类历史上有一个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600年之内,各个文明不约而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天才人物。他后来写了一部书,叫做《大哲学家》,总共写了15个人。

这15个人里面有11个是西方的,四个是东方的。东方的这四个人分别就是:印度的释迦牟尼、龙树;中国的老子、孔子。

雅斯贝尔斯把孔子、老子挑出来,认为他们两个可以代表中国文化。所以我们一生下来就可以念中文、懂中文,其实是很幸福的。但是你一定要读到古代的经典,那个幸福才能落实。

05

“三纲五常”“人性本善”原来不是孔孟的思想

现在我们一般提到儒家,就会想起儒家的“三纲五常”。但其实,如果孔子孟子是儒家的话,他们绝对会反对三纲五常,这一点我可以公开说。

我们现在说的儒家里面,还有一个荀子。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哲学家,他教出两个法家的学生。一个是韩非子,一个叫李斯。真正讲“三纲五常”的,是韩非子的法家。

到后来,西汉的董仲舒以及东汉的班固,这两个人联手在300多年之间,把三纲五常确立作为儒家的基本思想。后代人以为是真的,其实是上当了。

“五常”——仁义礼智信,前面四个完全抄孟子,但是孟子只讲前四个,没有讲第五个,因为有“仁义礼智”就够了,“信”跟“仁义礼智”不同类。

《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kēng)硁然小人哉。”我刚开始学的时候吓了一跳。孔子说,说话一定要守信,做事一定要有结果,就是一板一眼的小人物。

其实真正了解孔子的,是比孔子晚了179年出生的孟子。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大人”就是才德修养完备的人,“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意思是,说话不必要守信,做事不必有结果,一切要看道义在哪里。

大家都知道儒家说人性本善,其实这也不是孔孟的思想,他们原文说的是“人性向善”,不是本善的。“本善”是北宋时期的程颐,到南宋的朱熹提倡的。后来朱熹编成了《四书集注》,里面统统讲的都是本善。但那是宋朝学者的解释,孔子孟子书里面,没有任何一句话可以证明人性本善。

梁漱溟先生在北大教书的时候,他就讲到孟子没有说本善,孟子说的是人有行善的能力。但是天下人都以为朱熹的注解是对的。

钱穆先生也有两次提到,他说人性本善是一种信仰,但是很多人把人性本善当做哲学,那就错了。哲学需要基于事实,有客观的根据。

06

复归于婴儿

前面我们讲到,第一个是天下大乱,第二是怎么解决——圣人出现。谁是圣人呢,悟道的统治者。第三是“道”是什么。第四个就是“德”。

道给万物它各自的德,人也获得了这种德。但人的德很奇妙,我先把结论说出来:人的德,你要保存它,就要修炼它。修炼它,就是要回归到本来的样子。三个词——保存就是修炼,修炼就是回归。把这三个词讲清楚,老子的“德”就可以了解了。

我们听起来可能会觉得有点怪,既然要保存德那为什么还要修炼呢?没办法,人是万物之灵,你要保存德,不能说放着不动,那不行,你要修炼它。你不可能不跟别人来往,你也不可能完全没有任何欲望。我们本来那个“德”,它是一种能力,这个能力就是看你在用的时候,在修炼的时候有没有可能回到原始的状态。

所以老子好几次用婴儿做比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都用婴儿比喻。意思就是,你要保存德,就要修炼德。修炼"德"不是为了外面的行善,不是为了好的名声,而是为了回归人真正的样子。

所以这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人活在世界上,开始的时候我们在人类世界打转,跟别人争来争去,到最后很辛苦,得不偿失,很不快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宇宙万物,从道而来,回归于道,道就是个整体。人也在这整体里面。我们之前为很多东西争半天,其实就是从左手换到右手。就好像一栋房子,历代以来,很多人都住过,你也带不走。

你就开始发现说,那我活在世界上要怎么办呢?这个时候老子强调减法,“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你要做减法。现在很多人开始谈减法,但是你一开始谈不上减法,因为你没拿起来你怎么放下。

我们在人类世界里面拼命奋斗,到最后其实应该回到最初像婴儿的情况,就是三个词要连在一起,“保存就是修炼,修炼就是回归”,这样,老子的系统就完成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